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涛

作品数:4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文人
  • 10篇诗学
  • 10篇文化
  • 9篇吴中文人
  • 7篇诗学思想
  • 6篇雅集
  • 6篇元明
  • 6篇元明之际
  • 4篇心态
  • 4篇社会主义
  • 4篇主义
  • 4篇明初
  • 3篇优秀传统文化
  • 3篇玉山雅集
  • 3篇元代
  • 3篇致良知
  • 3篇中华优秀传统...
  • 3篇人论
  • 3篇社会
  • 3篇诗歌

机构

  • 41篇中共河南省委...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6篇周海涛
  • 1篇朱耀先

传媒

  • 8篇学习论坛
  • 6篇山西师大学报...
  • 3篇文艺评论
  • 2篇河南农业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档案管理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领导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创造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明之际吴中文人雅集方式与文人心态的变迁——以《听雨楼图卷》、《破窗风雨卷》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听雨楼图卷》、《破窗风雨卷》展示的是元末吴中文人的一场诗歌盛会。它们的形成是元末吴中文人雅集结社的变相延续,是继"玉山雅集"、"北郭诗社"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文人题咏活动。但和前二者"同时同地"的方式相比,它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异时、异地、同题题咏,即"异地同调"。这种题咏方式的出现,既折射了时代变迁下吴中文人雅集方式的新变,也表征了吴中文人心态的新变,以及不同心态影响下文学思想的变迁,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诗学意义与审美内涵。
周海涛
关键词:文人心态诗学思想
“玉山文人”心态研究——以于立、顾瑛、袁华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玉山文人"作为元明之际吴中文人最大的雅集群体,把文人的"旁观者心态"演绎到了极致。但文人身处动荡的鼎革之际,"旁观者心态"体现了连续性与阶段性、矛盾性与复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旷达"与"颓废"的统一、"纵欲"与"恐惧"的统一、"悲哀"与"忆旧"的统一。以于立、顾瑛、袁华为例,可以看出"玉山文人"整体的心态演变,以及在某一阶段心态的主导特点。
周海涛
关键词:心态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三重逻辑
2021年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发展逻辑主要包括:在理论逻辑上,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在历史逻辑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发挥其战斗力、生产力、软实力功能;在价值逻辑上,从实现“人的解放”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发展逻辑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性、批判性、人民性、实践性的政治品格,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和创造者的文化使命和担当。
周海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逻辑
“玉山文人”的诗学思想
2013年
"玉山文人"是元明之际吴中地区最大的文人雅集群体,留下了大量的雅集唱和诗。这些应景诗基本都属于二三流作品,但其诗学意义并不在于诗歌本身,而是在于其形成过程及其他属性。在功能上,这些诗是"玉山文人"自娱自乐、自我慰藉的生命存在方式;在体法上,丰富且提升了古典诗歌的表现方式;在审美上,展示了"纤秾"、"奇崛"、"单调"的美学特点;在价值上,实现了"玉山文人"借诗立名、以诗存名的社会意义。
周海涛
关键词:功能观审美观价值观
“北郭诗人”文章观与诗学观之关系
2011年
"北郭诗人"在文章观上坚持"明道",在诗学观上坚持"缘情",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源于他们对"道"的理解。"道"首先是天地人文、物理人情之规律,于是他们用"缘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道"的理解。但是"道"又有伦理道德属性,这提升了"情"的内涵,因此他们在诗歌中又有大量社会化的写实倾向。"缘情"而"节情",构成了他们诗学观的核心。而这又连接着他们的文章观:既强调儒家范畴的文道关系,又在创作实践中对"道"的表现形式灵活多变。对"节情"的认可,使"北郭诗人"纠正了杨维桢的"缘情"观;对"缘情"的坚持,又使得他们不能迅速适应明初"主旋律"的文风。这也构成"北郭诗人"的尴尬与复杂。
周海涛
王彝的“节情说”与明初吴中文人诗学思想的演变
2011年
王彝诗学思想中的"节情说",既缘于适应明初文坛风尚之需要,更乃"北郭诗人"诗学思想中一以贯之的原则。元末时期,"北郭诗人"坚持诗歌"缘情"本质的同时,已注意到"节情"的必要性。入明后,他们的诗学思想重心转移到"节情"上,但未能真正实现这一理想。于是,他们陷入了这样一种悖论:应当"缘情"时,他们却关注现实,去"节情";应当"节情"、干预现实时,他们却坚持"缘情"。结果是,他们的生命连同诗歌理想一同走向消歇。
周海涛
关键词:明初吴中文人诗学思想
元明之际吴中文人出处、雅集及诗学思想的演变
2021年
元末明初的吴中地区相继经历了元末、张士诚据吴、明初三个时期。吴中文人身处这三个时期,其出处、雅集及诗学思想都有巨大差异性。元末时期,他们以玉山雅集为中心,无拘无束,作诗只是辅助性的雅集手段,诗歌流于形式,内容贫乏,纤秾奇崛。张士诚据吴后,他们以“北郭诗社”为中心,切磋诗艺,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入明前后,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他们只能选择“题咏”的方式变相延续着雅集聚会,形成了《听雨楼图诗卷》《破窗风雨图诗卷》等作品,诗歌情感悲怆,内容压抑,表达手法曲折隐晦,含蓄蕴藉。在三个时期的政权更迭中,吴中文人出处、雅集及诗学思想,既呈现出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又因时代演变呈现出差异性。
周海涛
关键词:元明之际吴中文人出处雅集诗学思想
愚公移山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被引量:1
2018年
《愚公移山》由一个寓言故事上升为民族精神,表明愚公移山精神自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契合之处:一方面,它孕育的哲学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这些思想又在历代的诠释中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些优秀的哲学思想包括:人定胜天的自然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坚忍不拔的奋斗观、团结协作的群体观。
周海涛
关键词:愚公移山自然观人生观
“赏疑从重、罚疑从轻”的管理学意义与当代价值
2022年
"赏疑从重、罚疑从轻"体现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慎刑、好生、从厚的原则和思想,带有浓郁的民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直到今天,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激发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氛围,完善容错机制。领导干部规避"赏疑从重、罚疑从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赏罚分明,建立制度长效机制,确保权力始终在制度框架内运行。
周海涛
关键词:管理学领导干部
顾瑛不同时空下的创作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和政权疏离关系形成的"旁观者心态",顾瑛把作诗当做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尤其表现在其"公开化"创作上——《草堂雅集》等。顾瑛还有"私人化"创作存世——《玉山璞稿》。由于是在不同时空下的创作,顾瑛对诗歌的理解及使用的表现方法都不同,也导致了诗歌在情感基调、审美风格上的不同。二者分别表现了其"旁观者心态"的不同侧面,一为"旷达"、"纵欲"、"颓废",一为"悲哀"、"愁苦"、"压抑"。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二者的差异性反映了顾瑛诗学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周海涛
关键词:公开化私人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