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林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小麦
  • 2篇QTL
  • 1篇导入系
  • 1篇导入系群体
  • 1篇玉米
  • 1篇玉米苗
  • 1篇玉米苗期
  • 1篇上位性
  • 1篇生理性状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位点
  • 1篇凝胶
  • 1篇胚芽
  • 1篇胚芽鞘
  • 1篇胚芽鞘长度
  • 1篇种子
  • 1篇位点
  • 1篇相关生理性状
  • 1篇小麦根

机构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刘秀林
  • 1篇景蕊莲
  • 1篇昌小平
  • 1篇李润植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回交导入系群体发掘玉米苗期耐旱性QTL
刘秀林
关键词:玉米苗期耐旱
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QTL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为探讨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遗传基础,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利用凝胶室培养幼苗,测定种子根的数目和最大根长、胚芽鞘长度、根苗干重比等性状,并通过扫描仪测定幼苗种子根的总长度、根直径及角度。利用已经构建的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上述性状的QTL。在1A、1B、2B、2D、3B、4A、4D、5A、5B、6A、7A和7B共12条染色体上检测到12个加性效应QTL和7对加性×加性互作效应QTL。QTL的加性效应值在0.02~8.45之间,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64%~12.37%。7对加性×加性互作效应QTL分布在1A-2B(2)、1A-6A、1B-2D、5B-6A、6A-7A和6A-7B等6对染色体之间,其互作效应值为0.20~7.45,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8.70%~15.90%。在染色体3B和7A上各检测到1个种子根结构相关性状的QTL簇。
刘秀林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
关键词:小麦胚芽鞘长度数量性状位点DH群体
小麦根系及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解析
刘秀林
关键词:小麦RIL群体QTL分型分析生理性状上位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