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
- 作品数:52 被引量:3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三维有限差分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 段永红张先康赖晓玲李松林刘志
- 初至波具有震相明确、简单的特点,是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重要的震相。有限差分反演方法是针对初至波的资料解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的反演方法。该项目在Vadale,J. A. Hole等人的工作基础上,研究从程函方程出发,用有限...
- 关键词:
- 关键词:有限差分走时层析成像地震勘探
- 基于GTK+的RAYINVR和FAST的GUI
- <正>基于GTK+编写了可用于RAYINVR(Zelt and Smith 1992)和FAST(Zelt 1998)程序的互动显示和编辑应用于前述程序模型文件的GUI。优化了RAYINVR模型编辑和射线追踪结果显示,改...
- 熊伟刘志康敏
- 关键词:地震勘探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 文献传递
- 龙门山中段地壳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构造
- 青藏高原地壳东流物质在周边刚性地块阻挡下造成了东北缘祁连山、六盘山,东缘龙门山等强烈隆升、规模宏大的褶皱造山带。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强烈地逆冲褶皱抬升,5·12汶川地震前地表断裂带较长时间的弱滑动速率以及5·12地震在构造...
- 嘉世旭刘志徐朝繁刘保金张成科赵金仁林吉焱
- 文献传递
- 有限差分二、三维速度层析成象被引量:10
- 1999年
- 介绍了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地震走时资料速度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正演和反演。然后对唐山滦县的Pg 波三维资料和菏泽—林县—长治的二维Pg 资料分别进行了三维和二维反演,反演结果与浅层地质资料较好吻合,由于反演是采用不用矩阵运算的反投影方法,可以实现稠密采样,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得到高精度浅层速度的办法,为深部结果的反演提供了可靠的浅层速度资料。
- 段永红赖晓玲张先康刘志李松林杨健
-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层析成象地震构造地震数据
- 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地壳S波速度结构研究
- <正>在从四川红原至甘肃武威测线上布设了20台宽频带地震仪。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共接收到81个质量较高的远震。在接收函数提取中,采用最大熵反褶积方法将深地震测深的结果作为接收函数反演的初始模型。对17个测点的接收函数的径向分...
- 段永红张先康刘志徐朝繁王夫运潘纪顺
- 文献传递
- 华北深地震测深成果库建设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大华北地区完成了40余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这些剖面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以图件的形式分散于不同的文章或研究者手中.为了提高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利用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更好的服务防震...
- 林吉焱段永红嘉世旭刘志
- 关键词:数据处理
- 文献传递
- 用地震走时反演计算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二维地壳泊松比
- 用地震宽角反射和折射资料解释二维地壳结构通常采用正演拟合方法。而正演拟合在实际应用中,不仅难度大多解性强,而且不能提供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辨及唯一性的定量信息,也不能保证数据拟合是某一范数下的极小。为克服正演拟合存在的缺...
- 刘志张先康王夫运
- 关键词:长白山天池火山人工地震地震走时地壳结构反演计算
- 用地震走时反演计算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二维地壳泊松比被引量:20
- 2005年
- 尝试应用一种同时获得地壳二维速度结构和界面形态的地震走时反演算法,通过分别反演P波和S波速度结构,计算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泊松比分布的方法,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测深剖面(L1)进行处理解释.计算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正演计算方法的诸多缺陷,是计算测深剖面泊松比分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对火山岩浆系统及地壳断裂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天池火山口下的地壳低速体内有一宽约30km、高约12km的高泊松比异常区,其泊松比值高于周围介质8%左右,应为高温熔融岩石介质,即岩浆囊.在其上方直至上地壳顶部有一高泊松比条带,代表了热物质上移的通道.在其下部高泊松比区域,局部深达莫霍面形成了地幔热物质底侵的可能通道.三维台阵观测的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均与上述结论相印证.
- 刘志张先康王夫运段永红赖晓玲
- 关键词:S波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囊
- 复杂构造的克希霍夫绕射成像
- <正>叠前深度偏移是地震成像先进技术之一,克希霍夫偏移应用到复杂构造具有独到之处.目前现有的克希霍夫偏移有两种;一种是以射线追踪计算走时为基础,另一种是以波动方程的程函解计算走时为基础.在复杂构造地区,将这两种方法应用到...
- 潘纪顺张先康刘志王夫运段永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震相拾取误差的自动判别和计算方法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给出了一个主要用于深地震测深数据的震相识别误差(不确定性)的判别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集中讨论从记录截面拾取震相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判别误差.以震相前后一定时窗内的地震记录振幅的均方根之比为判别依据,找出误差分布范围并给出走时误差与振幅比的分级相关函数.由此,当震相确定后,计算程序将根据记录数据自动算出识别误差.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更加客观真实、方便快捷,而且为今后震相提取工作的进一步科学规范打下了基础.
- 刘志王夫运杨健
- 关键词:深地震测深震相振幅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