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寅强
- 作品数:41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钙腔蛋白rs339097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钙腔蛋白(CALU)rs339097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226例研究对象CALU rs339097位点基因型,计算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对其中176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析CALU rs339097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226例研究对象中,基因型TT、CT、CC分别为221例(97.8%)、4例(1.8%)和1例(0.4%),T和C等位基因分别为446次(98.7%)和6次(1.3%)。176例瓣膜置换术患者中,CC基因型未检出,TT基因型检出172例,CT基因型检出4例;在达到稳定抗凝状态时,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华法林日维持剂量[(3.19±0.86)mg/d∶(4.50±0.61)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中国汉族人群CALUrs339097基因多态性是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影响因素。
- 刘寅强陶杰杨百晖张学玉夏健明张桂敏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华法林瓣膜置换术
- 心脏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并直视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方法。方法将13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2组,A组(60例)行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服用胺碘酮治疗6个月,同时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B组(70例)单纯行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6个月,A、B组死亡各1例,均为非抗凝相关死亡。A组出现抗凝所致轻度出血5例、血栓栓塞0例,INR异常升高4例;B组分别为3、3、1例。两组比较,P均>0.05。达抗凝稳态时,两组不同术式患者华法林剂量比较,P均>0.05。达到抗凝稳态时,A组华法林剂量为(2.43±0.58)mg/d,INR为1.83±0.55。结论瓣膜置换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应加强抗凝监测,根据INR适度减少华法林用量,避免发生出血。
- 刘寅强陶杰蔡冰杨百晖夏建民张学玉张桂敏
-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疗法国际标准化比值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
- 主动脉夹层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以便为其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02-2011-02期间我院2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肺损伤(+)组[(PaO2/FiO2)≤300]和肺损伤(-)组[(PaO2/FiO2)>300],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体温、吸烟史、疼痛史;用CT等辅助检查了解: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电图异常、主动脉瓣关闭不全、Stand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实验室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红蛋白、白细胞、白蛋白、心肌酶、肌酐、动脉血气分析。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并发肺损伤的发生率35.44%(95/268),平均PaO2/FiO2为(324±74),其中肺损伤(+)组PaO2/FiO2为(287±33),肺损伤(-)组PaO2/FiO2为(354±41),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体温、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主动脉夹层累及双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为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主动脉夹层肺损伤与体温、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累及双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15mg/L、白细胞>14G为独立预测因素。
- 夏健明张桂敏刘寅强孙毅骆志玲杨百晖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肺损伤炎症
- GGCX(rs6738645)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关系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γ谷氨酰羧化酶(GGCX)(rs6738645)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228例研究对象GGCX(rs6738645)位点基因型,研究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其中176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228例研究对象中,GGCX(rs6738645)位点基因型TT、GT、GG分别为84例(36.84%)、122例(53.51%)、22例(9.65%),T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3.60%和36.40%;176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达稳定状态,华法林日维持剂量GG组低于TT、G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型3组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GGCX(rs6738645)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影响因素。
- 刘寅强杨百晖夏健明张学玉张桂敏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华法林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 利用基因芯片筛查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白细胞差异基因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发病后血液内环境发生的病理改变会造成全身性损伤,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是病理改变的基础。文中筛选AD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提取AD和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RNA,以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取cDNA,用生物素标记cRNA,纯化后用Agilent基因芯片扫描分析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出51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38个,下调基因277个,功能未知者占40%。功能已知者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骨架和胶原调节、氧化应激、代谢、凝血、细胞凋亡等相关基因。结论 AD发生伴有白细胞差异基因表达,应用基因芯片筛查差异基因,对阐明AD发病过程中病理生理机制和寻找标志基因有重要意义。
- 夏健明杨百晖刘寅强孙毅张桂敏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白细胞差异基因
- IL-33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云南宣威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IL-33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云南宣威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另收取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IL-33基因rs10975521位点基因及血清IL-33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与云南宣威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rs10975521位点符合HWE定律(P>0.05)。云南宣威人IL-33基因rs10975521位点分别为AA、GA、GG三种,频率分别为19.00%、48.00%、33.00%。肺癌组携带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与对照组的AA、GA、GG各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χ^2=6.066,P=0.048)。携带AA基因型与增加肺癌风险具有相关性(OR=1.59,CI:1.18~3.53,P=0.016)。肺癌组A等位基因占比高于对照组,肺癌组与对照组的A、G等位基因比较(χ^2=6.193,P=0.013)。A等位基因型发生肺癌风险是G等位基因型的1.35倍(OR=135,CI:1.25~3.97,P=0.022)。肺癌组的血清IL-33表达水平(27.89±6.8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3±5.97)pg/mL,(t=8.540,P<0.001)。肺癌组的AA、GA、GG三种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IL-33表达水平比较(P<0.05)。肺癌组AA、GA基因型的IL-3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33基因rs10975521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宣威肺癌易感性具有相关性,其中rs10975521位点表现为AA时可促进血清IL-33的高表达,与云南宣威肺癌发生风险相关。
- 吕国利雷又鸣李杨施云飞段晋刘寅强赵炜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肺癌
- 阿司匹林术前服用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评价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凝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服用阿司匹林至术前1d的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25例(阿司匹林组),与同期术前2周内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3例(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取中心静脉血测定ACT,PT,APTT,FIB及PLT,同时记录住院天数、引流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ICU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术后24h输血和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前2组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后显示PT,APTT延长,FIB水平降低,PLT数量减少(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胸腔引流量,阿司匹林组较对照组增多和延长(P<0.01),输血、引流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住ICU天数、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异常,术后出血量增多,但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组短期预后无显著差异。
- 刘寅强杨百晖马润伟宋怡张桂敏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凝血阿司匹林
- 冠脉搭桥术同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在冠脉搭桥手术时,同期经心外膜下及冠状动脉桥血管注入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6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经心外膜下注射及冠状动脉通过冠脉转运将PBSCs植入心肌梗死区,术前和术后2周及3个月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6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平均增加15.6%(12.1%~20.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术前平均减少5.5mm(-2~9mm),99mTcMJB[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3~6月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和其它合并症发生.结论自体PBSCs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经心外膜下注射及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 杨百晖刘曼张桂敏段玉印刘寅强
- 关键词:冠脉搭桥干细胞外周血细胞移植
- 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凝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服用阿司匹林至术前1d的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25例(阿司匹林组),与同期术前2周内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3例(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取中心静脉血测定ACT、PT、APTT、FIB及PLT,同时记录住院天数、引流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ICU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术后24h输血和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后显示PT、APTT延长,FIB水平降低,PLT数量减少(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输血和胸腔引流量阿司匹林组较对照组增多(P<0.05),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住ICU天数、引流天数、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异常,术后出血量增多,但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
- 刘寅强杨白晖张学玉宋怡张桂敏
-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凝血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 2008年
- 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随着阿司匹林日益普及地应用于心脏外科的临床治疗,其疗效及应用领域已引起多数学者的重视.从阿司匹林在心脏外科各亚专业中的应用及前景等多方面作一综述.
- 刘寅强张桂敏
- 关键词:阿司匹林冠脉搭桥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