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洋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卒中
  • 4篇脑卒中患者
  • 4篇分值
  • 4篇付费
  • 4篇病种
  • 2篇针灸
  • 2篇报销
  • 1篇动功
  • 1篇血管损伤
  • 1篇针灸治疗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四肢
  • 1篇四肢骨
  • 1篇四肢骨折
  • 1篇脑性
  • 1篇脑性瘫
  • 1篇脑性瘫痪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第四...
  • 4篇南昌铁路局

作者

  • 6篇刘宏洋
  • 1篇于雪峰
  • 1篇陈绍平
  • 1篇邓高荣
  • 1篇董财荣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现代医院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病种分值付费对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影响的分析
2018年
目的以脑卒中为例,综合比较分析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与针灸治疗费用占比的关系,方法采用数据性分析比较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于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的构成差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找出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下的针灸治疗费用占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占比较高,变化更小,更稳定。
刘宏洋邹竞
关键词:脑卒中
病种分值付费对脑卒中患者实际报销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病种分值付费方式对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调取某医院医保统计管理系统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一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费用资料,其中非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1017例,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1023例。收集这些脑卒中患者的费用资料,包括住院医疗总费用、医保统筹费用、个人自付费用。运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并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实际报销比进行方差分析,费用两两之间比较用q检验。对所有纳入本研究的病历费用数据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结果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实际报销比有差别。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的实际报销比。
刘宏洋邹竞
关键词:脑卒中
病种分值付费方式对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脑卒中患者的针灸治疗费用进行研究,综合比较分析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与针灸治疗费用占比的关系。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的第一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的医疗费用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资料包括医疗总费用、中药费、西药费、针灸治疗费用、其他治疗费、检查检验费用、床位费、护理费及其他费用。采用数据性分析比较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于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的构成差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找出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数据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医保付费方式下的针灸治疗费用占比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费用占比较高,变化更小,更稳定。
刘宏洋邹竞
关键词:脑卒中
DRGS对脑卒中患者实际报销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三甲医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医保付费方式的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与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的第一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的医疗费用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资料包括住院医疗总费用、医保统筹费用、个人自付费用。研究分为两组,非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1 017例,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脑卒中患者1 023例,合计2 040例。采用简单描述、总结归纳、对比研究的方法,运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并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实际报销比进行方差分析,费用两两之间比较用q检验,对两组不同的医保付费方式对于脑卒中医疗费用的构成差别进行深入分析,对所有纳入本研究的病历费用数据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找出相关因素,进行特色分析。结果通过数据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014—2016年,按病种分值付费组的实际报销比分别为73%、76%、82%;非按病种分值付费组的实际报销比分别为60%、71%、64%。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实际报销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组的实际报销比明显高于非按病种分值付费组,且每年呈递增趋势。非按病种分值付费组的实际报销比3年来呈波动变化,不稳定。按病种分值付费在控制医疗总费用,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负担方面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刘宏洋邹竞
关键词:脑卒中
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电针头穴运动区方法,治疗前后运用GMFM-88项量表评定粗大运动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经过1个疗程(3个月)治疗后,GMFM-88项量表评定分值具有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刘宏洋于雪峰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
高能损伤致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血管损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对高能损伤致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于2012年7月-2015年8月治疗的62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MESS评分系统评分评估伤情,统计每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治疗结束后随访2月-3年,平均(24.5±1.2)月。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0例保肢患者MESS评分平均为(5±0.88)分。2例截肢患者MESS评分均大于7分。52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显效,2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对于高能损伤致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进行治疗,应积极手术修复损伤的血管并行骨折修复,尽快改善伤肢缺血症状,降低截肢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董财荣邓高荣刘宏洋陈绍平
关键词:骨折血管损伤诊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