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华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丹参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全长克隆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核苷
  • 1篇核苷酸
  • 1篇SNP分析
  • 1篇ERF

机构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崔光红
  • 2篇冯华
  • 2篇黄璐琦
  • 1篇赵静雪
  • 1篇汪婉宜
  • 1篇李文渊
  • 1篇王学勇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丹参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克隆和SNP分析被引量:35
2010年
乙酰Co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C-acetyltransferase,AACT)为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甲羟戊酸(MVA)途径的起始酶,催化使2个分子的乙酰CoA缩合为乙酰乙酰CoA。利用基因芯片结合RACE方法,从丹参毛状根中得到一个AACT基因(SmAACT,accession No.EF635969),该基因全长1623bp,含有1个1200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399个氨基酸,对应基因组序列含有9个内含子。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分子进化分析表明SmAACT是一种与植物类异戊二烯MVA途径相关的蛋白,其表达量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子酵母和Ag+的诱导,并伴随丹参酮类成分积累。在丹参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根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茎和叶中的表达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表明,在第6至第9内含子约600bp范围内,SmAACT共存在33个多态位点,且表现出产地特异基因型。该基因的克隆分析为研究丹参酮类成分的次生代谢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崔光红王学勇冯华赵静雪黄璐琦
关键词:丹参单核苷酸多态性
丹参ERF基因组序列克隆与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乙烯应答因子结合蛋白(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binding protein,ERF)属于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ERF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各种环境刺激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丹参中克隆得到一个丹参SmERF基因,该基因属于拟南芥和水稻ERF家族中的VII组,含有CMVII-1的蛋白模体,序列为MCGGAI(I/L),且在AP2/ERF功能域的5'端含有一个内含子。通过对丹参主产区山东、陕西、四川181个样本的检测,发现SmERF第二外显子区域存在大量的变异位点,264bp范围内共存在2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有14个为非同义突变,7个为同义突变。不同产地样品具有产地特异的基因型,其中有5个位点在不同产地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SmERF基因可按产地聚类。该结果显示SmERF基因有望作为丹参产地鉴别的标识基因,并为SmERF基因功能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崔光红冯华李文渊汪婉宜黄璐琦
关键词:丹参多态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