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渊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丹参
  • 2篇次生代谢
  • 1篇丹参有效成分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诱导子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合成途径
  • 1篇茉莉酸
  • 1篇茉莉酸甲酯
  • 1篇迷迭香
  • 1篇迷迭香酸
  • 1篇咖啡酸
  • 1篇克隆
  • 1篇合成生物学
  • 1篇酚酸
  • 1篇酚酸类

机构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4篇黄璐琦
  • 4篇李文渊
  • 3篇高伟
  • 2篇崔光红
  • 2篇邵爱娟
  • 2篇何云飞
  • 1篇冯华
  • 1篇汪婉宜
  • 1篇赵静
  • 1篇刘塔斯
  • 1篇李文渊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萜合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植物二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化合物。随着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二萜不断被发现,其生物合成中的二萜合酶也倍受关注。二萜合酶催化活性的多样性决定了终产物(二萜化合物)的丰富性。本文重点探讨了近年来二萜生物合成途径和二萜合酶的类型、克隆、催化机制及其合成生物学应用等研究进展。
何云飞高伟刘塔斯李文渊黄璐琦
关键词:生物合成途径克隆合成生物学
基于茉莉酸甲酯诱导的丹参毛状根酚酸类成分次生代谢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后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有效成分形成的次生代谢分子机制。方法:用茉莉酸甲酯(MJ,100μmol.L-1)对丹参毛状根进行诱导实验,分别在0,6,12,24,36 h收获材料,运用实时定量PCR对丹参中迷迭香酸次生代谢途径上的关键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LC-MS测定各个时间点毛状根材料中迷迭香酸(RA)、丹酚酸B(LAB)及咖啡酸(CA)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外源性信号分子MJ作用于丹参毛状根,酚酸类成分迅速积累,表现为CA,RA均在诱导后24 h达到最大值,LAB的含量36 h后达到最高。其诱导机制可能与不同程度的激活RA合成中苯丙氨酸途径上关键酶基因PAL,4CL,C4H与酪氨酸途径中TAT,HPPR基因的表达有关,基因表达在时间呈现先后性,其中,4CL与PAL的贡献度较大。这为今后更深一步的研究丹参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次生代谢途径机制提供了依据。
李文渊李文渊高伟赵静崔光红邵爱娟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迷迭香酸丹酚酸B咖啡酸
丹参ERF基因组序列克隆与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乙烯应答因子结合蛋白(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binding protein,ERF)属于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ERF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各种环境刺激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丹参中克隆得到一个丹参SmERF基因,该基因属于拟南芥和水稻ERF家族中的VII组,含有CMVII-1的蛋白模体,序列为MCGGAI(I/L),且在AP2/ERF功能域的5'端含有一个内含子。通过对丹参主产区山东、陕西、四川181个样本的检测,发现SmERF第二外显子区域存在大量的变异位点,264bp范围内共存在2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有14个为非同义突变,7个为同义突变。不同产地样品具有产地特异的基因型,其中有5个位点在不同产地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SmERF基因可按产地聚类。该结果显示SmERF基因有望作为丹参产地鉴别的标识基因,并为SmERF基因功能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崔光红冯华李文渊汪婉宜黄璐琦
关键词:丹参多态性分析
诱导子对丹参有效成分次生代谢的诱导与调控被引量:18
2011年
诱导子被认为是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子对丹参有效成分次生代谢具有诱导和调控作用。作者介绍了诱导子对丹参的诱导、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李文渊高伟邵爱娟何云飞黄璐琦
关键词:诱导子丹参次生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