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仲东

作品数:92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杨树
  • 13篇锈菌
  • 12篇落叶松
  • 12篇溃疡病
  • 10篇栅锈菌
  • 8篇落叶松-杨栅...
  • 8篇病菌
  • 7篇杨树溃疡病
  • 7篇内生真菌
  • 7篇溃疡病菌
  • 6篇真菌
  • 6篇溃疡
  • 6篇核桃
  • 5篇小种
  • 5篇病原
  • 4篇杨树溃疡病菌
  • 4篇抑菌
  • 4篇植物
  • 4篇孢子
  • 4篇林木

机构

  • 90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西北林学院
  • 2篇中国林科院
  • 2篇腾冲出入境检...
  • 2篇通江县林业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四川省森林病...
  • 1篇海南省林业局
  • 1篇巴中市林业局

作者

  • 92篇余仲东
  • 32篇曹支敏
  • 10篇唐光辉
  • 8篇高爱琴
  • 4篇张刚龙
  • 4篇贺虹
  • 4篇李秀信
  • 4篇张星耀
  • 4篇任争争
  • 4篇彭少兵
  • 3篇李登武
  • 3篇郑伟
  • 3篇康永祥
  • 3篇张振
  • 3篇刘莉丽
  • 3篇赵世伟
  • 3篇于丹
  • 2篇樊军锋
  • 2篇郭志青
  • 2篇冯纪年

传媒

  • 16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陕西林业科技
  • 5篇林业科学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中国森林病虫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南方果树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菌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市场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落叶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条件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Th053(Th)和Gl051(Gl)菌系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琼脂糖浓度及叶片浸出液对夏孢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影响夏孢子萌发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供试温度范围(0~30℃)内,琼脂糖浓度对夏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最高温度(32℃)时,高琼脂糖浓度对夏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最低萌发温度为5℃,最高萌发温度为32℃,高于32℃几乎不萌发。在最适温度下,Th菌系6~8 h萌发速率最大,24 h累计萌发率达63.40%;Gl菌系4~6 h萌发速率最大,前24 h累计萌发率达60.28%;(3)不同浓度的太白杨叶片浸出液对该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 g.L-1的水浸液对夏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水浸液、叶组织粉碎抽取液对夏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郭志青曹支敏余仲东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温度萌发条件
一种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制得的该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呋虫胺:2.0~10.0%,乳化剂1~10%,余量为溶剂,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或在上述配方中加入1~20%...
唐光辉贺虹余仲东张璟张兴
文献传递
一种羊肚菌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肚菌菌株,该羊肚菌菌株命名为粗柄羊肚菌OL‑Y‑B(Morchella crassepsis strain OL‑Y‑B),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81...
赵世伟余仲东彭博杨刚
文献传递
陕西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从黑木耳品种的选择、原料配方、菌袋制备、出耳管理、采收5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陕西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从出耳的方式把代料黑木耳栽培分为地栽式、层架式、吊袋式和地沟式栽培4种.
李鸣雷刘萌娟余仲东
关键词: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
刺槐人工林培育实践的认知被引量:15
2003年
总结了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对刺槐人工林培育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们在刺槐形态学与环境、刺槐育种、造林、抚育以及刺槐人工林群落学特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盲点,提出了我国将来进一步研究刺槐的方向的建议。
彭鸿陈晓荣余仲东
关键词:刺槐
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及AvrL567同源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松杨栅锈菌小种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规律和其无毒基因序列与欧美小种无毒基因序列的差异和系统学关系。【方法】以秦岭厚畛子落叶松上松杨栅锈菌2号小种HZ3542的性子器为雄性亲本,与秦岭火地塘落叶松上2号小种HF2369性子器为雌性亲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初步获得F1代锈孢子堆。通过对太白杨离体叶片接种反应型统计,分析松杨栅锈菌2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型,并根据亚麻锈菌无毒基因Avr L567(accession:AAS66952)设计和筛选引物,利用同源扩增技术,对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经测序、比对后构建最大似然系统树。【结果】2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表现型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来自秦岭厚畛子太白杨不亲和性亲本为Aa无毒基因型,来自秦岭火地塘的亲和性亲本为aa基因型。在F1代锈孢子堆群体(P=0.01)和F1代夏孢子堆群体(P=0.05)中,抗∶感表现型均按1∶1分离。无毒基因型以坏死斑有无和褪绿斑大小为重要标准,潜育期长短和夏孢子堆密度、直径大小等数量性状为辅助标准进行判断,并在PCR扩增中得到检验和证实。筛选引物对Avr Pr1(5'-TAATCCTCGTTGACATCAGTC-3',5'-AAGCTTGAGAGCTCCGCTC-3',Tm=53.5℃)可以稳定扩增出800~900 bp的产物。ML系统树表明,真菌无毒基因序列总体上同源性较低,但本研究所供试的17条序列可分为2个群,栅锈菌无毒基因序列聚在一个分支上,其中5条中国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序列同加拿大2条MLP无毒基因序列聚在同一个亚分枝上,另一条序列与法国松杨栅锈菌、美国亚麻锈菌等菌聚在另一个亚分支上。【结论】中国松杨栅锈菌2号小种无毒基因为单显性遗传,其无毒基因序列同加拿大的小种无毒基因序列同源性高。
余仲东陈祖静曹支敏任争争冯世强张瑶琦
关键词:无毒基因系统进化树
活性木炭制备及重要性状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不同树木的修剪枝条、果核为原料,在变温程序下制备了24种活性木炭。对各种木炭的得率、pH值、吸附值和吸水保水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木炭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区间产生的热解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雪松得率最高(29.8%),多数供试材料得率在10%~15%之间,杜仲的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192.0 mg/g),桃核pH值最低(7.94),接骨木pH值最高(10.00)。45~50℃加热3 h后油松保水量最高为每克炭含水0.78 g。研究表明,随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升高,得率有下降趋势,吸水保水量有上升趋势。部分同科或同属植物制得木炭的吸附值和pH值差异较小。抑菌实验表明,每种植物材料热解液都有抑菌效果,且400~600℃附近所取热解液抑菌效果较好。较对照链霉素(10 mg/L),热解液抑菌效果不持久。
梁潇余仲东马菁朱薇熹赵成娟陈林敏
关键词:理化性质抑菌效果
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生理小种分化被引量:28
2005年
曹支敏余仲东潘彦平任本权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致病性分化秦岭林区致病类型
柳树丛枝病的LAMP快速可视化检测
2022年
柳树丛枝病是一种由植原体侵染所引起的危险性病害,快速准确检验是生产中防治这种病害的一个关键措施。为探索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柳树丛枝病检验中的应用,本文利用植原体翠菊黄化组16SI延长因子保守片段tuf基因设计的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优化体系和产物的羟基奈酚蓝(HNB)检测方法,确立了LAMP检测的最低模板DNA为0.014 ng,发现了2种疑似媒介昆虫,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nla)和青叶蝉(Tettigonieua viridis)。该研究为柳树丛枝病的田间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春妮张泽宁王生源孟艳霞叶润红乔占国李晨魏琨孟苏星余仲东
关键词:植原体LAMP
十一种中草药对两种林木病原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2009年
通过用11种中草药对油松立枯病病原菌(腐皮镰刀菌)和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假单孢杆菌)进行了抑菌效果的测定,实验表明:黄柏、大蒜、艾蒿、苦楝、香附子、穿心莲对腐皮镰刀菌有抑制作用;大黄、苦楝、黄芩、黄连组合和艾蒿对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Fusarium solani,24h内的抑菌效果排序为:黄柏>大蒜、穿心莲>苦楝>香附子>艾蒿,它们的最低有效浓度依次为1%、10%、20%、20%、1%、20%。在培养48 h后,抑制效果有所变化,其中黄柏、穿心莲、香附子三种药剂抑制效果增大,即说明此三种药剂稳定性较好,在较长时间内仍能保持药效。对Pseudomonas syringaePV.altinidiae,黄柏、苦楝、黄连、黄芩浓度为10%时对假单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大黄、黄芩浓度为1%和黄连+黄芩、艾蒿浓度为10%时有一定作用,但48 h后抑菌效果减弱。而黄连、黄芩浓度10%时单独作用有效,但以1:1组合后作用减弱。
白珩张春妮余仲东李海波
关键词:中草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