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硬化
  • 1篇毒剂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抑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诊断乙型肝炎
  • 1篇置管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损害
  • 1篇声疗法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于晓莉
  • 3篇吴勤
  • 3篇马雪梅
  • 3篇楚金东
  • 3篇申力军
  • 3篇金波
  • 3篇李捍卫
  • 2篇刘博
  • 2篇黄顺
  • 1篇崔燕萍
  • 1篇韩晶晶
  • 1篇李莉
  • 1篇文凤
  • 1篇唐永红
  • 1篇唐红梅
  • 1篇陈素明
  • 1篇尚丽丹
  • 1篇辛绍杰
  • 1篇张惠英
  • 1篇申力军

传媒

  • 4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保鲜膜在埃博拉留观中心红外额式体温计上的妙用
2015年
在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中心工作期间,为防止交叉感染,方便患者测量体温和医务人员采集数据,我中心均采用红外颁式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测量时距离患者至少1m,伸长手臂,在正对患者额部并距离5~6cm处进行体温测量。因距离较近,红外额式体温计极有可能触碰到患者,因而每次测量完毕,根据埃博拉病毒留观中心管理标准操作流程的要求,均使用0.5%含氯消毒剂浸泡的脱脂棉对红外颁式体温计外壳进行擦拭消毒。
李亚于晓莉黄顺冯欣姚红王丽珍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留观保鲜膜妙用含氯消毒剂
血清胱抑素C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 C)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7月于我中心住院诊治的血清CRE <1.5 mg/dl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绘制血清Cys C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ROC曲线。结果血清Cys C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血清Cys C、MELD评分及年龄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提示血清Cys C敏感诊断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建议值为1.16 mg/L。结论血清Cys C可作为临床上乙肝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诊断指标,其诊断效能在乙肝肝硬化不同阶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申力军申力军楚金东马雪梅金波李莉李莉迟春生毕茜刘博刘博陈素明陈素明吴勤于晓莉李捍卫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胱抑素C肾功能损害
2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21例IP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21例IPH患者中,男女比例6∶15,平均发病年龄(38.1±12.7)岁,临床以门脉高压症表现为主,肝功能无明显减退,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21例肝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板排列基本正常,无假小叶形成,汇管区扩大,门静脉周围纤维化,门脉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浸润,血管紊乱,中央静脉及小叶间静脉扩张,肝窦扩张,窦周纤维化。结论 IPH患者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不平行,门脉高压表现较重,确诊仍须病理学检查,治疗以防治并发症为主。
马雪梅任辉金波申力军吴勤路筝楚金东刘博于晓莉赵平李捍卫
关键词:门脉高压特发性门脉高压病理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EVB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与HVPG的关系。结果肝硬化EVB后HVPG中位数为16.9 mm Hg(1 mm Hg=0.133 k Pa);病毒性肝硬化患者HVPG低于非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存在非常见侧支循环(uncommon portosystemic collateral circulations,UPCC)、EVB次数>3次患者伴有较低HVPG,高血糖、低白蛋白症、贫血及肝细胞癌患者伴有较高HV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病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VB次数及UPCC对HVPG有较大影响。结论肝硬化患者EVB后HVPG仍高于正常水平;肝硬化病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VB次数及UPCC是影响HVPG的重要因素。
申力军丁鹏鹏韩晶晶祁小宝马宇茗马雪梅吴勤吴立兵楚金东于晓莉毕茜张文辉金波李捍卫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静脉压力梯度影响因素
B超引导下PICC置管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提高肝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成功率,以及如何减少局部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选择普通PICC置管和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284例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试验组(138例),由固定人员操作,统一评估标准,并对比2组的置管成功率、局部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1.2%和100%,置管后Ⅲ度渗血发生率分别为11.6%和4.3%,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7%和0(P均<0.05)。结论 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肝病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置管后局部渗血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唐永红崔燕萍唐红梅张惠英文凤黄顺牛小霞储芳尚丽丹于晓莉刘素霞
关键词:超声疗法肝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