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爱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临床类型的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信号表达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水平与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蛋白(STATs)活性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慢性乙肝(CHB)、慢性重型肝炎(CSH)、健康携带者(AsC)以及健康者T细胞表达IFN-γ、IL-12、IL-10、IL-4含量及细胞内STAT-1、3、4、5、6活性。结果 CHB、CSH及AsC细胞因子水平普遍上升(P<0.001或0.01)。IL-10、IL-12受体信号STAT3和STAT4活性与细胞因子水平一致;IFN-γ、IL-4受体信号STAT1、STAT6活性与细胞因子水平不一致,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HBV感染者T细胞表达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普遍增强,细胞内STATs活性与细胞因子含量不完全一致,细胞内STATs活性存在个体差距。
- 向晓星鲍丽静龚卫娟王甦龙爱华朱海杭张燕刘军
- 关键词: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信号传导
- 血清D-二聚体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9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Child B、Child C三级,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D-D、PT、APTT和FIB水平,并观察其与Child-Pugh分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硬化Child A级的血清D-D及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B级和C级的血清D-D、PT及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Child A级(P<0.05),且Child C级显著高于B级(P<0.05);Child B级和C级的FIB显著低于Child A级和对照组,且Child C级显著低于Child B级(P<0.05)。血清D-D与PT、APTT呈显著正相关性,与FIB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有肝硬化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积液)患者的血清D-D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血清D-D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D-D水平对于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并发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周年兰向晓星龙爱华王甦
- 关键词:肝硬化D-二聚体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并发症
- 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首次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或组织胶注射治疗。2~4周后复查胃镜,对比治疗前后曲张食管静脉的数目与直径、红色征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内镜下的改变。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后曲张食管静脉的数目及直径均小于治疗前[(3.08±0.96)VS(3.75±0.60),t=5.26,P〈0.05;(1.05±0.46)cmvs(1.49±0.26)cm,t=9.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红色征的发生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7%VS57.33%,X^2=14.48,P〈0.05)。治疗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虽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7%VS72.00%,X^2=0.03,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安全、有效。
- 周年兰张明娟王甦龙爱华向晓星
-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硬化疗法组织黏合剂
- 苏中地区344例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苏中地区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苏中地区34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与疾病预后可能相关的17项临床与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几年前比较,苏中地区肝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甲胎蛋白阳性率、手术与局部治疗比例等指标均发生较大变化。肿瘤数目、有无癌栓、γ-GT三项指标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苏中地区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正在发生变化,肿瘤数目、有无癌栓、γ-GT可以评估疾病预后。肺癌的治疗方法仍较单一。
- 鲍丽静向晓星蒋玉兰朱海杭龙爱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预后
- 罗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NAFLD大鼠胰岛素及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胰岛素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NAFLD大鼠模型,设计罗格列酮单独和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LISA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胰岛素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胰岛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而IR和IRS-2水平明显下降(P<0.01);药物干预组胰岛素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组IR水平较模型组及联合用药组明显上升(P<0.05),但其他指标在药物组和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内胰岛素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药物组胰岛素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IR、IRS-2表达强度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两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内胰岛素I、R和IRS-2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罗格列酮单独或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下调血清及胰腺组织内胰岛素表达,同时不同程度提高血清或胰腺组织内IR和IRS-2含量,但联合用药未显示协同作用。
- 鲍丽静向晓星龙爱华郑新梅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