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春萍

作品数:73 被引量:423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黄酮
  • 4篇凋落
  • 4篇凋落叶
  • 4篇降解
  • 3篇熊果酸
  • 3篇药效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抑菌
  • 3篇色谱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内生菌
  • 3篇齐墩果
  • 3篇齐墩果酸
  • 3篇秦艽
  • 3篇总黄酮
  • 3篇相色谱
  • 3篇小鼠
  • 3篇麻花秦艽
  • 3篇菊科
  • 3篇活性

机构

  • 45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成都师范学院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四川教育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四川省中医药...
  • 2篇成都海关技术...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成都学院(成...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成都市玉林中...
  • 1篇内江市第七中...
  • 1篇成都市列五中...

作者

  • 47篇黄春萍
  • 14篇张晓喻
  • 12篇张宏
  • 7篇李琪
  • 6篇刘刚
  • 6篇罗群
  • 4篇杨万勤
  • 4篇李江
  • 4篇吴福忠
  • 3篇于树华
  • 3篇彭艳
  • 3篇徐波
  • 3篇张川
  • 3篇李洁
  • 3篇周静
  • 2篇廖颖
  • 2篇李涛
  • 2篇陶宗娅
  • 2篇周毅
  • 2篇张静

传媒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学生物教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手持式水果套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水果套袋器,主要由机壳主体,纸袋压紧机构,纸袋传送、开口机构,纸袋封口机构及纸袋限位机构构成。其中,机壳主体是主要承载件,用于承载其它机构;纸袋压紧机构,设置在机壳主体内部,用于纸袋的压紧,纸袋传送...
黄春萍李涛颜梦露
文献传递
干旱胁迫对附子各营养器官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土壤干旱胁迫处理株高20 cm的盆栽附子60 d,测定地上茎叶和地下根及根茎各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结果显示,经2个月的胁迫处理,附子植株叶片数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主根直径和根冠比之间差异显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时,根冠比为3.146,主根直径也达最大值1.881 cm,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因此,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有利于附子的产量的提高。
罗群申平黄春萍
关键词:干旱胁迫附子
用亮氨酸抗性法选育L-甲硫氨酸高产突变株被引量:3
2004年
用亮氨酸 (Leu)抗性为标记筛选L 甲硫氨酸 (L Met)高产突变株 .以一株具有M 海因水解酶系统的芽孢杆菌MV0 0 73为出发菌株 ,经过 6轮紫外诱变 ,筛选出 2 7株抗亮氨酸的L Met高产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M6 0 4的L Met产量是出发菌株的 3倍 ,且培养液中积累的高含量L Met能在培养后期稳定持续 ,M6 0 4连续传代 6次 ,遗传性状稳定 ,表明用Leu抗性选育L Met高产突变株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马燕黄春萍黄敏
关键词:L-甲硫氨酸选育
枇杷花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7
2009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枇杷花总黄酮和三萜化合物的差异,以确定其含量较高的产地及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同一年份不同产地枇杷花中总黄酮和三萜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差异,龙泉、仁寿、攀枝花及莆田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产地(P<0.01),齐墩果酸以龙泉、仁寿、浦江和莆田四地较高,并显著高于遂宁和内江等地(P<0.05或P≤0.01),熊果酸含量最高的产地为浙江余杭,其含量显著高于遂宁、攀枝花、壁山等地(P<0.01)。同一产地不同年份样品中总黄酮和三萜化合物含量变化较小。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齐墩果酸与纬度、经度有一定相关性,而其它成分的相关性不大。
李琪杨必坤张晓喻张宏黄春萍于树华
关键词:熊果酸齐墩果酸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芒果皮抑菌活性成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运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芒果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芒果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从芒果皮中分离得到5种主要的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①β-谷甾醇;②芒果苷;③儿茶素;④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⑤芦丁。其中芒果苷、儿茶素和芦丁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该研究对提高芒果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一定意义。
李琪李江罗群黄春萍张宏
关键词:芒果皮抑菌活性
印楝素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黄春萍李琪程晋伟陈洁宗浩
关键词:印楝素高效液相色谱小菜蛾
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其经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由此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其污染控制和治理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土壤既是POPs的天然汇,又是POPs迁移转化的枢纽.就POPs在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现状、控制与修复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动向.
廖洋梁海鹏黄春萍赵俊蒋云福赵仕林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环境
高效降解芒果副产物木质素和纤维素菌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为微生物降解天然木质素和纤维素提供重要依据,采用苯胺蓝和刚果红脱色法,结合生理生化反应和ITS序列分析法对可高效降解芒果副产物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土样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分泌过氧化物酶和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Q1,经生理生化反应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在15d培养期内对芒果叶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57.24%和44.33%,对芒果皮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54.79%和47.63%。菌株Q1是芒果副产物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高效降解菌。
袁向华周静张夏菲黄春萍
关键词:木质素纤维素降解菌株鉴定
麻花秦艽不同组织部位可培养内生菌群结构及其与龙胆苦苷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明确四川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内生菌的资源状况,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法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和ITS-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根、茎、叶和花中的内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不同组织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分析了麻花秦艽可培养内生菌数量与龙胆苦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麻花秦艽不同组织部位可培养内生菌数量和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从根中得到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均最高,分别为(8.77±0.71)×10~5cfu/g和(2.00±1.05)×10~4cfu/g。统计分析显示,麻花秦艽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别与其龙胆苦苷的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麻花秦艽中共分离得到13株内生菌,归属为3门6纲8目9科10属,其中细菌10株,真菌3株。其中的优势菌株,包括细菌QJ2(Duganella sp.)、QJ6(Rahnella sp.)、QJ10(Pseudomonas sp.)及真菌QJ11(Aspergillus sp.)和QJ13(Aspergillus sp.),其数量均分别与龙胆苦苷的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麻花秦艽内生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组织部位麻花秦艽内生菌、种类及分布存在差异,并与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
陈昕李琪曹倩倩黄春萍
关键词:麻花秦艽内生菌龙胆苦苷
黑苦荞粉对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的降糖作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黑苦荞粉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180 mg/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不同剂量(0.50、0.25g/kg)、不同粒度(过120、200目筛)、不同干燥方式的黑苦荞粉(冻干、烘干)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糖尿乐(0.30 g/kg),连续14 d灌胃,测定灌胃后的血糖值。[结果]高剂量、粒度为200目筛、干燥方式为冻干的黑苦荞粉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同时还能改善其外观和尿量大的症状。[结论]黑苦荞粉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康敏谭善财张宏刘刚张晓喻黄春萍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