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士鹏

作品数:91 被引量:1,21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4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9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0篇盆地
  • 42篇四川盆地
  • 19篇同位素
  • 19篇煤成气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5篇天然气
  • 15篇成藏
  • 14篇勘探
  • 13篇地球化学特征
  • 13篇化学特征
  • 11篇油气
  • 11篇碳同位素
  • 11篇气田
  • 9篇页岩
  • 8篇页岩气
  • 8篇震旦
  • 7篇灯影组
  • 7篇盐岩
  • 7篇震旦系

机构

  • 89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4篇西华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91篇黄士鹏
  • 28篇江青春
  • 25篇姜华
  • 25篇汪泽成
  • 20篇戴金星
  • 12篇苏旺
  • 12篇吴伟
  • 11篇吴小奇
  • 11篇于聪
  • 10篇倪云燕
  • 9篇鲁卫华
  • 8篇刘丹
  • 8篇胡国艺
  • 7篇徐安娜
  • 6篇谢武仁
  • 6篇曾富英
  • 6篇冯子齐
  • 5篇王铜山
  • 5篇冯庆付
  • 5篇宋金民

传媒

  • 17篇石油勘探与开...
  • 15篇天然气地球科...
  • 11篇天然气工业
  • 4篇石油学报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第八届中国含...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若干特征
2024年
勘探开发大气田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1991年至2020年,中国新探明大气田68个,促进2020年产气1925×10^(8)m^(3),成为世界第4产气大国。基于中国70个大气田的1696个气样组分和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数据,获得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①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的最轻值和平均值,随分子中碳数逐增而变重,而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的最重值,随分子中碳数逐增而变轻。②中国大气田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71.2‰~−11.4‰,其中生物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71.2‰~−56.4‰;油型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54.4‰~−21.6‰;煤成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49.3‰~−18.9‰;无机成因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35.6‰~−11.4‰;根据这些数据编制了中国大气田的δ^(13)C_(1)值尺图。③中国天然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107.1‰~−8.9‰,其中生物气δ^(13)C_(1)值为−107.1‰~−55.1‰;油型气δ^(13)C^(1)值为−54.4‰~−21.6‰;煤成气δ^(13)C_(1)值为−49.3‰~−13.3‰;无机成因气δ13C1值为−36.2‰~−8.9‰;根据上述数据编制了中国天然气的δ^(13)C_(1)值尺图。
戴金星倪云燕龚德瑜黄士鹏刘全有洪峰张延玲
关键词:大气田生物气油型气煤成气无机成因气碳同位素组成
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类型与分布规律被引量:31
2019年
基于65口井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以及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井径等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岩心、薄片和产能等资料,将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孔隙-孔洞型、裂缝型、裂缝-洞穴型等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产井的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和孔隙-孔洞型。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厚度较薄,具有垂向分带性,划分为上、下两套储集层段,分别受茅三段—茅二a亚段和茅二b亚段两个成滩期、岩溶垂向分带性和断裂的控制,上部储集层段的发育程度和单井产能优于下部储集层段。纵向上,上部储集层厚度明显大于下部;横向上,上部储集层段在宜宾—自贡—威远—大足一带、重庆西南、泸州东南一带厚度较大;下部储集层段在内江—自贡—泸州一带以及大足—泸州一带厚度较大,储集层厚值区与构造斜坡或向斜组合地区是有利勘探区。
黄士鹏江青春冯庆付伍亚鲁卫华苏旺陈晓月任梦怡彭辉
关键词:中二叠统茅口组孔洞裂缝测井响应
中国煤成气湿度和成熟度关系被引量:17
2016年
鉴于煤成气组分中分子种类少、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量小、分子直径小、易扩散且易长途运移,确定气源岩成熟度可利用的科学信息较少、难度大的问题,研究天然气湿度和气源岩成熟度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中国鄂尔多斯、四川、渤海湾、琼东南、准噶尔和吐哈盆地49口煤成气井天然气组分中分子种类最多、含气量最大的烷烃气组合的湿度及其与气源岩Ro值的关联性,发现随Ro值增大,天然气湿度变小,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得出中国煤成气湿度与成熟度的关系,从而快速获取气源岩Ro值,为确定气源岩层位和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戴金星倪云燕张文正黄士鹏龚德瑜刘丹冯子齐
关键词:煤成气成熟度气源岩
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的类型、组成与成岩演化过程--以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茅一段为例
2024年
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激光剥蚀元素面扫描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产状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黏土矿物的成岩演化序列,建立黏土矿物沉积-成岩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川东地区茅一段在富Si^(4+)、Mg^(2+)的凉水文石海中沉淀自生海泡石矿物,形成含海泡石层系;在埋藏成岩过程中,自生黏土矿物会经历两条可能的演化序列:①早成岩A期到中成岩A_(1)期,在普遍缺乏Al^(3+)的浅埋藏环境中,海泡石维持稳定状态;中成岩A_(2)期,自生海泡石开始演化为斯蒂文石;中成岩B_(1)期演化为无序滑石;中成岩B_(2)期至晚成岩期,最终演化为滑石,形成了茅一段主要的自生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序列“海泡石—斯蒂文石—无序滑石—滑石”。②早成岩A期,风暴和上升洋流携带的Al^(3+)参与成岩过程,微量海泡石向蒙脱石演化,部分蒙脱石继续演化为绿泥石;早成岩B期至中成岩A_(1)期,部分蒙脱石演化为伊/蒙混层;中成岩A_(2)期至中成岩B_(2)期,伊/蒙混层向伊利石发生演化,至晚成岩期全部转化为伊利石,由此形成茅一段次级自生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序列“海泡石—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的类型与演化具有两方面的油气地质意义:①海泡石吸附和聚集大量有机质,有效提升茅一段烃源岩的品质和生烃潜力。②海泡石向滑石演化过程中形成大量有机质孔和黏土收缩孔(缝),同时释放富Mg^(2+)成岩转化流体,使凹陷内或凹陷边缘区的灰岩发生白云石化,在中二叠统形成自生自储和(旁)下生(侧)上储型的源储配置新模式,提高了油气成藏效率。
宋金民王佳蕊刘树根李智武李智武江青春罗平江青春金鑫杨迪黄士鹏王俊轲叶玥豪王斌郭嘉欣
关键词:成岩演化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志留系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被引量:45
2016年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该区过成熟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倒转成因,对长宁地区15个页岩气样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测试烷烃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结合四川盆地涪陵和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研究,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CH4含量为97.11%~99.45%,湿度平均为0.49%,δ13C1值异常重,平均可达-28.2‰,δ13C2平均为-33.2‰,气源母质为腐泥型,属于油型干气。随热演化程度增加,页岩气湿度逐渐降低,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变重,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组成会发生反转,但长宁地区过成熟页岩气的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组成处于反转后阶段,不会持续变重。综上,长宁地区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的重异常、碳同位素(δ13C1〉δ13C2〉δ13C3)的完全倒转现象,主要由过成熟阶段的二次裂解效应及乙烷瑞利分馏条件下与水、含铁金属发生反应等次生作用所导致,高地温条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冯子齐刘丹黄士鹏吴伟董大忠彭威龙韩文学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
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对大油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震旦系—三叠系为例被引量:56
2017年
克拉通盆地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赋存的主体,但过去在古老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方面缺少系统的研究,导致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评价优选难度大。为此,基于多年来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三叠系原型盆地与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遵循构造控制沉积及油气分布的思路,分析了克拉通盆地的构造分异型式及其对油气成藏要素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克拉通内裂陷控制了优质烃源岩及生烃中心,与侧翼台缘带优质储集体构成良好的源—储组合,近源成藏条件优越;②克拉通内发育的差异剥蚀型、同沉积型、褶皱型3类古隆起及深大断裂,有利于碳酸盐岩规模储层的形成与分布;③多期、多类型构造分异的叠合区有利于形成大油气田。结论认为: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具有有利油气成藏条件的德阳—安岳裂陷东翼台缘带震旦系灯影组、川中古隆起斜坡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川中—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等是该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值得重视。
汪泽成赵文智胡素云徐安娜江青春姜华黄士鹏李秋芬
关键词: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三叠系-侏罗系凝析油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以产天然气为主,液态烃类较少。到目前为止,在四川盆地发现了一批产凝析油的气田。前人对四川盆地不同层位凝析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较少,本文拟根据自测数据以及搜集前人资料分析四川盆地凝析油的碳...
黄士鹏汪泽成吕宗刚王铜山杜国强杨坚
关键词:四川盆地凝析油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被引量:45
2018年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中部(川中)等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获了一批高产气井,展现出该层系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其能否成为该盆地天然气规模勘探的重要层系,还取决于是否具备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为回答上述疑问,从烃源条件、颗粒滩分布、风化壳型岩溶储层分布及成因等3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茅口组缓坡颗粒滩体在广元—广安—重庆以西地区大面积分布,为储层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2)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的区域性侵蚀面有利于大面积岩溶型储层的形成;(3)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茅一段—茅二c层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等3套主力烃源岩与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储层构成"三明治式"源—储成藏组合,是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关键。进而分析了茅口组天然气的富集条件,提出了有利勘探方向与目标。结论认为:(1)该盆地茅口组具备大面积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条件;(2)侵蚀微古地貌及后期走滑断裂改造控制了该区大型缝洞体的分布,颗粒滩—风化壳岩溶—走滑断裂"三位一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有利区带;(3)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走滑断裂发育,茅口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是天然气规模勘探的有利地区。
汪泽成江青春黄士鹏周慧冯庆付戴晓峰鲁卫华任梦怡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世茅口组地质条件勘探区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2024年
受构造—沉积分异影响,四川盆地不同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沉积环境具有较大差异,前人针对不同区域筇竹寺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性的系统性对比研究比较薄弱。通过收集整理前人公开发表的四川盆地筇竹寺组16口钻井、9条野外剖面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前人认识,针对四川盆地不同地区的筇竹寺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有机质富集机制,取得4点认识:①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较南段古水体环境更为还原,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保存;②四川盆地北部由裂陷槽深水陆棚区到川东北浅水陆棚区,古沉积环境整体由缺氧向氧化过渡,而由川西南浅水陆棚到川中裂陷槽发育区、川西南浅水陆棚到川东南浅水陆棚,沉积水体则逐渐向更还原的环境过渡;③裂陷槽北段及中段整体反映出很高的古生产力水平,且四川盆地筇竹寺期广泛的热液影响背景为有机质富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④裂陷槽北段及川西南浅水陆棚区筇竹寺组有机质丰度主要受古生产力强度影响,川东北和川东南浅水陆棚有机质丰度主要受控于古氧化还原环境,裂陷槽中段有机质丰度受古生产力和古氧化还原环境共同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深化四川盆地筇竹组沉积环境差异和烃源岩形成条件认识,支撑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张天怡黄士鹏李贤庆姜华曾富英马以勒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古生产力四川盆地
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地质条件、成藏演化及有利勘探方向被引量:46
2021年
通过对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区域构造背景、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及典型地区(古)油气藏解剖,研究海相超深层油气成藏演化过程及富集主控因素。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3大克拉通盆地,界定其埋藏深度大于6000 m,赋存层系为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为主的古老海相层系。中国海相超深层烃源岩发育受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背景的克拉通裂陷及克拉通坳陷控制,在四川盆地发育层系最多、塔里木盆地其次、鄂尔多斯盆发育规模有待进一步证实;储集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储集性能受早期高能滩体、后期叠加溶蚀及断裂作用共同控制;区域盖层包括膏盐岩、泥页岩与致密碳酸盐岩3大类。中国海相超深层普遍经历了两期油藏、古油藏裂解成气(或部分裂解)、裂解气(或高过成熟油气)晚期定型等演化阶段,油气富集受静态和动态地质要素耦合控制,主力生烃中心、高能相带叠加岩溶规模储集层、巨厚膏盐岩或泥页岩盖层、稳定保持圈闭条件是超深层油气富集关键因素。海相超深层具有克拉通内裂陷周缘、克拉通内坳陷周缘和克拉通边缘3个有利勘探方向。
李建忠陶小晚白斌黄士鹏江青春赵振宇陈燕燕马德波张立平李宁熙宋微
关键词:勘探方向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