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超声
  • 8篇肝癌
  • 7篇超声引导
  • 5篇微波
  • 5篇细胞
  • 5篇肝细胞
  • 4篇治疗肝癌
  • 4篇PMCT
  • 3篇肿瘤
  • 3篇微波固化
  • 3篇细胞癌
  • 3篇疗法
  • 3篇肝细胞癌
  • 3篇肝肿瘤
  • 2篇微波治疗
  • 2篇显像
  • 2篇消融
  • 2篇介入
  • 2篇PEIT
  • 2篇彩色多普勒

机构

  • 16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陈俊伟
  • 15篇吕明德
  • 10篇谢晓燕
  • 8篇黄洁夫
  • 5篇殷晓煜
  • 4篇刘丽
  • 4篇匡铭
  • 3篇申权
  • 3篇梁力建
  • 3篇黄蓓
  • 2篇李梅娣
  • 1篇张亚奇
  • 1篇李锦清
  • 1篇谢永荣
  • 1篇郑云
  • 1篇徐辉雄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癌症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腹部外科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2000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肝...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超声在切除邻近肝静脉主干中央型深部小肝癌的应用
2001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加合适径路在切除邻近肝静脉主干中央型深部小肝癌中的作用。方法:在术中超声指导下,采用沿肝解剖平面剖开或肝表面揭盖径踢对8例位于肝实质深部、邻近肝静脉主干伴有中度以上肝硬变的中央型小肝癌施行局部切除术。结果:全部病灶均田术中超声获得准确定位并得以成切切除,除1例在切肝过程中损伤肝申静脉外,其余7例无肝静脉的损伤。无手术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超声指导下经合适径路行局部切除的方法,适用于伴有中度以上肝硬变的中央型深部小肝癌,术申超声对防止肝静脉的损伤起重要作用。【
殷晓煜陈俊伟黄洁夫
关键词:肝细胞肝切除术
图像处理技术对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的定量测量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运用彩色图像处理技术为CDE提供定量测量的方法。资料和方法:通过KONTRONIBAS图像分析仪定量测量54例移植肾同一切面的CDE、CDI的血流显像在脏器中所占面积与脏器面积及其比值。用预设彩色面积比为0218的检测图作可靠性试验。结果:检测图的彩色面积比值为0219±002,结果与设定值相符。同一切面CDE、CDI的比值分别为03593±01650,01786±01117(P<001),CDE显示血流的能力几乎是CDI的两倍。结论:彩色图像处理技术可为CDE提供可靠定量测量方法。
陈俊伟吕明德谢晓燕周才明谢永荣李梅娣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图像处理CDECDI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肝癌12例体会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疗法在肝癌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疗法 (percutaneousmicrowavecoagulationtherapy ,PMCT)治疗肝癌 12例 ,包括肝细胞性肝癌 7例 ,转移性肝癌 5例 ,共 16个结节 ,直径 1 5~ 6 4cm ,平均 3 8cm ,其中直径大于 3cm的结节 6个。结果 经首次治疗 ,随访 3~ 10个月 (平均 8 1个月 ) ,14个结节完全坏死 ,局部复发结节 2个。另外肝内远处多发转移 2例 ,单发转移 1例。局部复发及远处单发转移者经再次PMCT亦获得治愈。PMCT前后肝脏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通过适当延长微波辐射时间和采用多针多点组合辐射的方法 ,PMCT不仅治疗小肝癌疗效确切 ,亦能有效杀灭直径 3cm以上的癌灶。
陈俊伟吕明德谢晓燕刘丽李梅娣黄洁夫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波疗法PMCT超声引导
介入超声治疗肝细胞癌被引量:18
1998年
我国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现状是:70%以上的肝细胞癌患者就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另外不到30%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3年内复发率超过60%,其中多数无再次切除机会。这样,绝大部分患者必须通过非手术的综合治疗来提高疗效。即使将来健全了肝癌高危人群检诊制度,提高小肝癌首次切除率。
吕明德匡铭陈俊伟
关键词:肝细胞癌PEITPMCT
改进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大肝癌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改进微波肝组织凝固技术,为该技术在治疗大肝癌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离体牛肝采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微波辐射,测量单点及两点辐射的组织温度和凝固范围,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设计多点辐射方案并通过体外肝实验验证。临床上,对9个和4个施行单点和两点辐射的肝癌结节测温,对16个3-6 cm的肝癌结节按多点辐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60 W × 300 s的微波辐射可形成横径 3. 0 cm的凝固区。两点辐射的最佳距离为2.5cm。7针穿刺可形成横切面直径7.1cm的球形凝固区。 16个经治结节仅2个坏死不完全。结论:适当延长单点辐射的时间及使用合适的多点穿刺方案可使微波凝固治疗的适应证扩大至6 cm的肿瘤。
陈俊伟吕明德谢晓燕梁力建黄洁夫
关键词:微波治疗超声治疗经皮微波凝固疗法PMCT
超声引导瘤内高温治疗肝细胞癌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瘤内微波固化 (PMCT)和高温蒸馏水注射 (PHDI)两种疗法对不能切除肝细胞癌 (HCC)的应用价值。 方法 PMCT治疗 5 0例HCC共 10 7个结节 ,直径 (2 7± 1 5 )cm ,最大者 6 4cm。对不能施行PMCT的病例 ,创立了PHDI,治疗 47例HCC共 6 9个直径 (2 5± 0 5 6 )cm的结节。 结果 PMCT后CT检查 94 4%结节完全坏死。 1年、2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96 6 %、83 2 %和 72 8%。局部复发率 5 6 %。PHDI后 81 2 %的结节完全坏死。 1年、2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91 5 %、78 4%和 49 5 %。局部复发率 13 0 %。 结论 PMCT疗效较注射治疗稳定可靠 ,且突破了介入超声仅适用于小肝癌的局限 ,应用前景广阔。PHDI突出优点是副反应轻微和费用低廉 ,适用于肝功能较差、肿瘤与肝内重要结构相邻或其他治疗条件受限者。综合运用多种介入超声治疗手段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要 。
吕明德陈俊伟谢晓燕匡铭刘丽梁力建黄洁夫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波治疗高温治疗超声引导PMCT
肝癌介入性超声治疗法的综合运用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介入性超声治疗法的综合应用和建立新技术。方法:超声引导瘤内穿刺治疗是本院对不能切除 HCC 的主要手段之一。近两年来采用微波固化疗法(PMCT)治疗了 40例共88个结节,直径3.8±1.5c...
吕明德陈俊伟谢晓燕匡铭刘丽梁力建黄洁夫
文献传递
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抗肿瘤再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2000年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对肿瘤再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H22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对肿瘤分别进行微波固化(A组)、手术切除(B组)及不治疗(C组)3种处理,然后对3组动物分别再次皮下接种不同数量的H22癌细胞。观察再接种癌灶的发癌情况。结果:再接种癌细胞后两个月内发癌率依再接种癌细胞数量而不同。接种107细胞的A、E、C组发癌率分别为25.0%、26.3%和77.8%,C组显著增高(P<0.01),A、B组相近。接种106细胞,3组发癌率分别为6.3%、20.0%、55.0%,C组与A、B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同时A组发癌率比B组已有较大幅度降低。接种细胞数为105时,A组无一例发癌,B、C组发癌率分别为18.7%、50.0%,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与B组的差异较接种106细胞时更大(P<0.086)。结论:微波固化和手术切除治疗实验性肝癌后,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再接种癌细胞生长,其中微波固化的作用强于手术切除。
郑云163.net吕明德陈俊伟李锦清张亚奇
关键词:肝肿瘤复发
超声引导肝癌消融治疗
<正>超声引导肝癌穿刺消融治疗和无水酒精等注射疗法相比,能够更确切可靠地毁灭肿瘤组织,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现在消融疗法的主流是微波(MCT)和射频(RF)技术,两者均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前者主要在日本和我国开...
吕明德谢晓燕陈俊伟申权殷晓煜黄蓓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1997年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器官移植术后的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有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本文探讨了频谱多勒、彩色谱勒血流显像和近年来出现的彩色多普勒能 显像技术在肝脏和肾脏移植术后监测中的价值以及我们建立的CDE定量方法的初步应用。
吕明德陈俊伟
关键词:器官移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