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立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廊坊市科技局课题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气象
  • 4篇气象条件
  • 3篇暴雨
  • 2篇地气
  • 2篇地气耦合
  • 2篇地温
  • 2篇浓雾
  • 2篇气候
  • 2篇热岛效应
  • 2篇落区预报
  • 2篇环流
  • 2篇暴雨落区
  • 2篇城市热岛
  • 2篇城市热岛效应
  • 1篇大雾
  • 1篇地面温度
  • 1篇地气系统
  • 1篇预报预警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环境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石家庄市气象...

作者

  • 15篇郭立平
  • 3篇王清川
  • 2篇乔林
  • 2篇张文煜
  • 2篇汤懋苍
  • 2篇张翠华
  • 2篇李成才
  • 2篇张素云
  • 2篇王旭光
  • 2篇黄浩杰
  • 1篇石茗化
  • 1篇杨德保
  • 1篇刘艳杰
  • 1篇杜海涛

传媒

  • 3篇干旱气象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水科学与工程...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廊坊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52
2015年
利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廊坊市空气污染资料及逐小时风向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等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廊坊市该期间发生的17次连续3d及以上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7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1~3月和11—12月,1月最多,最长连续时间长达7d;(2)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首要污染物主要是细颗粒物PM2.5;有高污染浓度持续日和高污染浓度间断分布日2种情况,平均浓度分别达到314μg/m3和193μG/m3,高污染浓度持续日的比例达60%;(3)500hPa高空廊坊市处于高压脊前西北偏西气流中,地面分别位于弱高气压场区及低压场(倒槽)区是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最主要的2类配置类型,后者是6级空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控制形势;(4)连续重污染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是:廊坊市地面风向为西南风至偏西风或者为偏东风至东南风,风力≤2级;2—3月|△P3|≤3.0hPa,其余月|△P3|≤2.0hPa;相对湿度在40%-95%之间;日降水量G0.6mm,近地层有逆温层存在,平均高度900hPa以下,厚度≥10hPa,逆温层强度≥1℃;(5)当廊坊市地面处于低压场(倒槽)控制下,逆温层高度在925hPa以下、厚度320hPa及逆温层强度33℃,有利于严重污染天气的形成,若同时廊坊市地面风向为东北风至偏东风、风力为1级,相对湿度350%,则有利于高污染浓度持续日的形成和发展;(6)2014年2月11~15日河北省区域性空气重污染的演变状态及利用美国NOAA的Hysplit-4模式计算得到的空气质点的后向轨迹表明,燕山、太行山山脉的阻挡以及河北省和周边重污染区域分布导致的污染物区域输送是廊坊市连续重污染天气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郭立平乔林石茗化王旭光
关键词:气象条件
河北省廊坊地区暴雨的地气耦合精细化落区预报方法研究
本文利用1971-2011年间廊坊地区暴雨资料、MICAPS资料、中央气象台历史高空、地面天气图、1981-2011年间发生在我国及周边地区4级以上地震资料、廊坊地区地表0厘米、地下10厘米、地下20厘米日平均地温资料和...
郭立平
关键词:暴雨地气系统地气耦合
文献传递
廊坊市雾的气象条件及预报预警技术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1971-2000年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雾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冀中东部地区雾资料及国家气象中心历史高空数据、MICAPS数据,归纳了廊坊市雾及浓雾的气候特征,计算、分析了廊坊市雾及浓雾的气象条件与预报流程。结果表明:雾及浓雾是廊坊市秋冬季节最频繁的一类灾害性天气,浓雾越浓,灾害性影响特征越显著;在利于雾及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地面偏南偏东的微风小于等于3 m.s^-1、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0%、6 h气压差绝对值小于等于3.0 hPa及大气层结稳定,尤其1000-925 hPa存在明显逆温层是廊坊市雾及浓雾预报预警的重要参考指标;利用VB等计算机语言实现雾及浓雾的自动化初步识别;进一步探讨了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雾及浓雾的预报预警发布技术,为廊坊市雾及浓雾的预报预警及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立平刘玉景王清川
关键词:浓雾气象条件预报预警
地气要素结合的廊坊地区暴雨落区预报方法被引量:5
2014年
从地气耦合的观点出发,利用1980-2009年冀中廊坊地区暴雨资料、MICAPS资料、地面0 cm、地下10 cm和20 cm地温资料,以及气温、水汽压和气压等地面气象要素资料,详细分析了廊坊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地气要素分布、变化特征、配置关系以及暴雨落点预报等问题。结果表明:(1)廊坊地区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单点暴雨、局部暴雨是该地区暴雨最突出的特征之一;(2)每一次暴雨过程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气耦合相互作用过程,大范围强暴雨通常还有在热带海洋上生成,携带大量水汽登陆北上的热带气旋等含有水圈贡献的参与影响;(3)地面0 cm、地下10 cm和20 cm日平均温度分别在25,24和23℃以上的时段与暴雨的发生时段有较好的一致性;(4)地气要素的分布、变化与配置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地气要素高点对暴雨落点有重要的预报指示意义;(5)在识别暴雨天气影响系统的基础上,从地气耦合的观点出发,充分考虑地气要素的分布与配置特征,叠加互补各地气要素高点对暴雨落点预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郭立平汤懋苍杨德保
关键词:暴雨地气耦合
近50年石家庄地面温度变化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石家庄地区5个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地面温度、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总云量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地区地面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变化特征以及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和总云量对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最高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冬季波动幅度明显偏大;地面最低温度波动幅度较小,其中夏季波动幅度明显偏大;地面最高温度夏、秋季降温趋势显著;地面最低温度各季节增温趋势显著;地面最高温度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互为正相关,与总云量互为负相关;地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和总云量互为正相关,与风速、日照时数互为负相关;最高气温对地面最高温度的正相关性最强,风速最弱;总云量对地面最高温度的负相关性在夏、冬季较强;最低气温对地面最低温度的正相关性最强,总云量最弱;风速对地面最低温度的负相关性在春、秋季较强,日照时数在秋、冬季较强。
张翠华张文煜郭立平
关键词:地面温度气候因子
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被引量:18
2009年
利用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廊坊市区域加密自动站逐时气温资料,采用城、郊气温对比法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对廊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廊坊城市热岛强度夜间大于白天,但变化幅度白天大于夜间;在四季不同时段存在"城市冷岛"现象。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强度及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晴朗无风时城市平均热岛强度最大,平均强度为1.25℃,阴雨气象条件下城市平均热岛强度最小,平均强度仅为0.10℃。
王清川郭立平张绍恢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气象条件
河北廊坊“恒温”天气特征及其可预报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河北省廊坊市气象观测站2000-2014年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倾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法,在分析廊坊"恒温"天气的天气气候、大气环流形势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恒温"天气的可预报性,并通过一个"恒温"天气预报个例对其可预报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廊坊"恒温"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季,以阴沉(日照时数〈1 h)、有雾或雨雪天气、小风(地面风力等级为1-2级)以及偏东风或西南风为主要气象环境背景;"恒温"天气产生时,尽管各气象要素条件特征显著,但发生比例仅为1.5%-13%,其中地面风力等级为1-2级气象条件下最低,在阴天伴雨或雪的气象条件下相对最高;当廊坊市500 hPa上空为西南、偏西气流控制,地面处于辐合场、高压场底部和高压场后部时最利于"恒温"天气产生;依据"恒温"天气产生的各类气象条件,将大气环流形势场与各气象要素条件进行匹配筛选,可明显降低"恒温"天气的极端性分布,对其进行准确预报成为可能。
郭立平乔林李成才周玉都
关键词:可预报性
河北省廊坊地区暴雨预报的地气学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1981 2011年发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4级以上地震资料和廊坊地区降水资料,首先分析了落在廊坊地区境内的地震"拍涡"和河北省境内4级以上地震引发的"震源涡"对廊坊地区降水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统计分析了由于地热涡产生和活动引起的地温场分布、变化与暴雨天气产生和落区分布关系,最后对2011年廊坊地区降水与暴雨个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由4级以上地震引发的落在廊坊地区境内的地震"拍涡"及河北省境内4级以上地震相伴的"震源涡"可导致廊坊地区降水异常和偏多;一年中由于地震频发落在廊坊地区境内形成的多个地震"拍涡",其存在可以导致廊坊地区数月降水的异常和偏多。从地气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廊坊地区多雨和暴雨的主要地气系统是地震"拍涡"和"震源涡"。通过对2011年廊坊地区降水及暴雨个例的分析表明,掌握地下中强震活动信息,充分利用地热涡形成引起的地温场变化以及地热涡最强点("超能值")的分布,结合天气影响系统的诱发,对暴雨及其落区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报参考价值。
郭立平汤懋苍刘艳杰
关键词:强震暴雨落区预报
冀中滨海平原大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被引量:22
2007年
利用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1971—2000年9个观测站大雾资料,对该区域大雾、浓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大雾尤其浓雾是冀中滨海平原区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2)大雾、浓雾除具有低能见度外,其连续性、持续性和大范围同日出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灾害性影响的特征;(3)自1990年以来,年平均大雾日的变化有明显加剧的现象,相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浓雾日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影响大雾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浓雾日数的增加还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等因素有关。
郭立平张素云
关键词:大雾浓雾
廊坊市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廊坊市1964~2003年间气候、水资源等相关资料,分析了廊坊市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特征。随年代变化,廊坊市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变化趋势,使得生态环境表现出水资源短缺、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脆弱性增强的特征,危机加重。尤其自1997年以来,廊坊市在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枯水、平水年份连年出现,加剧了人类破坏水资源环境的强度。加强节水意识、修建合理蓄水设施、高效利用汛期自然降水、扩大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是保护水资源环境和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郭立平畅金元张素云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