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毅明

作品数:300 被引量:1,036H指数:15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05篇交通运输工程
  • 96篇机械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6篇汽车
  • 46篇公路
  • 37篇车辆
  • 33篇驾驶
  • 28篇仿真
  • 16篇山区公路
  • 16篇路段
  • 16篇交通工程
  • 16篇发动机
  • 15篇道路交通
  • 15篇交通安全
  • 13篇制动
  • 13篇高速公路
  • 11篇通事
  • 11篇交通事故
  • 10篇行车
  • 10篇线形
  • 9篇燃油
  • 9篇车辆工程
  • 7篇图像

机构

  • 265篇重庆交通大学
  • 3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1篇重庆交通学院
  • 14篇中铁二院工程...
  • 9篇重庆大学
  • 5篇长安大学
  • 2篇河南交通职业...
  • 2篇福建船政交通...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重庆交通科研...
  • 2篇国家客车质量...
  • 2篇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汽车工程...
  • 2篇中国汽车工程...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98篇邵毅明
  • 51篇徐进
  • 29篇彭金栓
  • 18篇邓天民
  • 16篇束海波
  • 15篇彭其渊
  • 14篇陈坚
  • 11篇何义团
  • 11篇田茂盛
  • 11篇罗庆
  • 10篇杨奎
  • 10篇王志洪
  • 9篇李本旺
  • 9篇罗骁
  • 9篇于志刚
  • 7篇徐进
  • 7篇徐磊
  • 7篇汪旭
  • 6篇敖谷昌
  • 6篇陈薇

传媒

  • 21篇重庆交通大学...
  • 20篇公路与汽运
  • 11篇重庆交通学院...
  • 1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1篇重庆理工大学...
  • 8篇中国公路学报
  • 8篇北京汽车
  • 8篇交通运输系统...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山东交通学院...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汽车工程学报
  • 4篇2004海峡...
  • 3篇汽车工程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交通标准化
  • 3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26篇2020
  • 24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20篇2015
  • 31篇2014
  • 25篇2013
  • 14篇2012
  • 11篇2011
  • 17篇2010
  • 17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3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交通冲突比率的交叉口安全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在介绍和分析交通冲突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基于交通冲突比率的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实际运用于交叉口安全评价,有助于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交通冲突状况的安全措施,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更有效、更适用的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
彭金栓邵毅明
关键词:交叉口安全评价交通冲突诱因
复杂光照条件下的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被引量:19
2019年
针对现有主流检测算法在低光照或光照条件强烈变化情况下对交通标志检测精度不足、漏检现象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基于图像关键点统计变换(MCT)特征的Adaboost集成算法,以降低样本图像对光照变化的敏感性,通过对图像关键点进行提取并建立弱分类器,增强噪声和部分遮挡情况下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采用多尺度特征融合算法实现交通标志的分类识别。选用德国交通标志数据集(GTSDB、GTSRB)和自建数据集对所提算法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三类数据集中本文算法均具有最佳检测率与识别率,对于低光照条件下的交通标志图像,本文算法的检测精确率为94.96%,在复杂光照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屈治华邵毅明邓天民朱杰宋晓华
关键词:图像处理交通标志牌ADABOOST算法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的自主车辆避障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在无人驾驶车辆安全避障控制过程中,由于被控对象的非线性特性,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难以保证车辆避障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以车辆二自由度运动学模型为基础,在已有感知障碍物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结合障碍物虚拟边界约束及车辆控制变量约束,设计了以节气门开度和方向盘转角为控制变量的线性时不变控制器,并在Simulink环境下与基于传统模型预测避障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模型预测控制,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能提高车辆避障安全性及舒适性。
胡广雪邵毅明万远航钟颖
关键词:无人驾驶
道路交通信息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字图像处理及交通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检测精度较高的道路交通信息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其中道路交通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道路交通现场的视频图像;图像检测模块,接收所述图像获取模块获取的视频图像与...
邓天民于勇邵毅明杨磊
文献传递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透析被引量:11
2010年
从系统角度探讨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对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的5要素理论,明确了交通安全管理的功能结构;引入系统工程学的相关概念,如有向图、邻接矩阵和线性规划模型等,对系统要素间的耦合逻辑及系统目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热力学熵的概念,探讨了道路交通系统的稳定特性。结果表明: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环境以及安全管理等要素组成的动态性开放系统,其安全性取决于系统内单一要素安全水平以及多因素间的耦合品质;交通安全管理是道路交通系统的核心要素,决定了系统的运行规则及运行品质;必须不断向系统输入负熵流(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使系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
彭金栓付锐邵毅明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安全安全管理稳定性
气门重叠角对HCNG发动机回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某高压缩比HCNG发动机的回火特性,进行了发动机回火工况台架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建立HCNG发动机三维仿真模型,对不同气门重叠角下的回火性能进行仿真计算。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压缩比越高,发动机越容易回火;其他条件不变,较小的点火提前角容易引起回火;原机气门重叠角较大,压缩比提高,导致进气口富氢新鲜充量受热,这是造成回火的重要原因;随着气门重叠角的减小,发动机功率以及最高燃烧压力降低,当气门重叠角为0°时,可有效避免回火。
周磊何义团袁俊勇邵毅明
关键词:氢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回火仿真
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在ADAMSV/iew中建立了样车的多体仿真模型,并根据汽车中各部件之间的实际运动情况及研究需要,在部件之间加上理想的约束副和必要的作用力。通过改变模型的主要结构参数,研究其与前轮定位参数、左右转向轮附加转角变化之间的关系。仿真分析的结果说明了在汽车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因素对汽车在制动转向时转向轮附加转角大小的影响。
徐进万垂红邵毅明周均
关键词:前轮定位结构参数仿真操纵稳定性
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揭示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本试验重点研究了生物柴油在不同掺混比下的喷射与雾化性能。试验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径检测仪分别测试了在燃油喷束200mm、300mm、400mm和500mm处的燃油喷雾索特直径(SMD)和粒径累积体积分布情况,同时还利用喷纸试验法对B0、B10、B20、B50和B100燃油喷束的喷雾锥角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混合燃料的喷雾锥角逐渐减小,但燃油喷雾索特直径呈逐步增大的趋势。另外试验还发现,喷射燃油粒径累积体积分布随掺混比的增大向较大粒径方向移动,这表明燃油喷雾中大粒径液滴数量增多,燃油喷雾质量变差。
束海波田茂盛邵毅明韩东鑫
关键词:生物柴油喷雾特性
车辆在途监控管理方法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本方案中的车辆在途监控管理方法,包括,预先设定在信息管理终端内的离线预警数据,离线预警数据包括线路数据采集以及线路数据编辑,其中,线路数据采集用于采集预警的位置的信息,线路数据编辑用于线路数据加工;车载终...
束海波蔡春丽戴刚邵毅明
文献传递
基于轨迹-速度耦合策略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决策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提供复杂道路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目标速度,提出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速度决策算法:首先决策出前视断面的轨迹点,算出每个点位的轨迹曲率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然后从时间最省、驾驶最舒适、定速巡航以及混合模式中选择其一作为决策目标;在速度界限以及纵向/侧向舒适性约束下进行滚动时域优化,决策出前视断面上的期望速度值,随着车辆的行驶前视断面依次向前滚动,最终得到沿行驶距离变化的速度曲线.用复杂山区道路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以2条公路和1条赛道作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通过组合不同的轨迹决策目标和速度决策目标,能够得到多种驾驶模式的速度曲线,进而模拟出多种实际驾驶行为;(2)由于前视轨迹是在通道边界内生成,弯道半径、转角、回旋线、路宽、偏转方向等用于确定通道边界的道路变量,都会改变轨迹特性进而影响行驶速度,因此,本文算法能够适应复杂的道路几何条件.
徐进赵军罗庆邵毅明
关键词:智能驾驶驾驶行为驾驶员模型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