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杨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4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文艺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3篇教育
  • 2篇战时
  • 2篇群众文艺
  • 2篇汪曾祺
  • 2篇汪曾祺小说
  • 2篇文艺工作
  • 2篇文艺工作者
  • 2篇路翎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叙事
  • 1篇喧哗
  • 1篇学科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史
  • 1篇艺术史研究

机构

  • 14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4篇路杨
  • 2篇杨天舒
  • 2篇刘震
  • 1篇程凯

传媒

  • 2篇文艺研究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中国民族教育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太原大学教育...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东方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剖时代的“病”与“梦”
2020年
即使是与20世纪80年代那个文学与批评的神话年代相比,今天的文学批评也不可谓不繁荣。然而比之于80年代纷纭的价值立场下的众声喧哗,经过了逐步稳定分化的90年代,如今的文学研究和批评界的总体生态是学院化与体制化的。因而对于年轻一代的研究者而言,今天的批评实践或许少了几分目标明确、一往无前的激情。
路杨
关键词:价值立场文学批评众声喧哗体制化神话
从创作者到工作者: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主体转换被引量:4
2020年
解放区知识分子创作主体的改造问题,涉及文艺创作者的情感结构、认知方式、身份定位与工作方式的转换.从文艺整风到下乡运动,伴随文艺培养方式的不断调整,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经过了从"小鲁艺"到"大鲁艺"、从"创作者"到"工作者",以及从"战地宣传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工作者"的一系列主体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文艺创作主体、经验形态、创作方式以及新的形式感也将逐步生成.辨析这一主体转换的内在逻辑,现代知识分子与新的文艺实践进入中国农村现实的具体性与复杂性才有可能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路杨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
“创作劳动”如何可能?——20世纪50年代工人文艺运动的限度问题被引量:3
2020年
1949年后,工人文艺运动以上海、天津、鞍山等工业城市为主要阵地,旨在以"群众文艺"的方式树立新的劳动主体与文化主体。在文艺工作者的教育、引导和组织下,工人文艺活动被组织在生产过程的内部,力图构造一种打破体力与脑力劳动分工的象征秩序,同时又不对生产造成妨害,由此带来闲暇与劳动、文艺与生产之间的悖论关系。尤其在工人写作运动中,对"工人业余作者"的培养反而催生出"当作家"的专业化憧憬,生产出新的脑体分工的趋势。"群众文艺"的构想原本旨在打破现代市民社会的劳动分工,创造生产者自身的文化,从而完成主体性革命与文化领导权的争夺。然而劳动与闲暇的悖论、业余性与专业化的冲突,使"生产劳动"与"创作劳动"无法被完全整合到一种文艺生产机制中去,显示出这一文化政治构想的限度与危机。
路杨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
不见惊人事,满纸故园情——论汪曾祺小说的叙述对象被引量:1
2008年
汪曾祺的小说,背景满溢而情节不多,但事实上正是由此,风俗、民情和人物共同构成了其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他以"生活图景"作为小说真正的叙述对象,用人物再现的方式使各篇小说之间紧密相连成为一幅完整的连环画卷,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以及一般"风俗画小说"的独特姿态。
路杨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生活图景
赓续红色基因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2021年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以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己任,有着非常鲜明的办学特色。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始终将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思考与实践探索方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20世纪中国革命与文学"两条教育主线.
杨天舒刘震路杨
关键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办学特色
情感实践、主体转换与社会重造--情感政治视野下的解放区文艺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近年来,在哲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发生的"情感转向",使情感问题成为热点。伴随着新革命史研究对情感史的关注,以及文学、艺术学研究对"革命与抒情"二元框架的反思,情感政治视野的生成也为解放区文艺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为此,本刊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组织相关学者以"情感政治视野下的解放区文艺研究"为主题,举办了第二期跨学科论坛,讨论涉及解放区文艺的研究视野、文艺工作者的情感改造、乡村基层社会的情感模式、革命图像中的情感认同、创作主体的情感差异等问题。最终文稿由路杨整理。
路杨孙晓忠程凯周邓燕
关键词:情感认同艺术史研究政治视野情感模式艺术学研究
劳者如何“歌其事”——论解放区群众文艺的生产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1944年,从“秧歌下乡”到“乡下秧歌”,解放区文艺实践开始有意识地发掘与激活农民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在刘志仁、杜芝栋这样的“群众艺术家”那里,文艺活动根植于本乡本土的劳动生活内部,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以“《穷人乐》方向”为代表,乡村戏剧从生活实感中发现形式,提供了一种可参与的文艺生产空间,以农民的自我教育与共同成长演示出一种民主生活的雏形。本文围绕解放区的新秧歌与乡村戏剧实践,考察乡村文艺组织的在地性与“文艺创作者/劳动者”身份的统一,将文艺实践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构造一种劳动、生活与政治相联动的一体化图景。而在战争局势与现实结构的复杂变动中,这一理想性的群众文艺机制也将显现出其问题与限度。
路杨
关键词:群众文艺社会教育
经验、情理与真实--再论古元延安木刻的风格“转变”被引量:2
2021年
关于古元延安木刻的风格“转变”问题,研究界多强调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影响及艺术家对群众观点、民间形式的采纳。在这类断裂叙事之外,更值得探究的是古元在这一“转变”背后未曾中断的形式机制,及其在新内容与旧形式之间细腻的、富于创造性的形式改造路径。古元的形式探索真正关切的是,如何构造出富于情感性的艺术“细节”与有条件的“真实”,从根本上贴近农民的生活经验、情理结构与身心感觉。但从1945年关于新年画神像格式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可以见出,古元在新生活与旧形式之间开掘出的这一经验与情理上的关联机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有效的推广。这既是古元这一时期形式探索的超前之处,也是延安木刻在寻找“民族形式”过程中长久面临的困境所在。
路杨
“斗争”与“劳动”:土改叙事中的“翻心”难题被引量:10
2019年
"翻心"作为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土改运动中的工作重心与创作主题,触及的是经济"翻身"背后的政治"翻身"与农民革命主体性的问题。以边区群众文艺运动作为经验基础与组织形式,土改文艺工作构建出了一种有机的教化关系与"诉苦-翻身-斗争"想象,但也暗含了某种"去主体"的危机。丁玲、赵树理的写作直面运动中的激进化问题,写出了"变天思想"与小农经济下的利益观念和实际理性的难以翻新。这揭示出"斗争"或"革命"其实是与"劳动"或"生产"相对立的实践方式,存在价值与伦理层面的根本差别,涉及脱离了土地和劳动的翻身者如何建立主体性的问题。对此,赵树理和欧阳山的小说虚构了一种以不脱离土地和劳动为依托、能够对政党实践保持独立判断的农民主体形象。这些写作在土改政策、工作经验与现实结构之间的互文与重构,不仅折射出革命理念受到的现实制约与革命史的复杂光谱,且能从中拣取与构建出具有生产性的价值形态与现实策略,也显示出文艺可能为革命提供的现实感与主体感所在。
路杨
关键词:土改运动群众文艺
中文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教育部从2017年起展开新一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高校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尤其加大了人文社科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支持力度,为基础人文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较大空间。
杨天舒刘震路杨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实践育人教育信息化中文学科教学资源高校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