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利平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渗透率
  • 2篇动压力
  • 2篇压力梯度
  • 2篇油田
  • 2篇射孔
  • 2篇渗流
  • 2篇启动压力梯度
  • 2篇相对渗透率
  • 2篇流变性
  • 2篇轮南油田
  • 2篇防砂
  • 2篇超稠油
  • 2篇稠油
  • 2篇出砂
  • 1篇导爆索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物性
  • 1篇岩石应力
  • 1篇岩心
  • 1篇异常高压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蒋利平
  • 6篇杨胜来
  • 2篇王小强
  • 1篇邓作庆
  • 1篇胡学军
  • 1篇刘长喜
  • 1篇汪德刚
  • 1篇王健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轮南油田周期注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轮南油田地质特点,设计了全尺寸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进行了周期注水的室内高压物理模拟实验,对周期注水开发效果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周期注水采收率提高幅度为0.88%~1.02%,且注水效果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变差。
王健杨胜来蒋利平
关键词:轮南油田周期注水物理模拟实验
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应力敏感性实验与模型研究被引量:35
2005年
为了搞清异常高压气藏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特性,通过克拉 2 气田的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得到了不同物性岩样的渗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以地面条件下空气渗透率为基准的不同有效覆压下渗透率的模型———幂函数模型,获得该气藏岩石空气渗透率与应力敏感性系数的关系式。该模型简单实用,其中应力敏感性系数的大小与岩石物性有关;该关系式克服了前人根据岩石物性范围分组表示岩石应力敏感性而导致不连续的缺点。实测结果还表明:克拉2气藏岩样应力敏感性高于大庆油田气藏的岩样,具有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
杨胜来王小强汪德刚蒋利平
关键词:异常高压气藏应力敏感性岩石应力空气渗透率岩石物性克拉2气田
温度对亲水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相对渗透率是描述油藏多孔介质中多相流动的重要参数,而束缚水饱和度是影响、控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一个关键因素。通常,相对渗透率是在室温下测定的,高温相对渗透率实验用的岩心偏向于亲油。针对轮南油田油藏温度高的特点,分别应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了温度升高对亲水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及其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影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亲水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其相对渗透率曲线向左移;亲油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胡学军杨胜来蒋利平王小强
关键词: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束缚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水岩轮南油田
一种射孔防砂装置
一种射孔防砂装置,它包括有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壳,在外壳封闭端中央外侧设有起爆点,该外壳所围设的容置空间内设有药罩,药罩与外壳封闭端围设而成的那部分容置空间内设有主炸药,外壳外侧设置起爆点的部位开设有通孔并设有引爆...
杨胜来蒋利平
文献传递
超稠油流变性及渗流机理研究
开发超稠油对于解决石油资源短缺具有重大意义,但此类油藏开发难度大,研究相对滞后,搞清超稠油流体物性特别是流变性及其在油层中的渗流规律,对于合理开发此类油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超...
蒋利平
关键词:超稠油开发启动压力梯度相对渗透率渗流机理
射孔-防砂联作防砂效果室内模拟与测试被引量:1
2005年
通过测试,岩心靶防砂填充层的孔隙度达39.15%、油测渗透率为46.55μm2,说明防砂填充层的渗透性很好,能够满足油井高产要求。采用地面模拟装置、选择不同粒径的砂样进行防砂实验得出,140-200m砂样最大出砂浓度为0.07278%,更细的砂粒不出砂。此结果表明,对大粒径的防砂效果好。
杨胜来蒋利平刘长喜邓作庆
关键词:防砂效果联作射孔大粒径出砂
克拉玛依九_7区超稠油流变性及渗流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齐古组超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应用常规热采工艺开采效果差等问题,实测了原油的流变性,分析了屈服压力、温度以及油管尺寸对井筒流动启动压差的影响,并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实测了不同温度下的渗流能力及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结果表明:超稠油地层渗流以及井筒流动能力均对温度十分敏感。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开采超稠油应尽量提高地层及井筒温度。
杨胜来蒋利平
关键词:超稠油流变性渗流特性启动压力梯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