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景智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教育
  • 7篇高等教育
  • 2篇知识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品格
  • 2篇社会
  • 2篇品格
  • 2篇文品
  • 1篇德性
  • 1篇德育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思维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理念
  • 1篇艺术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反思
  • 1篇知识创新

机构

  • 1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11篇段景智
  • 6篇姜守厚
  • 2篇宋金启
  • 2篇刘宏民
  • 1篇陈晶璞
  • 1篇李景春
  • 1篇张玉莲
  • 1篇许永锋
  • 1篇朱代春

传媒

  • 5篇教学研究
  • 4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清华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前瞻功能被引量:3
2000年
段景智姜守厚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学
建构中国大学的现代学术理念被引量:2
2006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是中国大学“革命性”变革。随着变革和传统大学量变的终止,现代大学新质要求学术理念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维系统和调整、确认学术性质、功能,进而带动高等教育走进一个全新的发展过程。
段景智刘宏民
关键词:革命性变革
教育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哲学反思
2003年
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向我们提出了重视事物间联系的命题。从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矛盾性入 手,把握本质、分析矛盾关系并正确引导,才能从根本上促使矛盾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方面转化。
刘宏民朱代春段景智
关键词:教育管理哲学矛盾性人事分配制度
简论人文品格
1998年
一、人文品格的提出在人文素质研究中,理论界许多同志认为是人文知识转化成人文精神的。他们把转化过程用道家(老子)话表述成从“为学”转化成“为道”。转化本身证明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在人文素质内部的本质联系,设若丢掉其一,人文素质便不是一个整体。因此,人文...
段景智姜守厚
关键词:人文品格人文素质高等教育
试论知识创新被引量:1
1999年
知识经济要求高等教育进行知识创新。我们认为,这种要求包括科学技术行为和教育思想两个方面。试谈一下我们的粗浅认识。一、我们对知识创新内涵的认识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理性认识的总和。这种认识是依据概念来传承的(定理、定律、公式不过是概念的变形或解释)。概...
段景智姜守厚
关键词:知识创新高等教育教育观念
试论能力形成的逻辑过程被引量:3
2004年
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个体的经验,经验的逻辑过程,是个体形成品格品位和能力层次的基本依据。这一切都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果。高等教育若强调培养人才能力,就必须研究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强化社会实践过程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责任感,使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引导社会发展的各种教育环节得以延伸。
段景智宋金启
关键词:逻辑关系高等教育社会实践
试论知识和知识内化被引量:6
2002年
学科知识是以学科思维为形式,而以释放不同能量为内容的主客观实践过程的形成物:教育把学科思维转化为个体思维,使知识内化为个体品格。知识内化的本质是人类自我的重塑和对自然力的再创造。
段景智宋金启陈晶璞
关键词:知识内化学科思维个体思维高等教育
重视教育思想的讨论 推动教学改革
1998年
对教育思想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先导性作用谈了自己的体会。对教育思想讨论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姜守厚段景智张玉莲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
学生的德性当真能“由内而外地生成”吗?——对檀传宝教授“新性善论”的质疑被引量:6
2002年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近几年提出了'新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由先天善性构成的,因而学生的德性是'由内而外地生成'的.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檀教授在回答孙喜亭教授的批评时提出两个理论根据:一是人的'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的遗传'是先天善性的存在根据;二是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相关的原理证明'人性本善'的命题是对的(以上详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檀文).难道'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能证明'人性本善'命题的正确性吗?
段景智许永锋李景春
关键词:德性德育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外部因素
2001年
分析国际国内高教改革诸因素,目的在于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其趋势。
段景智姜守厚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民族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