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玉水

作品数:33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12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美学
  • 7篇审美
  • 5篇文艺
  • 4篇认知神经
  • 4篇认知神经科学
  • 4篇文艺理论
  • 4篇美学研究
  • 3篇主义
  • 3篇文艺思想
  • 3篇话语
  • 2篇当代美学
  • 2篇语言
  • 2篇中国美学
  • 2篇中国式现代化
  • 2篇中国式现代化...
  • 2篇中国文艺
  • 2篇中华性
  • 2篇审美认知
  • 2篇审美现代性
  • 2篇诗歌

机构

  • 31篇吉林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1篇梁玉水
  • 3篇李志宏
  • 1篇张蕊
  • 1篇赵耀

传媒

  • 3篇文艺争鸣
  • 3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佳木斯大学社...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黑河学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认知美学的理论范型、思想履历及未来方向被引量:1
2016年
认知美学作为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一个理论范型,有其生成的必然性。它是脑科学研究的进展、美学理论的积淀、现实研究的困局、人文社会科学新成果的启示,以及学者独特研究个性等多方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从认知美学理论范型的确立、思想资源的回溯、未来图景的展望等诸方面对其进行身份"定位",阐明其理论的合理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深化美学界对这一理论范型的把握及对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解。
梁玉水
关键词:思想史问题域
转向与面向——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动向——评《认知美学原理》被引量:1
2011年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应该结合自然科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坚持科学化方向,重新面向审美经验问题的研究,对"审美认知机理"进行探索和揭示,切实地推动"审美认知"转向的生成。《认知美学原理》体现了这种研究动向。
梁玉水
关键词:审美认知认知神经科学
论感觉的诗化:关于诗的一种解释
2004年
通过对以诗想象为中心的诗意关系发生学的研究来重新认识诗。指出诗存在,并发生地存在着。由于民族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人的心理中先验地存在着某种对于诗的认知结构。诗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诗的认知结构中,由诗想象而使人在心理上体认诗的模式,进而使感觉在这种体认关系中被诗化,而诗就在这种关系和过程中产生。
梁玉水
关键词:诗歌理论民族文化美学
体“妙”与析“美”——中西方审美精神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体妙"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命题,建基于中国古典文化所源生的"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在世结构"。而西方美学以"美"为核心范畴,欲求"美"之真,故重在"析美",以数理化的、科学化的方式探究美之数理本质和形式特征,这种美学精神缘于西方文化"天人二分"、"主客对立"的"在世结构"。
梁玉水
关键词:中西
如何理解当代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对《认知美学原理》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辨析被引量:2
2011年
当前,世界美学研究的科学化方向日益凸显,一方面,认知神经科学需要探索审美认知的机制;一方面,美学要面对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审美知觉的内理。这两个学科的融合,使得今天的美学必然发生审美认知研究转向。但是,由于美学研究中的传统力量和思维习惯,以及对科学的一种人文性偏见,使得这种"认知科学与美学"的研究还有待从思想层面上予以澄清。
梁玉水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审美认知
“审美认知模式”理论探究——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域的当代美学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较为自觉的“科学化’研究潮流,即将“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与“美学”(Aes—thetics)这两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期达成美学研究的“自然化”(Naturalized)“具身化”(Em—bodied)、“科学化”“实验化”“数量化”“模型化”,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趋势”“跨学科特点”日趋明显。
梁玉水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美学研究视域审美
现象学的方法,存在主义的主题——读梭罗《瓦尔登湖》的一种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梭罗在《瓦尔登湖》这一作品中,以朴素而精美的文采、深刻而富有洞见的思想描绘,揭示出了现代性社会中人的非存在的存在、非生活的生活及其异化形象。作者对现代性社会中人的存在形象的揭示,在方法论或者叙述策略上,是现象学的,在主题上,又是富有深刻的存在主义意味的。梭罗通过自己本真性的、始源性意义的生活实验、生存实践,以诗意体验的艺术身份进入了存在之澄明领域,以对人及其生活进行的现象学的文学性描写,切近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哲学性描述,以文学与哲学的不同方式,但却表达着共同的时代主题。
梁玉水
关键词:梭罗现象学存在主义
“中华性”话语型与中国文艺理论建构被引量:2
2020年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时代命题和历史任务。在世界现代性整体背景下,在中国现代性总体进程中理解中国文艺理论的古典之途与现代之路、中学西学之体用、民族性与世界性、审美性与政治性等"话语纠缠"及其"中华性"话语型诉求,探究其演进路径及历史与思想语境,我们才能更加科学、深入、全面地理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紧迫性、内在必然性,进而在新文明理念及其形态下融汇中外、贯通古今,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性是我们的文化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着根本的历史视野、思想指南和辩证方法。
梁玉水李志宏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文艺理论失语症中华性
“文化中国”命题小议被引量:1
2020年
"文化中国"如今从海外的文化守望,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和实践方略。"文化中国"命题的内涵是丰富的、多义的,其最突出的命题意义在于,它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和前提,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中,突破"中国文化"的文化地理属性和国别属性,将中国作为一种文化原理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现代性进程中更加自信地作为世界多元文化之一维,参与文化交流、文明对话。始终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理念,在中国现代性总体历史进程中看今天的"文化中国"命题,才能客观地、科学地把握这一命题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现实的、逻辑的关联。
梁玉水
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自信
后现代意味中的新“边城”意象与牧歌情怀——刘志宏电影剧本《让我听懂你的语言》
2004年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以下简称《让》)剧本写的是北京青年、经济硕士研究生张小岩受同学之邀,坐上去西双版纳的飞机,在飞机上巧遇傣族姑娘玉珠,从此与西双版纳结下了不解之缘。张小岩喜欢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傣族歌舞、傣家姑娘,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种气象,与此同时,张小岩针对西双版纳社会的焦点热点而撰写的旅游经济论文,在国际会议上获了奖,并在精神上融入了这个边陲世界。原始森林里,张小岩和玉珠为救助一头受伤的野母象朝夕相处,在遭遇贩卖珍稀动物案犯之中,他们的生命和爱情同时受到了考验。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吸到相知、最终真诚相爱,就整个情节叙事线索而言,诚如张小岩心中的歌:“想摘一片绿叶,想写一首小诗;告诉你,西双版纳总有忘归的感觉;哎,
梁玉水
关键词:女主人公牧歌语言自然风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