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东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旋毛虫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发育树
  • 2篇小鼠
  • 1篇地理株
  • 1篇幼虫
  • 1篇三苯双脒
  • 1篇分离株
  • 1篇分子鉴定
  • 1篇感染性
  • 1篇RRNA
  • 1篇不同地理株
  • 1篇成虫

机构

  • 4篇承德医学院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王丽娜
  • 4篇杨晓东
  • 4篇陈晓宁
  • 3篇高云
  • 2篇路国兵
  • 1篇刘丹
  • 1篇赵长祺
  • 1篇赵香菊
  • 1篇李丽娜
  • 1篇杜娈英
  • 1篇邴玉艳
  • 1篇赵蕾
  • 1篇姚云英

传媒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河南猪株旋毛虫分子鉴定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猪株旋毛虫18SrRNA基因同源性序列,对旋毛虫进行分子鉴定及分类。方法:收集旋毛虫成虫,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特异引物扩增获得18SrRNA基因片段,将此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河南猪株旋毛虫与亲缘关系较近虫株Trichinellanativa(AY487254.1)的同源性达99%。结论:河南猪株旋毛虫归属于T.nativa。
王丽娜路国兵杨晓东高云陈晓宁
关键词:旋毛虫系统发育树
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3个旋毛虫分离株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对感染3个分离株旋毛虫小鼠的疗效。方法将144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72只。A组小鼠再随机均分为12组,即河南分离株(以下简称河南株)、云南分离株(以下简称云南株)和黑龙江分离株(以下简称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各4组,每组小鼠各感染旋毛虫分离株幼虫200条/只,感染后5 d(即成虫期)分别顿服三苯双脒10、20和30mg/kg,同时设未服药对照组。B组的分组和感染同A组,感染后53 d(即幼虫成囊期)分别灌胃三苯双脒100、200和300mg/(kg.d),1次/d×7d。A组治疗后2d处死,计数小肠内成虫数。B组治疗后10d处死,剖取全部膈肌,经消化液消化后计数幼虫。计算各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结果A组中,河南株和云南株各治疗组平均虫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河南株3个治疗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9.0%、57.9%和86.0%,云南株的减虫率分别为34.9%、69.3%和92.2%,分别随服用三苯双脒剂量的增加,减虫率呈增高的趋势,其中30 mg/kg组各有2只鼠被治愈。黑龙江株10 mg/kg组的平均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2个剂量组平均虫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3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7.9%、57.4%和60.7%,亦随服用三苯双脒剂量的增加,减虫率呈增高的趋势。B组各治疗组小鼠的平均虫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河南株的减虫率分别为57.8%、75.4%和87.5%,云南株的分别为74.5%、92.4%和99.1%,黑龙江株的分别为50.5%、53.3%和61.6%。可见3个旋毛虫感染组均随服药剂量的增加,减虫率相应增高。30 mg/kg剂量组中,云南株的减虫率与河南株的和黑龙江株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3个地域分离株旋毛虫成虫和成囊期幼虫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云南株旋毛虫疗效更明显。
高云杨晓东王丽娜陈晓宁李丽娜赵香菊刘丹
关键词:三苯双脒旋毛虫成虫
不同地理株旋毛虫对小鼠感染性的实验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我国黑龙江、河南及云南省3个地理株旋毛虫对小鼠的感染性。方法取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用灌胃感染法分别建立黑龙江株、河南株和云南株旋毛虫动物感染模型,每只灌胃200条肌幼虫。取小鼠膈肌压片,镜下观察各株旋毛虫是否成囊,摸索成囊时间,同时计数膈肌虫荷;随机测量30个囊包的长和宽,计算囊包指数(长/宽);收集小鼠全身各部位肌肉中的幼虫,计算旋毛虫的繁殖力指数(RCI)。结果黑龙江株、河南株及云南株旋毛虫在昆明小鼠体内形成囊包的时间分别为53、40和40d;50mg小鼠膈肌虫荷数分别为(91.8±5.119)条/50mg、(301.8±14.839)条/50mg和(176.4±7.127)条/50mg;囊包指数分别为2.360±0.624、2.385±0.335和1.883±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I分别为66.20±1.569、293.84±3.855和154.80±3.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株旋毛虫对小鼠的感染性较黑龙江株和云南株强。
姚云英陈晓宁杨晓东赵长祺邴玉艳赵蕾杜娈英王丽娜
关键词: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感染性小鼠
河南猪株旋毛虫18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18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对河南猪株旋毛虫进行分子鉴定及分类。方法收集河南猪株旋毛虫成虫,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特异引物扩增获得18SrRNA基因片段。将此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PCR及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酶切片段大小分别为2 700和1 800bp,与预期值相符。根据18SrRNA碱基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河南猪株旋毛虫与虫株Trichinella nativa(AY487254.1)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为99.1%。结论河南猪株旋毛虫归属于T2。
王丽娜路国兵杨晓东高云陈晓宁
关键词:旋毛虫系统发育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