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作品数:98 被引量:4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机器人机构学的蛋白质多肽链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使用机器人机构学原理,基于蛋白质多肽链的性质和各原子的位置关系首次将肽键的扭转考虑在内,建立了考虑肽键扭转的蛋白质多肽链的机器人机构学模型。以二级结构中最常见的α螺旋为例进行了仿真,并对其一定的弹性变形进行了计算,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更为准确的表达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空间构象,能够准确定位多肽链中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且此模型在分析多肽链弹性体方面更具合理性。进一步拓展了蛋白质多肽链的机构学模型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武江勇 李立关键词:多肽链 机器人机构学 Α螺旋 基于深度学习的公路隧道裂缝检测 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是车辆安全畅通运行的保障,因此隧道质量的及时监控和检测尤为重要。许多隧道病害案例证实,衬砌裂缝是危害隧道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隧道环境复杂、光照昏暗、干扰较多,传统的裂缝检测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效、便捷、... 李立关键词:目标检测 图像处理 一种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支架内具有如下的齿轮传动副组合体:一十字轴式齿轮1相互正交的轮轴2和3后分别与两个关节支架的凸舌部4和5相联结;二小齿轮6和7分置于两个关节支架上并与十字轴式齿轮1啮合;所述二小齿轮上设... 陈礼顺 李立铁路钢轨打磨目标型面研究 被引量:34 2011年 提出一种基于轮轨接触界面法向间隙的钢轨踏面设计方法,寻找了重载线路上较小轮轨接触应力水平的钢轨打磨目标型面,为新铺设钢轨预打磨及预防性打磨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寻找了轨头的优化范围,在此范围内能保证轮对动态横移过程中,轮轨接触点附近最小法向间隙的钢轨轨头外形。针对重载线路轮轨伤损严重的问题,利用目前的方法对现有的60kg/m钢轨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对优化前后钢轨踏面与原车轮接触时静态接触性能及动态接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轮轨界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共形"接触特性,在不降低车轮其他动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轨踏面优化后的轮轨接触应力显著地降低,并且使左右轮轨磨耗程度趋于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轮轨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 崔大宾 李立 金学松 周亮节关键词:钢轨打磨 动力学 小半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廓形设计方法 被引量:5 2022年 为设计可提升列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的钢轨非对称打磨目标廓形,对中国现有CN60钢轨廓形进行了几何推导;以钢轨廓形几何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指标作为综合目标函数,考虑钢轨打磨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针对小半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廓形的多目标数值优化模型;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并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求解了优化模型;根据实际线路参数分析了优化后钢轨打磨廓形的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并验证了列车的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法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优化模型仅迭代了97次即可获得理想的钢轨打磨廓形;非对称打磨使内外钢轨具有差异性的打磨位置与打磨深度,将轮轨对中位置向轨道内侧移动了约10mm,且不会改变轮缘处的轮轨匹配特性,有效增大了轮对横移10mm范围内的轮对滚动圆半径差与轮轨接触角差,降低了列车在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轮对横移、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提高了转向架的横向稳定性和轮轨磨耗性能;虽然该打磨方式获得的钢轨廓形增大了轮轨接触应力,但并不会引起轮轨塑性变形。由此可见,该设计方法为提高列车的中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李立 彭敬康 崔大宾 雷鹏程关键词:车辆工程 车辆系统动力学 小半径曲线 多目标优化 新型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设计 提出一种应用于超冗余度机器人的新型二自由度关节设计方案。新型关节巧妙地将齿轮传动引入到十字轴万向关节中,克服了传统万向关节传动的缺陷,具有结构解耦、驱动力矩大、运动平稳等优点。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新型关节能有效驱动5个关节... 陈礼顺 李立 张红亮关键词: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机械原理课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4 2003年 十几年来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先进的CAD/CAE软件工具 ,大力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实行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 。 李立关键词:机械原理课 研究型教学 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 CAD软件 CAE软件 基于特征显著性的点云自适应精简 被引量:3 2021年 为解决目前点云精简算法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显著性的自适应精简算法。通过对点云FPFH(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特征聚类生成特征单词;在考虑单词间差异的基础上,融合单词内部的特征分散程度,形成显著性词典,由词典软编码单点特征,得到点云特征显著性;在均匀网格基础上,若网格内的特征显著性越强,则配置越高的采样率,由此实现点云的自适应精简。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区分出点云中的特征明显区域,在精简不同尺寸、形状点云时具有适应性。 张亦芳 李立 刘光帅关键词:特征词 显著性检测 自适应 点云精简 平面2R机器人中的混沌运动现象 2002年 利用混沌数值分析法中的Poincare截面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法 ,对平面 2R机器人基于多变量比例微分控制时的混沌运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该动力系统由倍周期倒分岔进入混沌运动状态 ;并获得了混沌运动产生的参数条件。 李开富 李立 陈永关键词:机器人 基于单调性分析和GROEBNER基法的符号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Groebner基法求基于单调性分析的优化设计问题符号形式最优解的方法。该法对优化问题的从单调性分析得出的子问题的等价方程组直接求解,根据该方程组的特点建立了方程项和变量的排序的法则,从而快速地得到以三角化Groebner基形式表示的优化问题的符号形式的最优解。文中具体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 李立 陈永关键词: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