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莲

作品数:88 被引量:243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冶金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文化科学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网络
  • 9篇焦炉
  • 8篇控制系统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火道
  • 7篇教学
  • 6篇单片
  • 6篇单片机
  • 6篇ELM
  • 5篇优化算法
  • 5篇转炉
  • 5篇滑模
  • 5篇火道温度
  • 4篇滑模变结构
  • 4篇高炉
  • 4篇变结构
  • 4篇PLC
  • 3篇倒立摆
  • 3篇多目标优化

机构

  • 85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呼和浩特铁路...
  • 1篇内蒙古包钢钢...
  • 1篇山西机电职业...
  • 1篇山东工业职业...
  • 1篇包头北方创业...
  • 1篇神华包头煤化...
  • 1篇深圳市元创兴...

作者

  • 85篇李爱莲
  • 28篇崔桂梅
  • 13篇解韶峰
  • 5篇詹万鹏
  • 3篇杨芮
  • 3篇刘伟松
  • 3篇王昊杰
  • 3篇邢淑清
  • 3篇李仲德
  • 3篇陈彦茹
  • 3篇麻永林
  • 3篇刘炳广
  • 3篇许建飞
  • 3篇田海
  • 3篇徐翔宇
  • 2篇刘慧博
  • 2篇梁丽
  • 2篇武慧挺
  • 2篇赵永明
  • 2篇聂宇航

传媒

  • 5篇计算机仿真
  • 5篇科技信息
  • 5篇中国测试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4篇实验室研究与...
  • 3篇计算机测量与...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科技与企业
  • 2篇电工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自动化应用
  • 2篇科技视界
  • 1篇电脑编程技巧...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电气时代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电子世界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年份

  • 7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炉集气管压力设定值多目标优化研究
2020年
针对某焦化厂焦炉的集气管压力设定值主要是由工艺工程师人为给出的生产现状,提出集气管压力设定值多目标优化的研究方案。利用焦化厂海量的炼焦历史生产数据,综合考虑了炼焦能耗,焦炭产量及质量三个目标,采取了基于K-均值聚类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来建立其与集气管压力的关联模型,并通过基于差分进化的粒子群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来获取集气管压力设定值,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上述优化方案可以给出最佳集气管压力设定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能耗降低,产量提高,满足现场需求,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操作指导,为压力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李爱莲毕泽伟
关键词:焦炉径向基神经网络多目标优化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板厚控制
主要介绍轧机位置控制系统APC(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的输出跟踪问题,首先给出APC控制系统的数学简化模型,然后给出其输出跟踪的动态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明显地削弱滑模...
李爱莲陈彦茹
关键词:轧机滑模变结构板厚控制数学模型
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的麻雀搜索算法被引量:64
2022年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SA)在寻优后期出现能力不足、种群多样性损失、易落进局部极值现象,造成SSA算法收敛速度慢、探索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的麻雀搜索算法(SCSSA)。借助折射反向学习机制初始化种群,增加物种多样性;在发现者位置更新中引入正余弦策略以及非线性递减搜索因子和权重因子协调算法的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在跟随者位置中引入柯西变异对最优解进行扰动更新,提高算法获取全局最优解能力。通过10个经典测试函数对SCSSA算法在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的评估,并引进工程设计优化问题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麻雀搜索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有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李爱莲全凌翔崔桂梅解韶峰
关键词:柯西变异
步进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014年
本文针对包钢无缝厂¢180机组步进式加热炉进行自动控制改造。步进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物料传输控制系统和加热工艺过程控制系统两部分,前者以开关量为主,多属于电气控制;后者以模拟量为主,属于过程控制。论文构建了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化系统方案,并进行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工作,对炉膛温度采取了模糊串级双交叉控制策略,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的能力,且电气和过程控制共用一套PLC,大大节约了硬件建设的成本。
解韶峰崔桂梅李爱莲
关键词:现场总线PLC过程控制
基于ELM模型的焦炉火道温度预测研究
火道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是焦炉加热过程优化控制的目的,也是保证焦炭质量、提高产量的前提。针对焦炉加热过程大滞后、强耦合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预测算法;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焦炉机侧与焦侧是分离操作控制的...
李爱莲詹万鹏孙天涵崔桂梅
关键词:焦炉火道温度ELM
自动控制理论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技巧解法
2009年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控制理论教学中的三个经验。经验之一为Nyquist稳定判据中D形围线的推广;经验之二为绘制Nyquist图时临界增益Kcr的求取方法;经验之三为给定Bode图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时,开环增益K和截止频率ωc的简便求法。帮助学生加强对控制理论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李爱莲解韶峰
关键词:BODE图
基于数据驱动的热连轧终轧温度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终轧温度是热连轧生产过程中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是确保带钢质量的重要前提。带钢在精轧阶段经历复杂的换热过程,现场采用的半机理模型很难提高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建立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终轧温度预测模型。融入柯西变异提升鲸鱼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借助余弦控制因子平衡鲸鱼算法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引入翻身觅食策略降低鲸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和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IWOA-ELM终轧温度预测模型在预报精度方面优势明显,预测终轧温度在±6℃以内的命中率为94%,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祥壮张帅李爱莲崔桂梅杨培宏
关键词:柯西变异
变惯量智能伺服控制器设计
2013年
自动装弹机发展到现在,它所需要装填的炮弹类型越来越多,从而给自动装弹机的控制带来一个问题:由于不同类型的炮弹在重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意味着自动装弹机伺服控制系统的转动惯量出现了差异。而通常情况下,伺服系统一般选用经典PID控制方式来实现,并使用某一种炮弹进行参数整定;随后更换另外几种炮弹进行测试,而此时发现原先得到的PID参数的控制效果变坏:超调量过大、调节时间变长、稳态误差变大,甚至有时控制已经失稳了。经分析其原因为炮弹重量和质心的差异导致了系统的转动惯量也出现较大差异,而经典PID控制方式已不能适应转动惯量的变化。
李爱莲刘伟松
关键词:伺服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转动惯量自动装弹机PID参数
改进ResNet101网络下渣出钢状态识别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针对人工目测法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红外下渣检测方法需对红外图像进行去噪等预处理,易造成图像失真,并且无法提取图像颜色等基本特征,这些缺点造成最终检测准确率的降低;将空间金字塔池化与ResNet101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101网络下渣彩色图像的出钢状态分类识别检测方法,首先将下渣检测图像结合专家经验进行分类,将数据集分为训练数据集、交叉验证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其次,分析ResNet101网络模型,加入空间金字塔池化层(SPP-Net),便于任意大小图片的输入;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图像识别实验,钢水下渣图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能够准确实现区分所有下渣情况的功能。
李爱莲刘浩楠郭志斌解韶峰崔桂梅
关键词:图像识别下渣检测
基于改进GWO-ELM的热轧带钢卷取温度预测被引量:8
2021年
卷取温度控制精度是影响带钢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卷取温度控制精度和保证卷取命中率是热轧领域的重点问题。针对某钢厂现有的卷取温度设定模型中存在个别钢种命中率低的问题,结合数据挖掘及现场专家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新建模思路,并引入Henon映射、小孔成像策略和权重因子策略来改进灰狼算法,建立了基于改进灰狼优化极限学习机(IGWO-ELM)的热轧带钢卷取温度预测模型,并与ELM模型、GA-ELM模型和GWO-ELM模型进行对比。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IGWO-ELM模型,预测卷取温度在±3℃之内的命中率为91.1%,在±4℃之内的命中率为96.7%,均好于对比模型,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张帅王俊杰李爱莲崔桂梅
关键词:极限学习机热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