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肠癌
  • 4篇VEGF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免疫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3篇癌组织
  • 3篇RASP21
  • 3篇KI-67
  • 3篇CD44V6
  • 2篇单孔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机构

  • 9篇保定市第二医...
  • 8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李威
  • 15篇闫威
  • 15篇张彬
  • 14篇赵春清
  • 10篇范立壮
  • 10篇刘志
  • 10篇娄红
  • 10篇张涛
  • 9篇赵洪涛
  • 7篇刘松
  • 3篇葛长青
  • 2篇李艳
  • 2篇张占云
  • 1篇谷秀改
  • 1篇孙茜
  • 1篇张勇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44v6 BRAF和Rasp21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44v6、BRAF和Rasp2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8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LNM)患者、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但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50例甲状腺腺瘤(TA)患者组织中的CD44v6、BRAF和Rasp21进行检测。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PTC+LNM)的CD44v6、BRAF和Rasp2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TC)和甲状腺腺瘤(TA)组(P<0.05)。结论 CD44v6、BRAF和Rasp21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较好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指标。
赵洪涛赵春清张彬张涛刘松李威闫威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淋巴结转移CD44V6BRAFRASP21
VEGF、MVD、Ki-67联合检测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赵春清张彬刘志张涛闫威李威刘松范立壮娄红
“VEGF、MVD、Ki-67联合检测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是对64例大肠癌标本进行VEGF、MVD、Ki-67表达测定,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等可靠的方法进行测定,并与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临床病理预后
经脐单孔免气腹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对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行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 60例手术除2例中转开腹,其余均顺利完成。所有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扩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应证,显著降低全麻风险,对伴有心肺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赵春清葛长青张彬娄红赵洪涛李威闫威范立壮
关键词: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肠内营养在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GSNG)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72例GSNG患者,有30例采用静脉营养(PN组),42例施行肠内营养(EN组)。比较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胃动力恢复时间、术后体质量减轻数、日均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N组治疗第7天及第14天后患者胃肠减压量均低于PN组,胃动力恢复时间短于PN组,日均医疗费用少于PN组,术后体质量少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治疗期间发生急性胆囊炎2例;深静脉导管感染1例,经拔除静脉导管,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发生高血糖1例。EN组治疗早期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3例,经减慢输注速度及加用止泻药后缓解。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胃动力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并发症少,费用低廉,是治疗GSNG的有效手段。
祝永刚李威司来杰
关键词:肠内营养
VEGF与环氧合酶-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环氧合酶-2(COX-2)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5份直肠癌组织中VEGF、COX-2蛋白的表达,计算VEGF、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7%(37/55),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36%(31/5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低分化程度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患者,浸润浆膜及浆膜外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肌层、黏膜及黏膜下层患者(P均<0.01)。结论 VEGF及COX-2在直肠癌的发生及转移、浸润中起促进作用。
刘志赵春清闫威张涛张彬李威刘松范立壮娄红
关键词: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
VEGF、MVD、Ki-67联合检测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MVD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EGF、MVD、Ki-67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之间MVD表达存在差异(P<0.05),而三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大小无关(P>0.05),VEGF、Ki-67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且VEGF、MVD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 VEGF、MVD、Ki-67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相关,VEGF、MVD与预后相关,可作为检测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赵春清刘志闫威张涛张彬李威刘松娄红
关键词:大肠癌VEGFMVDKI67
血清S-CD105监测术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组),20例乳腺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及15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血清S-CD105的浓度;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复发转移患者同期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3(CA15-3)的浓度。结果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及健康对照(P<0.01)。血清S-CD105表达阳性率高于CEA、CA15-3(P<0.01),而与CEA、CA15-3联合表达相似(P>0.05);S-CD105表达与复发转移部位、原肿瘤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月经状况无关(P>0.05)。结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明显升高。单项检测S-CD105优于CEA、CA15-3与CEA、CA15-3联合表达相似。血清S-CD105有望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一项监测指标。
赵春清范立壮李艳赵洪涛张彬娄红闫威李威
关键词:乳腺癌CD105复发血清
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以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比较患者单独和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予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20例)予单独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血尿淀粉酶和APACHEⅡ评分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综合疗效评价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 d血尿淀粉酶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5 d、7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3.526、3.051、3.142,P<0.05)。5 d、7 d APACHEⅡ评分,实验组(12±4.4)、(8.1±3.4),对照组(15.4±4.3)、(12.7±3.3)各组指标均数对比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9、2.198,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P<0.05),表明联合用药疗效较单独应用乌司他丁疗效好。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乌司他丁与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赵洪涛张占云李威闫威张彬
关键词:乌司他丁参麦注射液
血清S-CD105与VEGF联合监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意义
赵春清范立壮张涛谷秀改霍秀波李艳高立学娄红张彬赵洪涛闫威李威刘松刘志
通过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VEGF水平检测,并与同期血清CEA、CA15-3水平比较,结果发现,联合检测S-CD105与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CEA和CA15-3,提示,在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
中小医院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术式的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调查和分析两种腹股沟疝患者各30例,对不同手术方法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随诊测定患者术后4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值,数据经Excel录入,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4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传统疝修补术组。因此,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张彬娄红刘松李威刘志范立壮
关键词:生活质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