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珉 作品数:15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加断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介绍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加断桥整形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痔核表面皮肤、粘膜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以及断桥剥离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与传统外剥内扎术70例进行对照。结果:术后肛门水肿,治疗组10%(5/50),对照组为17.1%(13/70);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8±7)d,对照组(26±7)d;肛门皮赘或不平,治疗组3例,对照组12例;肛门狭窄,治疗组无,对照组5例(5/70);感觉性大便失禁,治疗组无,对照组7(7/70)例;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2例,对照组15例。结论: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加断桥整形缝合术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良好肛门外观和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易珉 马小鹏 刘永安 李清林 王玖言自制多功能结扎制结器在腹腔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0年 易珉 刘宪生 黄欣 柯美秀 陈光元关键词:腹腔镜术 结扎器 腹腔镜结扎器的制作与运用 1995年 腹腔镜手术中,血管及管腔残端的结扎方法之一是用线套扎。作者于1994年自制了两种类型套扎结扎器,用于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制作方法 结扎器由管鞘及引线钢丝组成,两个部件都有两种制作方式。 1.管鞘制作:一种方法是取腹腔镜穿刺针一根,磨去针尖成为平口即可(图1)。另一种方法是选用普通电视羊角拉杆天线一副, 易珉 柯美秀 陈光元关键词:腹腔镜 结扎器 卵巢囊肿 硬膜外 阑尾切除术 静脉留置针 胰瘘预防与治疗——附11例临床分析 1998年 胰瘘可发生于胰腺手术、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及胰外手术。胰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0%~40%。现收集我院1994~1998年间11例胰瘘病例,结合文献探讨胰瘘的防治。 易珉 李永栋 黄欣 李清林关键词:胰瘘 胰管 生长抑素 胰腺手术 胰肠吻合方式 cough sign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介绍一种有助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新体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咳嗽征”、“呼吸疼痛征”以及“结肠充气试验”的阳性率,采用2χ检验统计比较。结果“Cough S ign”获得了96.4%的较高的阳性率,阳性率与其它两种试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简单、实用,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有助于诊断急性阑尾炎。 马小鹏 田夫 任祖海 易珉 杨志芳 李兴睿关键词: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诊断率 COUGH 充气试验 COUGH X^2检验 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38例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探讨全胃肠外营养 (TPN)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胰外瘘患者使用TPN联合施他宁治疗 ,TPN采用全营养液混合 3L袋锁骨下静脉穿刺滴注 ;施他宁 6mg加入 5 %葡萄糖盐水 10 0 0ml,2 4h点滴 ,持续 1~ 2wk。结果 :32例患者在 5 8d内治愈 ,平均愈合时间为 17d ,4例在治疗期间死亡 ,2例合并有主胰管梗阻 ,采用手术治疗而获得痊愈。结论 :绝大部分胰外瘘患者通过TPN联合施他宁药物治疗可获得痊愈 ,合并有近端主胰管梗阻者需手术治疗 ; 陈洪俊 刘永安 易珉 田夫关键词:胰外瘘 施他宁 药物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中肥大细胞数量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jiomaofliver,CHL)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ER+)与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HL20例标本中ER的表达及MC数量,并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间质中的ER+细胞与MC的形态特征相似;间质中的ER+细胞与MC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4,(P<0.01)。结论MC可能是雌激素在CHL的重要靶点,对调控CHL的增长有重要作用。 马小鹏 易珉 田夫 李宓 李明忠 冯亮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 肥大细胞 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方法改进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进的填塞法和缝合止血法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采用改进的填塞法和缝合法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特重型脑损伤,其余10例均痊愈(占83.3%);术后右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无1例发生术后再次大出血、切口感染以及膈下脓肿。结论:改进填塞法和缝合法应用于止血困难的重度肝损伤的抢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易珉 马小鹏 易清华 王玖言关键词:肝破裂 填塞 止血 低位肠梗阻并发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2005年 目的:探讨低位肠梗阻并发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CS)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间治疗的低位肠梗阻并发ACS8例临床资料。其中发生于肠梗阻术后近期2例,2次及以上手术史3例。并发ACS后急诊行腹腔减压术6例,因ACS再手术1例,末手术1例。结果:并发ACS后在24h内手术6例中5例治愈、1例死亡,24h后手术和未及手术各1例死亡。结论:尽早行腹腔减压术是治疗低位肠梗阻并发ACS唯一有效方法。术中肠减压、解除梗阻、肠部分切除、肠造口、避免张力缝合可预防术后ACS。巨大腹壁切口疝并嵌顿行急诊修补术可能是致命性的。 易珉 胡从兵 刘永安 蔡立智 王久言 李清林关键词: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低位肠梗阻 结核肠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例 2003年 万正东 易珉关键词:肠结核 肠穿孔 误诊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X线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