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键

作品数:124 被引量:27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0篇换热
  • 62篇换热器
  • 39篇板翅式
  • 37篇板翅式换热器
  • 25篇传热
  • 22篇折流板
  • 18篇数值模拟
  • 18篇值模拟
  • 15篇螺旋折流板
  • 14篇螺旋折流板换...
  • 12篇封头
  • 11篇传热性
  • 11篇传热性能
  • 10篇缠绕管式换热...
  • 9篇物流
  • 9篇物流分配
  • 7篇遗传算法
  • 7篇换热性能
  • 6篇液氢
  • 6篇制冷

机构

  • 1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机械设备...
  • 2篇浙江智海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航天动力...
  • 1篇北京航天试验...
  • 1篇中石化南京工...
  • 1篇国家石油天然...

作者

  • 122篇文键
  • 82篇王斯民
  • 55篇厉彦忠
  • 15篇张早校
  • 13篇周爱民
  • 13篇简冠平
  • 7篇李科
  • 7篇肖娟
  • 6篇王声文
  • 6篇顾昕
  • 6篇王萌萌
  • 6篇李科
  • 6篇王家瑞
  • 5篇王江
  • 5篇张科
  • 5篇薛玉兰
  • 4篇李亚梅
  • 4篇王少华
  • 3篇顾昕
  • 3篇肖娟

传媒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化学工程
  • 13篇高校化学工程...
  • 7篇化工学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化工机械
  • 2篇化工进展
  • 2篇低温工程
  • 2篇真空与低温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宇航学报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石油机械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气体分离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2006制冷...

年份

  • 13篇2023
  • 14篇2022
  • 14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竖直圆管内液氮过冷流动沸腾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在现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从沸腾换热的机理入手,对过冷流动沸腾模型中的气泡参量模型进行了修正,分析确定了壁面热流密度的拆分方法,构建出适应于液氮的过冷沸腾计算模型。将新模型应用于CFX4.4中,对液氮在三维竖直圆管内的过冷流动沸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过冷流动沸腾形成之后,蒸发热流成为壁面换热的主要部分,沸腾换热占据换热的主导地位。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新建模型的正确性。
王斯民厉彦忠文键余锋
关键词:液氮过冷沸腾汽化核心密度
CO_(2)用于气动弹射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传统气动弹射介质空气做功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CO_(2)作为新型气动弹射介质。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以CO_(2)为弹射介质的弹射热力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比分析了CO_(2)和空气作为弹射介质对于弹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弹射过程中高低压室内介质状态以及飞行器运动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与空气相比,CO_(2)具有更大的做功能力。相同的热力状态下弹射相同质量的飞行器,使用CO_(2)可获得更大的出筒速度。CO_(2)作为弹射工质对于大质量的飞行器优势明显,在不减小出筒速度的情况下,使用CO_(2)可使负载质量提升50%以上,验证了CO_(2)作为弹射工质的可行性。
文键李超龙王悠悠赵欣王斯民厉彦忠
关键词:真实气体效应
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改进研究
本文在对板翅式换热器内部物流分配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错排孔板型结构封头对板翅式换热器出口温度分布与换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工业用基本型封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本封头由于物流分配不均匀的影响,其出口截面温度和阻力分布极不均...
文键厉彦忠周爱民
关键词:制冷设备板翅换热器
文献传递
不同热边界条件下板翅式换热器轴向导热对换热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MATLAB编程,采用分布参数法构建了逆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二维计算模型,并与Claude循环氦液化器中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吻合程度很好。研究了轴向导热对板翅式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发现考虑轴向导热的有效度相较于不考虑轴向导热降低了21.8%,且由于轴向导热将隔板冷端和热端的绝热边界条件施加的影响向换热器计算域内部传递,引发了换热器入口区域流体温度的畸变。而在隔板的冷端和热端分别采取定壁温或定热流的边界条件时,流体入口区域温度畸变几乎消失。在考虑轴向导热时,与隔板两端绝热边界条件相比,定壁温边界条件有效度增加35.8%(εc)和31.7%(εh),定热流边界条件有效度增加22.8%(ε)。
李科文键王斯民
关键词:热边界条件板翅换热器轴向导热
新型制冷工质R450A用于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2018年
新型制冷工质R450A是R134a的一种替代品,环保可靠,针对它的研究目前尚较少,有限研究主要侧重于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研究构建了喷射器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R450A在新型喷射制冷循环中不同喷射器特性及工况下的制冷性能。研究发现在喷射制冷循环中,引射流体的压降,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的混合面积比对循环COP,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喷射器压缩效率影响呈抛物线形变化,存在最优的引射流体压降10 kPa和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混合面积比7,并且最佳的引射流体压降及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混合面积比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外,相比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新型喷射制冷循环中R450A的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分别增大14.6%~20.6%和21.1%~21.7%,系统性能显著提高。同时,喷射器喷嘴和扩压室效率对系统性能影响显著,且扩压室效率的影响更强。
文键刘育策王春龙王斯民
关键词:喷射器制冷性能
基于导热系数差异测量仲氢浓度的热导分析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低温流体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导热系数差异测量仲氢浓度的热导分析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通过并联总管连接的样品氢气缓冲瓶、正常氢气缓冲瓶、样品氢气压力瓶和正常氢气压力瓶,同时正常氢气压力瓶和样品氢气压力瓶内设置...
文键徐攀厉彦忠王斯民
均匀导流板翅式换热器封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强化和性能优化的均匀导流板翅式换热器封头结构,特征是在封头的瓜皮结构中设有一个基板,基板上布满小孔,根据小孔的数量、直径和排布方式,可分为均匀,顺排,错排,混排式挡板,与无挡板的换热器封头相比,换热...
厉彦忠文键张哲王江张科周爱民
文献传递
Wolter-I型聚焦镜热变形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给聚焦镜热控及支撑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爱因斯坦探针项目中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的镜片组进行了三维全尺寸建模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轴向、径向两种温度梯度,以及有、无支撑结构对镜片组形变的影响,并对面形误差与温差范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支撑结构,轴向温度梯度下面形误差与半径关系接近线性关系,径向温度梯度下则接近分段二次关系;支撑结构发生热变形时,会使镜片组产生与之对应的面形误差,令同相圆度误差转变为异相圆度误差,并使镜片组整体面型误差峰谷值增加32.25%~123.01%,均方根值增加4.13%~5.14%;对于有支撑结构,热致面形误差与温差成正比,温差每增加1℃,轴向温度梯度下,面形误差峰谷值与均方根值分别增加7.76μm、1.12μm,而对于径向温度梯度则分别增加9.67μm、1.60μm.聚焦镜片热致面形误差在一定情况下与镜片尺寸、温差成线性关系,并受到支撑结构变形的显著影响.
张星王娟张艺杨彦佶陈勇文键
关键词:应用光学温度分布热变形
板翅式换热器锯齿型翅片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针对目前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未能同时优化多参数,或者大多优化研究存在对经验关联式依赖的问题,提出了利用Kriging响应面来近似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遗传算法对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在维持翅片通道雷诺数为800时,把换热器的最大j因子、最小f因子和最大F_(TEF)因子作为3个单目标函数,对翅片的翅片高度h、翅片间距s、翅片厚度t和翅片节距l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翅片高度h与翅片间距s对换热器综合性能F_(TEF)因子呈正增长,而翅片厚度t和翅片节距l呈负增长;在翅片高度为9.5mm、翅片间距为2.2mm、翅片厚度为0.1mm和翅片节距为3mm时,换热器性能最佳;结合Kriging响应面的遗传算法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对经验关联式的依赖。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杨辉著文键童欣李科厉彦忠王斯民
关键词:板翅式换热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板翅式换热器入口结构内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仪和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板翅式换热器入口结构改进前后的流场进行实验测量和数值计算.获得入口结构内部不同剖面处的流场分布图,发现了流场的流动与分布规律.由于原始入口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漩涡、回流等现象存在,使得其内部轴向以及径向的物流分配极不均匀.而对于在入口结构1/2高度处添加开孔分流板的改进型结构,不仅在换热器入口结构长度方向(z方向)上,而且在所测截面的y方向,物流分配的均匀性有了很大改善,流场分布更加合理.而且,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合.
文键厉彦忠周爱民张科
关键词:板翅式换热器粒子图像测速数值模拟结构优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