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新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基因多态性
  • 6篇药动学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纤维化
  • 5篇基因
  • 5篇肝纤维化
  • 5篇肝硬化
  • 4篇药代
  • 4篇药代动力学
  • 4篇生物利用度
  • 4篇鼠肝
  • 4篇褪黑素
  • 4篇黑素
  • 4篇奥美拉唑
  • 4篇大鼠肝
  • 4篇大鼠肝纤维化
  • 3篇药物
  • 3篇药效
  • 3篇药效学

机构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28篇徐新华
  • 23篇许建明
  • 21篇梅俏
  • 15篇胡咏梅
  • 7篇赵宗豪
  • 7篇吴军
  • 5篇张磊
  • 4篇魏伟
  • 4篇徐叔云
  • 3篇马维娟
  • 3篇胡祥鹏
  • 3篇吴成义
  • 3篇金娟
  • 2篇曹海龙
  • 2篇陈光亮
  • 2篇刁磊
  • 2篇汪庆童
  • 2篇陈茉莉
  • 2篇方海明
  • 2篇肖峰

传媒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2001年
目的 研究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以判断两种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交叉自身对照给药。以卫非特片 (Rifater)为参比药物 ,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 两制剂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 ,异福酰胺胶囊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T1/2 为 (2 37± 1 0 9)h ,(4 6 3± 0 6 7)h ,(13 43± 2 98)h ;Cmax 为 (8 78± 3 6 3)mg/L ,(11 93±2 6 8)mg/L ,(36 2 8± 9 17)mg/L ;AUCo -t为 (2 8 77±2 0 74)mg/L .h ,(84 6 3± 18 0 1)mg/L·h ,(5 44 87±10 0 17)mg/L·h。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96 79%±2 6 98% ,97 0 8%± 15 12 % ,10 0 0 3%± 16 0 2 %。结论 异福酰胺胶囊与卫非特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陈光亮许建明魏伟徐新华胡咏梅张磊徐叔云
关键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药代动力学
TDM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1999年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当代临床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之一,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北美和西欧.许多医院建立了实验室开展这项工作.我国近年来TDM工作也正在蓬勃发展。
邝荔香徐新华
关键词:临床药物治疗药物监测治疗学医疗服务质量TDM
核转录因子-κB与大鼠肝纤维化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κB (NF -κB)与大鼠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四氯化碳 (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以能够抑制NF -κB激活的N -乙酰 -L -半胱氨酸 (NAC) ( 10 0mg/kg ,ip)作为对照。在造模的第 12周末处死大鼠 ,观察大鼠肝脏NF -κBP65的表达 ,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白蛋白(ALB)水平及ALB与球蛋白 (GLO)比值 ,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脏表达NF -κB亚单位P65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强 ,ALT、AST水平增高 ,ALB和ALB/GLO下降 ,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NAC则抑制NF -κB激活 ,降低了ALT、AST ,提高了ALB和ALB/GLO ,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明显减轻 (P <0 .0 5~0 .0 1)。结论 NF -κB参与了大鼠肝纤维化过程 ,具有促炎。
赵宗豪梅俏吴军胡咏梅徐新华许建明
关键词:肝纤维化病理学
阿司达莫缓释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阿司达莫缓释胶囊是缓释的双嘧达莫和速释的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临床研究报道阿司达莫缓释胶囊比单用双嘧达莫或阿司匹林能更有效的预防脑中风的发生,且对治疗血栓有很好的疗效。本试验观察了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阿司达莫缓释胶囊的...
肖峰张玲玲汪庆童吴成义胡咏梅徐新华魏伟
文献传递
褪黑素影响免疫性结肠炎的几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检测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中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κB ,NF κB)调控结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及褪黑素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复制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 ,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褪黑素给药组 (2 .5、5 .0、10 .0mg/kg) ,每天灌肠给药 1次 ,从复制模型 7d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 2 1d。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F κB亚单位p6 5、p5 0及其抑制因子ⅠκB的表达和IL 1、IL 2、IL 8、TNF α水平。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p6 5、p5 0表达明显增强 ,ⅠκB表达减少 ,结肠组织IL 1、IL 2、IL 8、TNF α含量增多 ,褪黑素对大鼠结肠组织p6 5、p5 0表达可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增强ⅠκB表达 ,减低结肠组织IL 1、IL 2、IL 8、TNF α含量。结论 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NF κB表达增强、ⅠκB表达减少 ,引起具有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明显增多 ,褪黑素可通过抑制NF κB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发挥抗结肠炎作用。
梅俏许建明赵宗豪吴军胡咏梅徐新华
关键词:结肠炎褪黑素结肠组织免疫性NF-ΚB
褪黑素保护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观察褪黑素抗大鼠慢性肝损伤作用。方法 用四氯化碳 (CCl4)制造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 ,同时予褪黑素腹腔注射 ;在造模的第 1、2、3月末处死大鼠 ,分别测定大鼠体重、肝脏湿重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 ,并作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褪黑素可以显著降低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早期的ALT、AST ,在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中期 ,MT可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白球比值 ,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褪黑素在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早期可以减轻肝脏炎症 ,而在中晚期 。
赵宗豪梅俏吴军胡咏梅徐新华许建明
关键词:肝硬化慢性肝损伤褪黑素药理学
褪黑素保护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褪黑素保护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I4)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10mg·kg^-1·d^-1褪黑素腹腔注射;在造模的第12周末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活化核转录因子KB(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用α-SMA单抗标记活化的肝脏星状细胞(HSCs),计算其数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及ALB与球蛋白(GLO)比值,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评分。结果褪黑素抑制了NF-κB亚单位P^65的活化,活化HSCs数量减少,ALT、AST降低,而ALB和ALB/GLO明显提高,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显著减轻(P〈0.05—0.01)。结论褪黑素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肝脏炎症,抑制了HSCs活化.使肝纤维化减轻。
赵宗豪梅俏吴军胡咏梅徐新华许建明
关键词:肝硬化褪黑激素NF-ΚB
药物肠道首过效应定量评价及机制研究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2009年
方海明梅俏金娟刁磊陈茉莉徐新华许建明
关键词:奥美拉唑酮康唑药动学CYP3A4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对雷贝拉唑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雷贝拉唑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在110例中国汉族健康志愿者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确定CYP2C19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杂合子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3种表现型。从中分层选择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受试者,口服雷贝拉唑20mg/d×8d。分别在服药后第1天(d1)和第8天(d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贝拉唑血药浓度,采用24h胃内pH监测仪分析雷贝拉唑的抑酸效果。结果CYP2C19弱代谢型占11%。服用雷贝拉唑d1时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在纯合子强代谢型、杂合子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间的比率为1.0、1.3和1.8;给药d8时的AUC在这三种基因型间的比率为1.0、1.1和1.7。同时监测和分析24h胃内pH>4的总时间、24hpH>4的时间百分比、24h胃内pH中位值和均值,这些参数在CYP2C19三种基因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服用雷贝拉唑d1和d8的24h胃内pH监测的各参数比例(d1/d8)在85%~110%之间。结论中国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雷贝拉唑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无明显影响。雷贝拉唑抑酸作用迅速。
许建明胡咏梅梅俏徐新华胡祥鹏马维娟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内PH药动学药效学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中N-乙酰基转移酶1表型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N-乙酰基转移酶1(NAT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以及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关分析,以评价NAT1乙酰化代谢多态性对5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多重PCR技术,进行NAT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同时从140例检测标本中选择32份不同NAT1基因型进行外周血白细胞中NAT1的活性检测,计算NAT1内部清除率(C lint)、酶催化反应最大速率(Vm ax)和米氏常数(Km),代谢产物测定采用HPLC方法。结果联合应用PCR-RFLP及多重PCR方法可避免多种限制性内切酶之间的相互干扰,可准确区分不同NAT1基因型。在140例检测标本中,NAT1*3,NAT1*4,NAT1*10和NAT1*11的发生频率分别是8.2%,49.6%,40%和2.2%。NAT1*4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欧美人群,但高于东南亚和非洲人群;NAT1*10的发生率高于欧美人群,NAT1*3和NAT1*11的发生率较低,与大多数亚洲人群基本一致。32份不同NAT1基因型中,与野生型NAT1*4*/4相比,NAT1*4*/10、NAT1*10/*10以及NAT1*10/*3酶活性属于快代谢表型(P<0.05);NAT1*11*/11和NAT1*4/*11酶活性要明显低于NAT1*4*/10、NAT1*10*/10和NAT1*10*/3(P<0.05),与NAT1*4*/3、NAT1*3/*3以及NAT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汉族人群中的NAT1基因型分布与其他国家检测情况有所差异。140名汉族人外周血NAT1表型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依据酶学代谢动力学参数的不同,NAT1*10的杂合子与纯合子均属于快代谢型基因,NAT1*11及其他基因型则属于慢代谢型基因,在本次实验中未发现中间代谢型基因。
徐张巍许建明梅俏徐新华
关键词:NAT1基因多态性基因型表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