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探析智能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智能材料的概述以及智能材料的现状,接下来介绍了从四个方面对智能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 张阿玲
- 关键词:光纤技术相变材料
- 基于建筑施工过程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 2013年
-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此培养目标,文章提出:按照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进而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即按照施工过程导向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张阿玲
-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施工过程
- 基于校内工作室的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研究
- 2023年
- 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项新兴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对BIM人才培养应探索出一条适合并行之有效的路径。该文从BIM人才培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展开阐述,提出了建立校内BIM工作室、校企联合、教学与实践联动的BIM人才培养路径,以期达到提升BIM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BIM人才的目的。
- 张阿玲袁辰雨
- 关键词:工作室BIM技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 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桥梁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加劲结构研究
- 2024年
- 高速公路桥梁大多采用空心板、实心板和组合工型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时,由于桥梁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结构自重较大及连接筋普遍不满足护栏受力要求,研发了桥梁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两侧间填充泡沫混凝土,单侧重小于1 t/m的护栏加劲结构,并对加劲护栏强度和实车足尺碰撞试验以及安全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研发的混凝土护栏加劲结构满足桥梁梁板承载受力要求,护栏防护等级达到五(SAm)级,且安全性能高于新型中央分隔带SAm级混凝土护栏技术指南要求。
- 张阿玲马云梁亚平张玉洋
- 关键词:混凝土护栏高速公路改扩建泡沫混凝土
- 工程制图课用组合式磁性教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课堂教学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制图课用组合式磁性教具。该教具由一种或者多种几何形体基础构件组合而成,在每种几何形体基础构件上均镶嵌有磁铁,一个几何形体基础构件上的磁铁与另一个几何形体基础构件上的磁铁相吸。...
- 张阿玲张慧洁王真王海渊
- 文献传递
- “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课程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根据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对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课程开发的思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整个过程突出"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思路。
- 张阿玲
-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 高速公路大型交叉施工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分级研究
- 2024年
- 以高速公路大型交叉施工风险为对象,引入被交线路的交通条件对于施工风险的影响因素,结合人员、设备和工艺、工程、管理多种风险因素,构建了高速公路大型交叉施工风险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评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风险分值,最终建立了施工风险分级方法。采用本方法可以对高速公路大型交叉的施工风险进行评估,有利于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 张阿玲王海渊
-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叉施工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 “基于施工过程导向”新型教学模式探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 2014年
-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匹配于"基于建筑施工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企业参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最终实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 张阿玲
- 关键词:高职教育施工过程教学模式
- ETC系统背景下收费站至匝道分流端距离分析
- 2024年
- 随着全国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实施,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车道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停车领卡收费为主的收费模式逐步升级为ETC收费模式。匝道分流连接部是驾驶员由匝道收费站驶入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驾驶员经过收费亭后,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匝道分流鼻端识别、三角端标志内容识读、理解、决策和行动等一系列动作。随着ETC收费模式比例的进一步提高,车辆驶过收费站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现有规范对收费站至匝道分流端的距离要求满足停车领卡收费模式的需求,但ETC收费模式对该距离的要求更高。为确保驾驶员舒适地经收费亭驶入匝道,现以驾驶员视认特性为基础,计算收费站中心至匝道分流鼻端的最小距离,以指导匝道收费站线形设计,保障行车安全。
- 张阿玲马永杰王海渊王建军
- 浅谈传感器在智能照明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 2014年
-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类对科学技术更加深入研究。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而只要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各类电器设备遍布了各个生产、生活领域。其中相当大数量的电气设备都涉及到了传感器应用。
- 张阿玲
- 关键词:智能照明建筑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