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志
- 作品数:45 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变化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54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c17细胞比例和在不同浓度的IL-1β、IL-6和TGF-β作用下体外培养的PBMCs中Tc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17A、IL-23和IL-6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外周血中Tc17细胞比例及IL-1β、IL-17A、IL-23和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与早期结直肠癌组相比,晚期结直肠癌组Tc17细胞比例及IL-1β、IL-17A水平明显降低,但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早、晚两组IL-2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试验证实IL-1β或高浓度的IL-6和高浓度的TGF-β能诱导PBMCs中Tc17细胞的分化。结论:IL-1β、IL-23、IL-6和TGF-β可能调控结直肠癌进展中外周血Tc17细胞水平的变化。
- 王建升帖彦清张立志吕元鹏宋津晓
- 关键词:细胞因子结直肠癌流式细胞术
- 结直肠癌进展中肿瘤侵润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3的表达及意义
- 王建升张立志吕元鹏孟军涛帖彦清
-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正常黏膜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用ELISA检测患者正常黏膜组织和肿瘤组织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17、IL-6、IL-23和TGF-β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前列腺液的细菌学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前列腺液的细菌学培养及药敏分析王建升张立志曹月升刘朱梅冯志山杨晶蕊①(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51)为了解其前列腺液感染的细菌类型与抗生素敏感性情况,我们对268例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 王建升张立志曹月升刘朱梅冯志山杨晶蕊
-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细菌药敏试验
- 亲水性和疏水性呼吸过滤器在机械模型中的滤菌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亲水性和疏水性呼吸过滤器(BF)对液体的渗透性和对细菌的滤菌效应。方法用混合有血浆的生理盐水,以3ml为初始剂量,每次增加1ml对PALL HME80E(P1)和PALL BB25S(P2)BF的膜行液体渗透性测试。将BF分为P1组和P2组,每组18个,建立模拟通气环路,每组进行三种处理方法的测试,Ⅰ:BF的模拟肺侧加菌液1ml;Ⅱ:加生理盐水11ml后再加菌液1ml;Ⅲ:加生理盐水14ml后再加菌液1ml。呼吸机纯氧模拟机械通气至少3h。在①滤器膜模拟肺侧,②滤器膜呼吸环路侧,③呼吸螺纹管Y型接头内侧分别采样,标本孵育24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P1组随加液量的增加不断渗入,在加入12ml液体时从膜对侧渗出;P2组表现为测试液不断蓄积,无液体渗入及对侧渗出。两组的细菌滤过阳性率(②③点):在方法Ⅰ中均为0;在方法Ⅱ、Ⅲ中P1组达到100%,P2组均为0。结论疏水性呼吸过滤器能有效滤过呼吸回路中的细菌。
- 李璐赵砚丽李建立张立志杜彦茹
- 关键词:呼吸过滤器机械模型细菌
- 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c17细胞的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检测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7与杀伤性T细胞(Tc)17细胞比例的变化,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直肠息肉17例、结直肠腺瘤34例和结直肠癌42例患者资料,另取17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中Th17和Tc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23水平。结果结直肠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c17细胞比例以及IL-17A和IL-23水平最高,结直肠腺瘤及息肉组较高,对照组两种细胞比例及两因子水平最低,结直肠腺瘤组Tc17细胞比例高于结直肠息肉组,但两组Th17细胞比例、IL-17A和IL-2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Th17和Tc17细胞呈正相关(rs=0.594)。结论在结直肠息肉或结直肠腺瘤向结直肠癌发展中,外周血Th17和Tc17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且两者呈正相关。
- 王建升张立志帖彦清吕元鹏宋津晓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TH17细胞
-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浸润Th17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浸润Th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结直肠癌患者正常黏膜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用ELISA检测患者正常黏膜组织和肿瘤组织培养上清液中IL-17A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和IL-17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为(2.47±0.34)%,正常黏膜组中为(2.24±0.24)%,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组织培养上清液中IL-17A水平为(257.74±31.36)pg/mL,高于正常黏膜组(163.53±12.62)pg/mL(P<0.05)。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h17细胞及IL-17A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肿瘤生长方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相关(P<0.05)。正常黏膜组织中Th17细胞及IL-17A水平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
- 王建升张立志帖彦清吕元鹏宋津晓
- 关键词:结直肠癌TH17细胞
- 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致小儿混合性医院感染1例
- 1996年
- 患儿高×,女,7个月,主因咳嗽5天,喘息2天,诊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于1995年6月5日入院,病历号165025。经治疗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而于第4日体温升高,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十余次,呈黄绿色粘液稀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3—5,连续三次培养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其后培养又分离出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经联合用药抗感染及支持疗法,患儿痊愈出院,疗程14天。 前三次大便培养,在SS培养基上均长成无色半透明的中等大小菌落,在双糖铁琼脂培养基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产生硫化氢,有动力,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椽酸盐利用试验阳性,氧化酶、苯丙氨酸、尿素、葡萄糖酸盐及β-半乳糖苷酶试验阴性。噬菌体裂解试验阳性。
- 曹月升刘朱梅张立志冯志山
-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
- 五倍子对224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MRSE)的抑菌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对224 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观察。方法:用琼脂稀释方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五倍子对MRSA、MRSE、MSSA和MSSE的MIC50均为0.051mg/ml,其MIC90分别为0.102、0.203、0.102、0.102mg/ml。结论:五倍子对MRSA(84株)、MSSA(28株)、MRSE(84株)和MSSE(28株)的抑菌效果均很好。
- 李仲兴张立志王秀华杨敬芳时东彦张明明王鑫李继红
- 关键词:五倍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 影响强化戊二醛杀菌效果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强化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影响因素,提高该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分别对消毒液的酸碱度、温度、作用时间、有机物(血清)等条件,设置不同的变量值,选用几种试验菌做杀菌试验。结果2 % 强化戊二醛在常规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在99.90 % 以上,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杀灭率为90 .26 % 。同时检出了在不同变量条件下的细菌杀灭率。结论 强化戊二醛的杀菌效果随着pH 值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 曹月升任玉玺张立志刘朱梅
- 关键词:戊二醛消毒药杀菌药物实验
- 医院感染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 曹月升张立志孙笑菊等
- 该项目对MRSA和MRCNS的特性及耐药谱型进行了监测,并指出这些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有逐年升高的趋向,严格区分MRS和MSS对指导临床用药非常必要,同时较新颖地提出细菌种类与感染病种的相关关系,为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和合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葡萄球菌菌株分离菌株鉴定耐药性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