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静脉高压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分析门静脉高压(PH)患儿围术期动脉后负荷、心功能、容量负荷参数的一般变化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7年1-12月本院择期行肠-门静脉(改良)分流手术的PH患儿共20例(PH组),年龄<14岁,ASAⅡ或Ⅲ级。随机选取同期年龄匹配行开腹手术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非PH组)。在麻醉诱导后,常规行桡动脉置管以监测血压和使用PRAM。在切皮前(T1)、切皮5 min后(T2)、关腹(T3)、术毕时(T4)使用PRAM记录SBP、DBP、HR、重脉压、每搏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心室弹性(Ees)、动脉后负荷(Ea)、脉压变异度(PPV);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与非PH组比较,T1-T4时PH组HR明显减慢(P<0.05),T3-T4时重脉压明显增高(P<0.05),T1、T2、T4时SVI明显增高(P<0.05),T1、T2、T4时Ea明显降低(P<0.05),T2、T3时PPV明显降低(P<0.05),T3、T4时Ees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SBP、DBP与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每搏量增高和动脉后负荷降低,心功能轻微受损,脉压变异度数值偏低。
- 韩丁魏国欧阳川陈刚张弦刘宏妍马旭波潘守东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患儿
-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比较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麻醉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的效果.方法 拟在全麻下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4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10~63 kg,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n=15):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4~6岁)和学龄组(7~12岁).将BIS监测仪与CL-TCI系统连接,麻醉维持期系统进入CL-TCI模式,自动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置目标BIS值为45~55.术中采用血浆靶浓度TCI瑞芬太尼,按需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记录BIS40~60时间占比和反映输注系统性能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MDAPE)、摆动度、总体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平均血浆靶浓度、调整频率、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的用量,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间、自主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 与幼儿组比较,学龄前组和学龄组BIS40~60时间占比升高,MDPE、MDAPE、摆动度和总体评分降低,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与学龄前组比较,学龄组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BIS40~60时间占比、MDPE、MDAPE、摆动度和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丙泊酚用量、平均血浆靶浓度、调整频率、罗库溴铵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CL-TCI麻醉用于学龄前和学龄患儿手术的稳定性优于幼儿.
- 潘守东谢洁张弦陈刚纪莹童马旭波
- 关键词:二异丙酚药物释放系统
-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患儿术前用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患儿术前用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普通外科或泌尿外科手术的患儿92例,年龄1.6岁,其中1~3岁及4~6岁儿童各46例,ASA分级I或Ⅱ级,按年龄段分层后随机分为2组(n=46):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约20min由家长陪同进入麻醉准备室,分别于10min内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或右美托咪啶1μg/kg。采用异丙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七氟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于用药前(T1)、与家长分离(T2)和进入手术室(T3)时记录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镇静评分、HR、MAP、RR、SpO2。于T2-3时记录患儿进入睡眠状态(镇静评分4分)的发生情况。记录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 、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mYPAS评分降低、镇静评分升高,D组T2时HR及T2-3时MAP降低,M组L时HR升高(P〈0.05);与M组比较,D组T2-3时镇静评分和睡眠发生率升高,T2时HR降低(P〈0.05),mYPAS评分、RR、MAP、SpO2、CetSev、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用于患儿术前用药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强于咪达唑仑,需注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潘守东马旭波陈刚张弦冯敏纪莹童陈增芳于沛洁任宪凤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咪达唑仑术前用药法
- 舒芬太尼不同自控剂量对儿科术后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1~7岁患儿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s control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时不同自控给药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行PCIA,舒芬太尼总量为2μg/kg,使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为2 ml/h,即舒芬太尼0.04μg·kg^(−1)·h^(−1),锁定时间为15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PCIA1组(术后镇痛泵单次按压的舒芬太尼剂量为0.02μg/kg)和PCIA2组(术后镇痛泵单次按压的舒芬太尼剂量为0.01μg/kg)。分别在术后0.5 h(T_(0.5))、术后1 h(T_(1))、术后2 h(T_(2))、术后6 h(T_(6))、术后12 h(T_(12))、术后24 h(T_(24))、术后48 h(T_(48))记录患者FLACC(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追加药量。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A1组T_(0.5)、T_(1)、T_(2)时FLACC镇痛评分低于PCIA2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PCIA2组(P<0.05),镇静适度的人数比例高于PCIA2组(P<0.05);PCIA1组总按压有效率和追加总药量大于PCIA2组(P<0.05),T_(0.5)时按压有效率和T_(1)、T_(2)时实际按压次数小于PCIA2组(P<0.05),PCIA1组T_(1)2、T_(2)4时追加药物量大于PCIA2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7岁择期手术患儿使用PCIA持续泵注舒芬太尼0.04μg·kg^(−1)·h^(−1)时,0.02μg/kg单次自控给药剂量较0.01μg/kg镇痛镇静效果更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张弦潘守东沈娜张贺楠贾菂李琳晏馥霞
- 关键词:儿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舒芬太尼
-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腔镜日间手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3
- 2020年
-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外科手术或操作后创伤的应激反应。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可消除疼痛,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促进各项功能恢复。儿科术后镇痛在近十多年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儿科群体的特殊性,疼痛状况很难被明确表达及准确评估,寻找更适合的小儿术后镇痛方案始终是个难题[1]。儿科日间手术后,患儿在术后数小时即离院,使用阿片类药物行术后镇痛时需更加关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
- 张弦郭嘉徐慧郭风霜潘守东
-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日间手术舒芬太尼
- 父母控制与持续输注镇痛用于学龄前儿童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比较父母控制镇痛与持续输注镇痛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学龄前儿童217例,年龄1~6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持续输注镇痛组(C组,n=108)和父母控制镇痛组(P组,n=109)。两组手术结束前均经静脉给予舒芬太尼负荷量0.05μg/kg,C组使用一次性输注泵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4μg/(kg·h);P组使用电子注药泵,设置背景剂量0.04μg/(kg·h),单次按压剂量0.02μg/kg,锁定时间15min,由父母控制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0.5h(T_1)、1h(T_2)、2h(T_3)、6h(T_4)、12h(T_5)、24h(T_6)的FLACC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P组在T1时点的FLACC镇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点两组镇痛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组和C组分别有5例(4.6%)和3例(2.8%)患儿发生术后呕吐,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其他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学龄前儿童术后由父母控制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持续输注镇痛,且不增加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张弦潘守东陈刚刘宏妍李帆郭嘉
- 关键词:术后镇痛舒芬太尼药效学
- 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和异丙酚意识消失半数有效浓度麻醉下患者BIS值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和异丙酚意识消失半数有效浓度(EC50)麻醉下患者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为标准体重的80%。12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ev组)和异丙酚静脉麻醉组(Pro组),每组30例。Sev组采用Datex—Ohmeda麻醉机气体监测仪监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静脉注射依托咪酯O.3mg/kg、罗库溴铵1mg/kg、瑞芬太尼0.2μg/kg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12.5min后Pro组TCI异丙酚,设置血浆靶浓度3.8μg/na,当效应室浓度达到异丙酚意识消失EC50(2.2μg/m1)、1.3EC50(2.86μg/m1)、1.5ECho(3.3μg/m1),呼气七氟烷浓度达到1.0MAC、1.3MAC、1.5MAC时记录BIS值、MAP和HR。结果与Sev组比较,Pro组1.3MAC或1.3Ec50和1.5MAC或1.5ECso时HR升高(P〈0.05),各时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0MAC或EC50时比较,2组1.3MAC或1.3ECso和1.5MAC或1.5ECso时BIS值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时点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1.0、1.3、1.5MAC和异丙酚1.0、1.3、1.5E‰麻醉下BIS值无差别。
- 张弦陈瑛琪岳云
- 关键词:二异丙酚脑电描记术
- 咪达唑仑经鼻喷雾用于幼儿术前焦虑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经鼻喷雾用于幼儿术前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幼儿(年龄1~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生理状态评分Ⅰ~Ⅱ级,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生理盐水组各40例,进入手术室前5 min采用MAD Nasal^(TM)经鼻黏膜喷雾给药装置分别给予咪达唑仑(5 mg/m L)和生理盐水0.04 m L/kg。观察并记录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的镇静评分(G评分)、麻醉诱导时的面罩接受程度评分(S评分)、术毕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E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组G评分、S评分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EA评分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两组术毕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前用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经鼻喷雾可有效用于幼儿术前焦虑。
- 张弦潘守东马旭波陈刚纪莹童李帆刘宏妍陈增芳于沛洁
- 关键词:咪达唑仑术前用药
- 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耳鼻咽喉手术患者一氧化氮代谢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含量的变化。方法 18例择期行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18~52岁,体重51~100kg,随机均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醚(S组),麻醉诱导P组采用咪达唑仑0.06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15mg/kg,S组采用吸入浓度3%~5%的七氟醚,余同P组。麻醉维持P组泵注丙泊酚6~8mg·kg-1·h-1和瑞芬太尼0.05~0.10μg·kg-1·min-1,S组泵注等量的瑞芬太尼和吸入挥发罐浓度为1.5%~2.0%的七氟醚。检测诱导前和麻醉后2h血清和红细胞中NO、NO-2、NO-3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浓度及变化。结果与诱导前比较,P组和S组麻醉后2h红细胞NO和XOD浓度明显升高(P〈0.05),同时NO-3和NO-2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NO-2和NO-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XOD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P组比较,S组麻醉后2h血清中NO、NO-3水平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中,两组诱导前以及S组麻醉后2hNO与XOD呈明显线性相关。结论耳鼻咽喉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红细胞NO生成增加,丙泊酚比七氟醚影响显著;而血清NO降低,七氟醚比丙泊酚影响显著,其机制可能与XOD的增加有关。
- 魏国潘守东张弦陈刚张国荣
-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一氧化氮黄嘌呤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