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大巍

作品数:30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感官
  • 5篇感官特性
  • 4篇杂粮
  • 4篇乳杆菌
  • 4篇香肠
  • 4篇酶水解
  • 4篇肝素
  • 3篇蛋白酶水解
  • 3篇质粒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3篇超声波
  • 2篇低脂肪
  • 2篇盐碱
  • 2篇盐碱胁迫
  • 2篇燕麦
  • 2篇胰蛋白酶水解
  • 2篇植物乳杆菌
  • 2篇色谱
  • 2篇膳食纤维

机构

  • 30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0篇宋大巍
  • 13篇张丽萍
  • 10篇李良玉
  • 8篇贾鹏禹
  • 8篇孙大庆
  • 6篇刁静静
  • 5篇李朝阳
  • 5篇陈洪生
  • 4篇李洪飞
  • 3篇杨健
  • 3篇于伟
  • 3篇王志辉
  • 2篇贾建
  • 2篇张盼盼
  • 2篇柯希望
  • 2篇郑殿峰
  • 2篇于长青
  • 2篇刘欢
  • 2篇殷丽华
  • 2篇夏秀芳

传媒

  • 5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食品科学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盐碱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明确混合盐碱胁迫对绿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的影响,将中性盐Na Cl、Na2SO4与碱性盐Na 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配置盐离子浓度为100 m M的混合盐碱溶液(p H=9.0)测定绿豆种子及幼苗在该盐碱溶液处理后的生长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在混合盐碱胁迫下均显著下降。绿豆幼苗在混合盐碱胁迫下,主要表现为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显著下降等。研究有关绿豆在盐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将为在盐碱地上发展绿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殷丽华徐鹏柯希望王志辉张盼盼宋大巍刁静静郑殿峰左豫虎
关键词:绿豆发芽生物量
一种速熟抗老化回生的即食杂粮米饭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熟抗老化回生的即食杂粮米饭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以预处理过的粳米为原料,以杂粮为辅料,将杂粮经过浸泡、蒸煮和微波干燥处理后与粳米混合后,利用超声波进行辅助浸泡处理,...
宋大巍刁静静王立东孙大庆张丽萍
文献传递
松花粉黄色素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东北野生马尾松松花粉为原料,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松花粉黄色素的工艺和松花粉黄色素的溶解性以及p H值、温度、光照、食品添加剂和6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松花粉黄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51.4 W,液料比25.4 m L/g,提取时间11.9 min;松花粉黄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碱性环境对其有增色作用,对光和热有较好的耐受性,K+、Mg2+、Ca2+和Al3+的影响小,Cu2+和Fe3+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食盐、葡萄糖、蔗糖、苯甲酸钠的影响较小,碳酸钠和苯甲酸钠对色素稍有增色作用,维生素C和柠檬酸稍有减色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松花粉黄色素稳定性良好,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应用松花粉黄色素奠定了基础,为松花粉黄色素的提取加工及工业应用提供了依据。
李良玉王欣卉宋大巍于伟贾鹏禹
关键词:松花粉黄色素稳定性
模拟移动色谱法纯化葡萄糖母液的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重复利用葡萄糖母液,采用模拟移动色谱技术纯化葡萄糖母液。在单柱制备色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模拟移动床(SMB)技术与顺序式模拟移动床(SSMB)技术纯化葡萄糖母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SSMB技术是纯化葡萄糖母液的较优技术,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浓度50%、柱温60℃、进料量为66.4kg·h-1,进水量为99.6 kg·h-1,在此条件下葡萄糖出口浓度为42.3%,纯度达到95.77%,收率达到91.23%,较葡萄糖母液提高14.43%。本研究为葡萄糖母液产业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李良玉宋大巍孙蕊李朝阳李洪飞王学群贾鹏禹
关键词:葡萄糖母液制备色谱
传统酱卤肉制品杀菌防腐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酱卤肉制品的杀菌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我国传统酱卤肉制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其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杀菌防腐已达到保鲜的作用已成为主要问题。研究对加热杀菌、微波杀菌、辐照杀菌等杀菌技术,以及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复合防腐剂等防腐剂在酱卤肉制品中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传统酱卤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宋大巍刘松昱金宝麟孙跃如张丽萍
关键词:杀菌技术防腐技术货架期
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系统进化和起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为了探索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系统进化关系和起源。【方法】本文利用复制起始蛋白(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Rep)系统进化树、基因组共线性、基因组GC含量和宿主范围分析方法,对植物乳杆菌75个天然质粒的系统进化关系和起源进行了详细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首先,Rep系统进化树和基因组共线性分析结果均表明,植物乳杆菌所有天然质粒可以划分为6个进化关系亲密的家族、2个进化形态特殊的杂合质粒和1个独立进化质粒pLP2140。杂合质粒pMRI5.2、pLP12-1分别由家族1-2和5-6质粒融合形成,因此植物乳杆菌质粒可能起源于7个祖先。其次,基因组共线性分析可以将6个家族质粒进一步划分为17个进化关系更近的亚家族类群,并清晰、有效地揭示类群内质粒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最后,基因组GC含量和宿主范围分析为植物乳杆菌质粒的系统进化关系和起源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结论】因此上述研究可以准确、有效地揭示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的系统进化关系和起源,这对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系统进化和起源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Rep系统进化树和基因组共线性两种分析方法优缺点的比较和组合,我们提出了一种更加有效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同时这种方法很可能适用于所有细菌天然质粒,因此对于天然质粒进化和起源研究具有普遍的方法学意义。
孙大庆李洪飞杨健宋大巍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系统进化树
短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被引量:3
2018年
为建立短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方法,通过质粒复制起始蛋白(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Rep)进化树和基因组共线性分析,将短乳杆菌51个天然质粒可以准确、有效地划分为6个家族类型和11个亚家族类型,并在家族4质粒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复制子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质粒Rep进化树和基因组共线性分析都是短乳杆菌天然质粒有效的分类方法,分类结果为今后短乳杆菌天然质粒科学分类和理性应用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
孙大庆孙大庆杨健杨健
关键词:短乳杆菌质粒复制子
一种速熟抗老化回生的即食杂粮米饭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熟抗老化回生的即食杂粮米饭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以预处理过的粳米为原料,以杂粮为辅料,将杂粮经过浸泡、蒸煮和微波干燥处理后与粳米混合后,利用超声波进行辅助浸泡处理,...
宋大巍刁静静王立东孙大庆张丽萍
文献传递
顺序式模拟移动色谱分离木糖醇母液的前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木糖醇母液为研究对象,研究顺序式模拟移动色谱分离木糖醇母液的前处理工艺。利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对木糖醇母液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盐方式等因素对木糖醇母液脱色率的影响,再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木糖醇母液脱色条件,考察离子交换脱盐的顺序与洗脱流速对木糖醇母液脱盐的影响。结果显示:顺序式模拟移动色谱分离木糖醇母液的前处理工艺参数为:木糖醇母液浓度为25%,活性炭添加量3.71%,脱色温度59℃,脱色时间1.77h,木糖醇母液的脱色率达到93.5±0.5%。离子交换脱盐的顺序为阴-阳-阴,洗脱流速为30m L/min,母液的电导率为25.5±0.5μS/cm。经本工艺处理得到木糖醇母液达到了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分离木糖醇母液的进料要求。
于伟李良玉李朝阳宋大巍贾鹏禹
关键词:木糖醇母液响应面活性炭脱色脱盐
响应面法优化梨小豆粗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以梨小豆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梨小豆粗多糖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超声波功率、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单因素对梨小豆粗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SAS8.2统计分析系统对响应面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功率254 W,液料比25.5∶1 m L/g,超声温度78.4℃,超声时间26.2 min,梨小豆粗多糖的得率达到0.34±0.015%,与模型预测值接近。
李良玉李朝阳宋大巍贾鹏禹
关键词:粗多糖响应面法超声提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