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玄武湖轮虫夏季水平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2010年7月对南京玄武湖3个区域(荷花区、湖岸区、敞水区)轮虫的水平分布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次调查共检出轮虫25种,全湖轮虫优势种为裂痕龟纹轮虫、多肢轮虫、端生三肢轮虫和微型三肢轮虫。荷花区种类最多,且分布有蛭态类轮虫,但3个区域中轮虫优势种组成相似。3个区域轮虫丰度差异显著(P<0.05),敞水区最高(12 700.3±3 726.4ind./L),湖岸区(11 648.0±4 342.4ind./L)次之,荷花区最低(8 646.9±3 798.5ind./L)。3个区域的pH、悬浮物烧失量、总溶解氮和总悬浮颗粒物有显著差异(P<0.05),而水温、总氮、总磷和总溶解磷则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表明,与轮虫水平分布相关的重要环境因子为pH、浮游甲壳动物丰度、总悬浮物、悬浮物烧失量和总溶解氮。
- 舒婷婷孙颖李静李静戴曦
- 关键词:轮虫挺水植物PH
- 南京8个湖泊超微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 morphism,T-RFLP)方法对南京市区8个不同营养水平湖泊的沿岸带和敞水带超微真核浮游生物(0.2~5.0μm)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了解不同营养水平湖泊超微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以及影响这种差异的主要因子.T-RFLP结果表明,不同湖泊超微真核浮游生物的T-RFLP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沿岸带和敞水带末端限制性片段T-RFs平均值分别为16.4和15.9,其中营养水平中等的南湖沿岸带T-RFs最多(30个),营养水平较低的百家湖敞水带T-RFs最少(10个),除琵琶湖和莫愁湖外,沿岸带的超微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均比敞水带高.聚类分析表明,除百家湖、前湖、南湖外,其他湖泊沿岸带和敞水带的相似度都比较高.超微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超微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显著相关(p=0.004).本研究表明,超微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受湖泊营养水平的影响,而且在敞水带和沿岸带存在差异.
- 赵璧影陈美军孙颖陈非洲杨家新
- 关键词:湖泊T-RFLP营养水平
- 紫霞湖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导因子,光照强度和鱼类捕食可能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要因素。
- 吕志均戴曦孙颖李静陈非洲陈元芳
- 关键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 太湖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
- 2014年
- 用定量蛋白银染色法,对太湖浮游纤毛虫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影响。在全湖设置32个点位进行季度采样,共检出11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5目、78属,其中95种鉴定到种的水平。纤毛虫平均丰度27 170个/L(1 500—139 150个/L),平均生物量600.6μg/L(16.7—8736.0μg/L),以寡毛目、前口目、盾纤目、缘毛目和钩刺目为主。优势种包括:浮游藤壶虫、趣尾毛虫、顶口睥睨虫、银灰膜袋虫、水生钟虫复合种、钟形钟虫、杯铃壳虫、双叉弹跳虫、大弹跳虫、短列裂隙虫、小裂隙虫、圆筒状似铃壳虫。纤毛虫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较高,丰度上呈现从南向北、从敞水区向沿岸河口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北部湖区以小个体的寡毛目、盾纤目、前口目为主,而南部主要以大个体的寡毛目为主;从功能摄食类群上看,北部各点以食菌种类为主,而南部以食藻种类居多。该类群季节变化明显,于夏季出现丰度峰值,生物量是冬、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通过CCA多元分析发现,太湖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与水体营养水平、桡足类数量和pH值等有关,且在不同季节由不同的环境因子调控。
- 李静戴曦孙颖舒婷婷刘正文陈非洲卢文轩
- 关键词:太湖浮游纤毛虫生物多样性
- 南京玄武湖浮游甲壳动物的水平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于2010年7月对玄武湖三个区域(荷花区、湖岸区、敞水区)的浮游甲壳动物水平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浮游甲壳动物种类、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荷花区、湖岸区、敞水区的氮磷营养盐浓度无显著差异,三个区域pH逐渐变高.相比其他区域,荷花区叶绿素a浓度最高而总悬浮质浓度最低.荷花区浮游甲壳动物丰度显著高于敞水区和湖岸区.全湖枝角类优势种为模糊秀体溞、微型裸腹溞、尖额溞以及壳纹船卵溞.桡足类的优势种为北碚中剑水蚤和台湾温剑水蚤.与其他湖区相比,荷花区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最多,且检出缺刺新秀体溞等稀有枝角类.冗余分析(RDA)表明与玄武湖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分布相关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总悬浮质、叶绿素a和总溶解磷浓度.结合浮游甲壳动物种类、丰度分布及环境因子分析得出,模糊秀体溞更倾向于分布在敞水区,而荷花区为其余大部分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提供了合适的生存条件.
- 孙颖舒婷婷李静戴曦吕志均陈非洲
- 关键词:浮游甲壳动物挺水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