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脑脊液
  • 3篇脑脊液TAU...
  • 2篇脂蛋白
  • 2篇受体
  • 2篇基因
  • 2篇TAU蛋白
  • 2篇痴呆
  • 1篇低密度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溶栓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选择性动脉
  • 1篇选择性动脉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6篇孔繁军
  • 5篇张昱
  • 3篇毕胜
  • 3篇马涤辉
  • 2篇王守春
  • 2篇吴江
  • 1篇李宝民
  • 1篇王德生
  • 1篇盛雨辰
  • 1篇张嘉伟
  • 1篇韩辉
  • 1篇王守春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正常人群脑脊液Tau蛋白含量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脑脊液 ( CSF) Tau蛋白含量的分布范围 ,为阿尔茨海默病 ( AD)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式 ELISA技术 ,对 2 0例正常对照 ( NC)组及 2 0例非 AD神经系统疾病 ( ND)组 CSF- 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 :CSF- Tau蛋白含量 NC组与ND组间比较、男女性别间比较、CSF蛋白正常组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分析 ,NC组 r=0 .5 3( P<0 .0 5 ) ,呈正相关。结论 :正常人群 CSF- Tau蛋白含量为( 1 2 5 .88± 45 .62 ) ng· L-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缓慢增高的趋势 ,但与性别及 CSF蛋白总量无关。
孔繁军马涤辉张昱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TAU蛋白AD双抗体夹心ELISA法
不同时段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病程超过6h的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44例脑梗死患者按病程分为A组 (病程≤6h)和B组(病程6~24h),两组均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对两组间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神经 功能缺损积分差值、病后90d的巴氏指数、出血转化率和溶栓治疗中发生血管再通的时间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 异。结论 部分脑梗死患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以延长至6h以后,且仍可以取得较高血管再通率和较好 的临床疗效。
张嘉伟孔繁军李宝民
关键词:脑梗死治疗时间窗急性脑梗死
脑脊液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评价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脊液 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 (A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式 ELISA技术 ,对 AD1 8例 ,非AD性痴呆 (NADD) 2 0例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OND) 2 0例及正常对照组 (HCONT) 2 0例的脑脊液 (CSF) Tau蛋白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AD组CSF- Tau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与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AD组内男女性别间比较、<65岁与≥ 65岁间比较、临床不同阶段 (第 、 、 阶段 )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CSF- Tau蛋白含量测定可作为 AD早期诊断的临床参考指标。
孔繁军马涤辉张昱王守春毕胜苗丽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纤维缠结脑脊液TAU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分析 42例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的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 AD患者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 =4 2 0 1 ,4 51 5 ,P <0 0 5) ,C/C纯合子发生AD的相对危险度是 2 71 0。结论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AD关联是由于LRP基因C/C型在患者中过表达所致 ;
毕胜王德生张昱吴江盛雨辰韩辉王守春孔繁军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低密度脂蛋白LRP基因
痴呆与脑脊液Tau蛋白含量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痴呆与脑脊液 ( Cerebrospinal fluid,CSF) Tau蛋白 (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 )含量之间的关系 ,为阿尔茨海默病 ( Alzheimer′s disease,AD)临床诊断提供生化依据。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式 ELISA技术 ,对 AD组 1 5例、血管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组 1 5例、神经系统疾病 ( Neurologic disease,ND)组 2 0例及正常对照 ( Normal control,NC)组 2 0例 CSF- 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 ,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AD组 CSF- Tau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 ) ;AD三个不同临床阶段间及 CSF蛋白总量正常组与升高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 ;以 CSF蛋白总量为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 ,ND组 r=0 .1 6( P>0 .0 5 ) ,无相关性 ;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 ,NC组 r=0 .5 3( P<0 .0 5 ) ,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CSF- Tau蛋白含量检测对
孔繁军马涤辉张昱
关键词:痴呆脑脊液TAU蛋白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两种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两种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相关情况。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 42例患者和 40名正常人中观察LRP基因、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AD与LRP基因上游区域 5′端插入序列多态性无关联 ;AD与LRP基因外显子 3多态中的等位基因C正关联 (RR =2 .36 2 ,P <0 .0 5 ) ,与基因型C/C正关联 (RR =2 .710 ,P <0 .0 5 ) ;AD与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正关联 (RR =3.194,P <0 .0 1) ,与ε4/ 3基因型正关联 (RR =3.148,P <0 .0 5 ) ,但与ε4/ 2基因型无关 ;无ApoEε4等位基因的AD与LRPC/C基因型正关联 (RR =6 .842 ,P <0 .0 5 ) ,有ApoEε4等位基因的AD患者与LRPC/C基因型无关联(RR =1.85 7,P >0 .0 5 )。结论 ApoEε4是AD发病的风险因子 ;LRP基因多态性与AD正关联是由于LRP基因C/C型在患者中过表达所致 ;LRP基因C/C型是无ApoEε4的AD患者发病的风险因子。
毕胜王德生张昱吴江盛雨辰韩辉王守春孔繁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免疫受体载脂蛋白E类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