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胜
- 作品数:48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脑梗死患者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基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水平及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法测定1998-02-2001-02收治的84例CI患者和78名正常老年人血浆总HCY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结果 CI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T/T)型、杂合子(T/C)型、纯合子(C/C)型。3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CI组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CI患者发病的一个新危险因素。
- 毕胜李国霖温世荣潘尚哈李国忠王德生
- 关键词: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MTHFR基因高效液相色谱仪
- 脑内补体系统参与多发性硬化的机制研究
- 2008年
-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补体系统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损伤和局部炎症反应,其合成与活化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补体系统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 赵维纳郭艳芹毕胜毕鹏翔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补体
- 白介素-1α基因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英文)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白介素-1α基因(IL-lα)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125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0名血管性痴呆患者和93名对照人群,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受检者的IL-1α、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结果 IL-1α T等位基因在三组中差异无显著性区别。占主导地位是IL-1αC等位基因(约90%)。APOE4等位基因在AD患者组中过表达。APOE4等位基因不影响IL-1α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IL-1α T等位基因,特别是TT纯合子,低于白种人,或许可解释白介素-1α基因(IL-1α)多态与汉族AD无关。结论 IL-1αT等位基因的出现不能被用来作为区分AD、VD和健康对照人群的标识。
- 毕胜王德生潘尚哈段淑荣温世荣李国霖
- 关键词:白介素-1Α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载脂蛋白E
- 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元凋亡与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关系。方法取16例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用光镜、电镜及原位末端标(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患者光镜、电镜检查及TUNEL染色均未发现凋亡的神经细胞;癫痫组患者光镜检查及TUNEL染色未发现凋亡的神经细胞,但在电镜检查的3例标本中,1例有少量早期凋亡征象的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脑组织内Bcl-2蛋白无表达,癫痫组患者脑内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01);Bax蛋白在癫痫组与对照组中均微弱表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神经元凋亡部分参与了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形成,Bcl-2和Bax蛋白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
- 王真奎姚丽芬郭艳芹隋丹赵维纳李毅毕胜
- 关键词:癫痫颞叶BAXBCL-2
- G-CSF在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功能是刺激细胞增殖分化降低细胞凋亡。近年来许多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改善由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G-CSF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从G-CSF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钟华毕胜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缺血性脑血管病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ACE基因与AT1R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5
- 1998年
-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CI)发生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检测81例ACI患者和102例健康对照的ACE和AT1R基因型。结果ACE基因DD型与ACI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在携带有ACE基因DD型的群体中,AT1R基因型AA的个体患ACI的比数比为1.39,AT1R基因型AC患ACI的比数比为3.66,AT1R基因型CC患ACI的比数比为5.84。结论在ACI发生中ACE基因和AT1R基因多态性具有协同作用。
- 毕胜潘尚哈王德生王德生刘晓民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AT1R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改变,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及可靠性。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观察频谱的变化,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是否存在血管的闭塞或狭窄。结果: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对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或正常范围内,部分盗血者频普收缩峰反向或完全盗血者患侧椎动脉呈典型的全心动周期反向血流频谱;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或与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束臂试验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可以提高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可靠性,为临床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 李国霖毕胜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动脉锁骨下动脉
- 白细胞介素-1α及IL-1RA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关系。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IL-1α和IL-1R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IL-1α和IL-1R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MS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α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MS易感性无相关性。
- 毕胜韩丽丽潘尚哈王雪婷王振峰隋丹王真奎赵维纳李毅任亚静刘国军巩凤超钟华
- 关键词:IL-1ΑIL-1RA多发性硬化基因多态性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丁基胆碱酯酶基因与Alzheimer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 RP)基因、丁基胆碱酯酶 (BCHE)基因多态性与 Alzheim er病 (AD)的相关情况。方法 应用 PCR- RFL P方法 ,在 38例 AD患者和 40名正常人中观察 L RP和 BCH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AD患者 L RP基因 C/ 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 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 ,AD患者 BCHE基因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国人群中 ,L RP基因多态性与 AD呈正相关 ;BCHE基因多态性与 AD发病无关。
- 毕胜张昱吴江王德生盛雨辰王守春
- 关键词:ALZHEIMER病LRPBCHE病理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分析 42例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的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 AD患者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 =4 2 0 1 ,4 51 5 ,P <0 0 5) ,C/C纯合子发生AD的相对危险度是 2 71 0。结论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AD关联是由于LRP基因C/C型在患者中过表达所致 ;
- 毕胜王德生张昱吴江盛雨辰韩辉王守春孔繁军
-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低密度脂蛋白LRP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