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 作品数:317 被引量:1,432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支撑植骨及矫形加压内固定结合前方小切口脓肿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
- 目的:胸腰椎结核病变范围和程度多变、矫形困难、术后不愈合常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支撑植骨及矫形加压内固定结合前方小切口脓肿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本组胸腰结核(T4~S...
- 周强罗飞蒲小兵郭从涛
-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支撑植骨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病变类型分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和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MED治疗并对比疗效。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术后两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腿痛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DI及下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odic改变与患者术后下腰痛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提示腰椎Modic改变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对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有影响。
- 蒲小兵周强
- 关键词:MODIC改变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镜
- 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变化被引量:25
- 2002年
- 目的 确定人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扩增培养、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的方法 ,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变化。方法 分离人骨髓细胞 ,按不同种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进行原代培养 ,对传代培养细胞用化学药物或生长因子进行成骨诱导培养 ,并检测成骨细胞表型、生长曲线、贴壁率。结果 人MSCS 原代培养种植细胞密度为 1× 10 5~ 3× 10 5/cm2 ,48h后半量换液 ,以后每 3d全量换液的方法较合理。经化学药物 (如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维生素C)或生长因子 (rh BMP2 、BMPS)作用后 ,MSCS 表达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骨钙素 ,细胞增殖速度减慢 ,贴壁率略降低。未诱导MSCS 形成细胞团后 ,可自动分化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 合理的人MSCS 培养方法及可靠的诱导条件 ,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
- 杨柳段小军戴刚唐康来谭祖键周强李起鸿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成骨细胞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增龄变化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观测年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 ,hMSCs)体外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年龄人骨髓MSCs进行培养 ,保留贴壁细胞传代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检测其增殖活性、细胞周期、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低龄hMSCs较高龄hMSCs体外生长快、增殖期比例大、MTT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高。结论 h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能力和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建立其参数可满足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在临床应用中不同患者的要求。
- 朱灏许建中周强王序全秦辉赵敏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增殖成骨分化
- 肾脏损伤分子-1(Kim-1)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 【目的】肾损伤分子-1(Kim-1)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其在缺血及肾毒性损伤后的人和啮齿动物的去分化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甚微。本研究主要评价肾脏损伤分子-1(Kim-1)在肾脏移植患者术后早...
- 周强刘宏朱方强吴雄飞
- 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包括培养室、滑柱,培养室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培养室内设有内置支架总成,内置支架总成包括底板、顶板、调节板、移动滑板、多个支撑导向立柱,多个支撑导向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
- 徐源周强李培甘翼搏李玉东李瀚卿李松涛王浩明宋磊
- 文献传递
- 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宋磊周强郭平
- 关键词:血管种子细胞生物反应器
- 关节软骨细胞三维支架双相接种体外生成软骨组织的观察
- 目的:联合应用自制生物凝胶和三维支架材料,建立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三维支架双相接种技术,并对其构建生成组织工程关节软骨的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于培养瓶中接种、培养,收集第1代软骨细胞,以2....
- 周强李起鸿戴刚杨柳许建中
- 关键词:软骨细胞体外研究
- 文献传递
-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等个体化治疗对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39 例患者中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5例,胸椎结核24例,胸腰段结核2例,胸椎、腰椎附件结核各1例。其中36例为活动期病变,3例为病变...
- 许建中张泽华周强何清义谢肇代飞罗飞
- 关键词:脊柱结核截瘫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兔原代肋软骨细胞的三步酶消化法高效分离及体外培养观察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三步酶消化法分离兔原代肋软骨细胞的效果和收获效率,并观察其体外传代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三步酶消化法设计为以培养液配制的1 g/L胰蛋白酶/1 g/L EDTA、1 g/L透明质酸酶和2 g/LⅠ型胶原酶顺序消化肋软骨分离细胞,检测细胞收获效率和存活率;体外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生长及胞外基质中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多糖聚集体等的变化。结果①肋软骨经三步酶消化软骨基质逐步解离和降解,细胞被完全分离,每克软骨的细胞收获量平均为4 295.7×104个细胞,细胞存活率平均为97.2%。②原代和第1代细胞附壁生长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生长融合时呈卵圆形,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异染反应均呈阳性,原代细胞外基质有高的硫酸糖胺多糖含量为(80.61±11.40)μg/cm2;第3代后细胞逐渐变为梭形,Ⅱ型胶原免疫组化为阴性,甲苯胺蓝异染反应亦明显减弱,第4代细胞外基质的硫酸糖胺多糖含量为(44.74±10.18)μg/cm2。结论①三步酶消化法能完全消化降解肋软骨基质,使细胞完全分离,并具有高细胞收获率和高细胞存活率。②原代和第1代肋软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 周强李起鸿许建中石国华
- 关键词:肋软骨细胞分离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