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萍

作品数:24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小鼠
  • 7篇免疫
  • 5篇海马
  • 4篇荧光
  • 4篇神经元
  • 4篇发育过程
  • 3篇凋亡
  • 3篇血管
  • 3篇体细胞
  • 3篇锥体细胞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荧光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发育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前体蛋...
  • 2篇血管生成

机构

  • 24篇河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4篇吴萍
  • 19篇邓锦波
  • 6篇于东明
  • 5篇李明善
  • 4篇牛艳丽
  • 4篇牛保华
  • 3篇李雪
  • 3篇李金菊
  • 2篇刘彬
  • 2篇刘恺
  • 2篇张维娟
  • 2篇李瑞玲
  • 2篇胡艳秋
  • 2篇邓娟
  • 1篇皇甫超申
  • 1篇孙国涛
  • 1篇董烁
  • 1篇王永恒
  • 1篇郑红
  • 1篇王玉兰

传媒

  • 6篇解剖学报
  • 6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Neuros...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105抗体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结直肠癌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牛保华吴萍赵卫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β-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瑞典家系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规律。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P0、P7、P14、P30、P90、P180)APPSWE转基因模型鼠与同时间点对照鼠,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结构和锥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细胞内Caspase-3表达变化,RT-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P14时间点以后,模型组CA1区神经元Caspase-3阳性细胞密度比对照组高;RT-PCR检测结果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中的海马神经细胞过度凋亡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联系。
牛艳丽张维娟吴萍于东明邓锦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小鼠凋亡
乙酰肝素酶和CD10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2007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和CD10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全部标本进行CD105染色,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9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49例(51.57%),MVD平均值为(72.1±20.6);阴性表达46例(48.42%),MVD平均值为(41.3±12.4),乙酰肝素酶阳性组MVD表达与阴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浆膜浸润和伴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42%、63.49%,高于无浆膜浸润(24.00%)和无淋巴结转移组(28.12%),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乙酰肝素酶可促进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牛保华吴萍赵卫邓锦波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大肠癌血管生成
医学科学研究的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对医学科研工作中科研设计、技术应用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吴萍李明善于东明邓锦波
神经管的衍变及其发育缺陷被引量:6
2009年
神经管的产生是动物个体发育的一件大事,它与后来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产生密切相关,脊椎动物脑和脊髓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头化(cephalization)后的神经管分别形成脑和脊髓,即中枢神经系统;在此基础上周围神经也相继发生。神经管不仅与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关系重大,特别是在其衍变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缺陷,
邓锦波张俊士李瑞玲吴萍
关键词:发育缺陷神经管衍变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发育个体发育
钠尿肽受体A在小鼠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钠尿肽受体(NPR)在不同年龄小鼠视网膜内的表达,探讨其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从受孕16日(E16)到出生90日(P90)小鼠眼球标本共127只,对NPR-A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NPR-A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神经元中,例如,在外核层,NPR-A于P7开始高表达在视锥、视杆细胞内、外突起上,于P14减弱,P30之后持续稳定弱表达;在内核层,从P7开始NPR-A持续弱表达在双极细胞的突起中,而在水平细胞中未见NPR-A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NPR-A于E16开始高表达在神经节细胞胞体中,P14明显减弱,而在神经纤维层,即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中,NPR-A从胚胎期至成年持续高表达;在外网状层和内网状层,NPR-A于P14均高表达,但于P30之后逐渐减弱。此外,NPR-A还广泛的存在于Müller细胞的突起中。结论 NPR-A参与了视网膜的发育,可能是小鼠视网膜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并对Müller细胞的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李金菊李瑞玲李雪刘恺邓洁心吴萍邓锦波
关键词:视网膜发育免疫组织化学小鼠
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NF-κB在阿尔茨海默病Tg2576转基因小鼠海马内的表达(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发生、发展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规律,尤其是NF-κB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0-180日龄的Tg2576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正常野生型小鼠为对照,应用caspase-3和NF-κB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Nissl染色、RT-PCR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随着小鼠日龄的增长,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的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中,凋亡细胞密度和NF-κB阳性细胞密度逐渐下降;出生14d以后,模型组凋亡细胞密度和NF-κB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鼠海马caspase-3mRNA表达水平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吻合。模型组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凋亡相关基因NF-κB和caspase-3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NF-κB与神经细胞凋亡有正相关关系。此外,caspase-3与NF-κB共同表达于同一细胞中,提示NF-κB的激活可能参与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
牛艳丽张维娟吴萍刘彬孙国涛于东明李明善邓锦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CASPASE-3海马凋亡NF-ΚB
妊娠期接触酒精对子鼠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酒精对C57BL/6小鼠胚胎发育和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的影响。方法妊娠母鼠酒精灌胃直至小鼠出生;采用苏木精-伊红和Nissl染色法观察P0、P7和P14小鼠视皮质神经元密度(ND)和皮层的厚度(CCT)。结果酒精组出现死胎和畸形。晚期胚胎和新生鼠发现多种畸形,如:小头畸形、无脑儿、脊柱脊髓裂等,畸形的出现率为12%。酒精组视皮质的发育明显滞后于对照组,皮质的分层和神经元的极性紊乱。在酒精实验组出现神经元的缺失。在各年龄组,酒精组视皮质神经元的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酒精实验组应见皮质的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0.01)。结论出生前酒精处理诱导视皮质神经元的缺失,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长时程性效应。
蒋杞英胡艳秋吴萍程相树邓锦波
关键词:酒精神经元密度视皮质小鼠
小鼠脊髓发育与神经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探讨小鼠脊髓的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取妊娠第18天(E18)至生后第90天(P90)小鼠173只,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技术标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法(DCX,NeuN和Caspase8)标记脊髓中的新生神经元,成熟神经元和凋亡细胞。结果在胚胎与出生早期,BrdU阳性细胞均匀分布于小鼠脊髓各部位。随着小鼠日龄的增加,脊髓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其后,位于神经管侧脑室的新生神经元向中间层(未来的灰质)迁移,逐渐分化为成熟神经元。最后,神经元向脊髓中央聚集,灰质呈现典型的"H"型。随着神经元的分化,一些凋亡神经细胞出现在新生神经元与成熟神经元中。荧光双标显示,大部分的凋亡神经细胞都是新生神经元,说明神经元凋亡常常发生在新生神经元中。统计学分析表明,DCX、NeuN、Caspase-8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均随小鼠日龄的增加而减少,说明神经元的分化和凋亡在脊髓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减少。结论在脊髓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神经元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三者相互协同,共同调节脊髓的形成与发育。
邓娟郑红李雪薛帅李莉莉聂梦月吴萍邓锦波
关键词:神经元分化神经干细胞脊髓免疫荧光染色小鼠
胆囊收缩素在生后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索其生理功能。方法:免疫荧光法对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细胞中的胆囊收缩素阳性细胞以及齿状回分子层基质中胆囊收缩素阳性反应带进行标记,并统计胆囊收缩素阳性细胞在成熟神经细胞中的比例。结果:胆囊收缩素于生后第7天(P7)在海马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中表达,随年龄增加,胆囊收缩素表达增多、增强,到成年约有60.1%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表达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还可以在胞外基质表达,主要是在齿状回内1/3分子层。结论:胆囊收缩素作为神经递质与调质广泛分布于海马成熟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其意义可能与海马成熟、学习、记忆等功能相关。胆囊收缩素也可以分泌到齿状回内分子层基质中,可能是作为排斥分子信号参与穿通纤维寻径。
吴萍王永恒李雪邓锦波
关键词:海马胆囊收缩素锥体细胞颗粒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