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手术
  • 3篇腔镜手术
  • 2篇异位妊娠
  • 2篇镇痛
  • 2篇妊娠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术后
  • 2篇麻醉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 2篇芬太尼
  • 2篇腹腔镜手术
  • 2篇妇科
  • 2篇丙泊酚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机构

  • 9篇沈阳市妇婴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刘冬俊
  • 4篇郜红艳
  • 2篇高静波
  • 1篇沈洁
  • 1篇夏雪
  • 1篇张雨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恰当的药物配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8月拟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P组仅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F组先静注芬太尼0.0015 mg/kg,S组则先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后再静注丙泊酚。观察并记录给药前、麻醉后扩宫颈前、扩宫颈时、术毕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丙泊酚用量和术中需托下颌或辅助呼吸的例数。记录清醒即刻(W_0)、清醒后15 min(W_1)、清醒后30 min(W_2)、1 h(W_3)、2 h(W_4)及6 h(W_5)下腹疼痛的情况(Prince-Henry)。结果扩宫颈时,与P组比较,F组和S组的SBP、DBP、HR均明显降低(P〈0.05);术毕时,与P组比较,F组和S组的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都显著缩短(P〈0.05),丙泊酚的用量都明显减少(P〈0.05)。与F组比较,S组的丙泊酚用量仍明显减少(P〈0.05),术中需托下颌或辅助呼吸的患者例数明显减少(P〈0.05)。W_0~W_3时,F组和S组的prince-Henry评分明显降低(P〈0.05);W_4~W_5时,S组的prince-Henry评分仍明显低于P组(P〈0.05),而F组则与P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麻醉可以应用于短时的宫腔镜手术,尤以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更加安全理想。
刘冬俊夏雪
关键词:静脉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电切术
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因异位妊娠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年龄20~45岁,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拔管后10min的HR、SBP和DBP,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30min、1h、2h.4h,6h和12h的V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患者的SBP和DB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拔管后10min均明显降低(P〈0.05),HR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拔管后10min均明显减慢(P〈0.05)。P组术后30min、1h,2h、4h和6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12h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能有效维持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全麻拔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刘冬俊张雨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疼痛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时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要求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芬太尼组(F),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诱导一次顺利插管成功,S组在气腹前5分钟追加舒芬太尼10μg,F组追加等效剂量的芬太尼50μg,分别记录追加药物前,气腹镜置入时,气腹后5分钟,气腹后10分钟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结果 F组在气腹后的5分钟和10分钟SBP、DBP、MAP、BIS与气腹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HR变化不明显。S组在气腹后5分钟和10分钟的SBP、DBP、MAP、HR、BIS均明显低于F组(P<0.05)。S组的SBP、DBP、MAP、HR、BIS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IS能有效地反映腹腔镜气腹时患者的麻醉深度,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气腹时的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芬太尼,更适合于腹腔镜手术。
刘冬俊沈洁郜红艳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腔镜气腹脑电双频指数血流动力学
长托宁联合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生理盐水2 m L,托烷司琼4 mg,长托宁0.5 mg+托烷司琼4 mg,观察3组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24 h内初次出现恶心的时间,补救药物的应用情况,达到离开PACU标准的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3组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烷司琼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情况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长托宁+托烷司琼组明显少于托烷司琼组(P<0.05)。长托宁+托烷司琼组初次出现恶心时间、补救药物应用率和患者满意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长托宁+托烷司琼组明显优于托烷司琼组(P均<0.05)。3组达到离开PACU标准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与托烷司琼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补救药物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用药方案。
刘冬俊
关键词:长托宁托烷司琼恶心呕吐
宫腔镜手术出现水中毒2例被引量:5
2006年
郜红艳刘冬俊
关键词:宫腔镜水中毒
喉罩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比较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通气和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TT)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围术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因异位妊娠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TT组,每组30例,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即刻,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后5 min,喉罩或气管导管拔除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及术后患者咽部不适或咽痛的发生率。结果:LMA组置入喉罩即时,置入喉罩后5 min及拔除喉罩时的SBP,DBP,MAP,和HR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术后咽部不适或咽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T组。结论:LMA对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患者感觉舒适,更适合于腹腔镜异位妊娠这种短小的手术。
刘冬俊高静波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腹腔镜异位妊娠
依托米酯与丙泊酚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刘冬俊郜红艳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依托米酯丙泊酚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系统
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时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ehemic Reperfusion Iniury,HIRI)是肝脏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在肝脏移植、肝脏良恶性肿瘤、外伤等进行的肝部分切除等需要阻断入肝血流的手...
刘冬俊
关键词:异氟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脑保护作用
文献传递
凯纷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曲马多镇痛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凯纷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50例妇科宫颈癌或内膜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Ⅰ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缓注凯纷50 mg,手术中肿瘤切除后再静脉缓注凯纷50 mg;Ⅱ组分别在Ⅰ组相同的时间缓注生理盐水10 mL,分别记录术后1、2、8、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24 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8、24 h VAS评分Ⅰ组均低于Ⅱ组(P<0.05),术后24 hⅠ组的曲马多用量(275.8±45.5)mg低于(310.5±57.2)mg(P<0.05),镇痛结束后,两组不良反应中只有恶心呕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凯纷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超前镇痛和均衡镇痛,能减少术后曲马多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刘冬俊
关键词:超前镇痛曲马多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较适宜的浓度。方法随机选择60例ASAI-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分为三组,分别接受浓度为0.1%(A组),0.15%(B组),0.2%(C组)的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另选20例为对照组(D组)。镇痛组产妇硬膜外穿刺注入1%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注入镇痛混合液7ml,30分钟后接镇痛泵,背景输注4ml/h,自控量2ml/次,锁定时间15min,至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评估镇痛效应及运动阻滞程度,观察记录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镇痛药其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A组用药量最多,C组产妇感觉和运动有明显影响。结论0.15%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基本无运动及感觉阻滞,对产程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是合适的浓度。
郜红艳刘冬俊高静波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分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