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国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202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血压
  • 17篇高血压
  • 9篇血管
  • 6篇螺内酯
  • 6篇老年
  • 5篇动脉
  • 5篇原发性
  • 5篇醛固酮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高血压大鼠
  • 3篇低密度脂蛋白
  • 3篇动脉重构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心血管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脂蛋白
  • 3篇肾上腺
  • 3篇受体

机构

  • 28篇河北省人民医...
  • 7篇清华大学
  • 3篇清华大学玉泉...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保定市第四医...

作者

  • 29篇万国华
  • 9篇邢玉
  • 7篇李芳
  • 7篇高丽
  • 6篇彭应心
  • 5篇刘坤申
  • 4篇马淑平
  • 4篇郑金仕
  • 4篇郭志琴
  • 3篇刘洪英
  • 3篇李润芝
  • 3篇宋津晓
  • 2篇魏立民
  • 2篇阮汉权
  • 2篇田大海
  • 2篇何玲
  • 2篇李绍冰
  • 2篇谷剑
  • 2篇夏岳
  • 2篇米杰

传媒

  • 3篇临床荟萃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药房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新医药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高校保健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重构与血清Ⅲ型前胶原关系的研究
2005年
邢玉高丽万国华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老年人
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spironolactone)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模型组、培哚普利(derindopril)[2 mg/(kg.d)]组、螺内酯[20 mg/(kg.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治疗12周后,各组分别应用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DM水平。结果心脏超声结果显示,螺内酯组和培哚普利组同高血压模型组比较,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左室质量、左室内径及左房内径明显下降,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培哚普利组比较,螺内酯组相对室壁厚度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组、培哚普利组同高血压模型组比较血浆ADM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内酯和培哚普利均能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脏舒张功能,且螺内酯逆转左室肥厚优于培哚普利;应用螺内酯和培哚普利后,血浆ADM水平下降,伴随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改善,其机制可能为ADM在高血压中作为代偿性激素,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system,RAAS)相互拮抗,或通过ADM直接作用,逆转左室肥厚。
邢玉高丽李芳万国华魏立民
关键词:高血压螺内酯肾上腺髓质
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内α-颗粒膜糖蛋白钙与血液流变学改变被引量:6
2004年
李润芝李芳张保敏李香郑师凌刘雪平李绍冰万国华
关键词:心绞痛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液流变学
醛固酮与高血压病心血管重塑
2005年
邢玉李芳万国华
关键词:醛固酮高血压心血管系统
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的变化被引量:33
2001年
姚冬梅刘坤申万国华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化学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HincⅡ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伴肥胖及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测定高血压组126例,对照组150例的LDLR基因型。[结果]LDLR分CC、CT、TT 3种基因型。高血压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具有C等位基因者(CC基因型+CT基因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高于TT基因型者(P﹤0.05)。[结论]高血压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具有C等位基因者BMI及WC高于TT基因型者。提示LDLR基因可能在老年肥胖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宋津晓刘洪英米杰万国华郑金仕马淑平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及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5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60mmHg(1mm Hg=0.133kPa)组25例和脉压40~60mmHg组26例,入选者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功能及粥样斑块。结果 脉压〉60mmHg组与脉压40~60mmHg组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94±0.15)mmvs(0.76±0.11)mm、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为(1、46±0.32)mm vs (0、94±0、21)mm,颈动脉僵硬度为(3007.3±1022.4)vs(1724.3±672、7),脉压〉60mmHg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颈动脉扩张性为(0.12±0.08)vs(0.29±0.09),及紧张度为(2.31±1.03)vs(4.82±1.18),脉压〉60mmHg组下降(P〈0.05或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23/25,92%VS13/26,50%)、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25,68%vs 10/26,38.46%),脉压〉60mmHg组升高(P〈0.01或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与脉压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9、0.752、0.596,P〈0.01或P〈0.05)。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与脉压呈负相关(r别为-0.626、-0.598,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与脉压增高有关;脉压升高,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
邢玉高丽万国华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心律失常
螺内酯对继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肾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在48只雄性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出36只,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模型,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高血压模型组(模型组,自来水灌胃+饮用1%盐水),高血压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2 mg/(kg·d)灌胃+饮用1%盐水],高血压螺内酯组[螺内酯组,螺内酯20 mg/(kg·d)灌胃+饮用1%盐水];其余12只进入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但不结扎,自来水灌胃+饮用自来水)。8周后超声检测肾动脉及肾内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阻力指数(RI)和血流速度并比较各组的差异;12周后颈动脉插管法测量血压及病理学方法测定肾内动脉的血管重构指标。结果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均能降低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P<0.01),均使高血压大鼠的肾动脉RI、肾内动脉RI、血管内膜中膜厚度与管腔内腔的比值(M/L)及肾动脉内中膜纤维化程度明显下降(P<0.01~0.05),螺内酯上述作用比培哚普利更明显,螺内酯还能使高血压大鼠内中膜厚度显著降低(P<0.01);虽然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均能使高血压大鼠肾动脉及肾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肾内动脉面积增加(P<0.01~0.05),螺内酯能更进一步降低肾动脉RI、M/L和内中膜纤维化比率(P<0.01~0.05)。结论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均能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改善动脉重塑,在改善动脉重塑方面螺内酯效果比培哚普利更明显。
何玲万国华李拥军田泽军
关键词:肾脏高血压血管重构螺内酯培哚普利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的变化,以及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3-07/2004-12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60~82岁。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脉压40~60mmHg组(n=26)和脉压>60mmHg组(n=25)。②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计算颈动脉紧张度[(颈总动脉收缩内径-颈总动脉舒张内径)×100/颈总动脉舒张内径],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100/(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颈总动脉舒张内径/(颈总动脉收缩内径-颈总动脉舒张内径)。以左右颈动脉系统全部斑块分级的总和计算斑块指数。上述指标的测定反映颈动脉重构。③采用非配对比较t检验作显著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两因素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脉压>60mmHg组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t=3.92~2.25,P<0.05~0.01)。②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脉压>60mmHg组明显低于脉压40~60mmHg组(t=3.10,2.47,P<0.01,0.05)。③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脉压>60mmHg组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χ2=10.83,P<0.01)。④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脉压>60mmHg组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χ2=4.47,P<0.05)。⑤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与脉压的相关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同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789,0.752,0.596,P<0.01
邢玉高丽万国华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Paget’s病1例
2003年
Paget's病(Paget'sdisease)系成年后发病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病,是以骨重建增加,,骨肥大、骨结构异常,致骨痛和畸形为特点。其发病有明显的区域性,欧美一些国家发病率较高,亚洲较低,我国罕见,且多见于中老年人,现将1例较为完整的Paget's病例报告如下.
杨爽万国华宫淑芝李润芝
关键词:发病原因发病率畸形性骨炎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