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茶

作品数:186 被引量:85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耐药
  • 24篇基因
  • 23篇单胞菌
  • 23篇铜绿
  • 23篇铜绿假单胞
  • 23篇铜绿假单胞菌
  • 23篇假单胞菌
  • 20篇细菌
  • 17篇杆菌
  • 15篇细胞
  • 14篇荧光
  • 14篇内酰胺酶
  • 13篇荧光定量
  • 12篇耐药性
  • 12篇病毒
  • 11篇蛋白
  • 11篇内酰胺
  • 9篇耐药基因
  • 9篇埃希菌
  • 9篇大肠埃希菌

机构

  • 172篇广东省中医院
  • 5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8篇广州中医药大...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6篇广东医学院
  • 6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广州金域医学...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学院
  • 4篇广东省妇幼保...
  • 4篇北京医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无锡市克隆遗...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潮州市中心医...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惠爱医...

作者

  • 186篇陈茶
  • 60篇黄彬
  • 44篇屈平华
  • 35篇张伟铮
  • 34篇曾建明
  • 23篇蓝锴
  • 22篇肖倩
  • 20篇林冬玲
  • 19篇李有强
  • 18篇鄂顺梅
  • 17篇李松
  • 16篇王丽娜
  • 15篇邓光远
  • 13篇庄俊华
  • 11篇龙一飞
  • 10篇李沫
  • 10篇张妮
  • 9篇罗强
  • 9篇张轩
  • 8篇黄宪章

传媒

  • 2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6篇临床检验杂志
  • 1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0篇中国热带医学
  • 9篇热带医学杂志
  • 7篇中国微生态学...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广东医学
  • 6篇现代检验医学...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分子诊断与治...
  • 3篇第一次全国中...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22篇2014
  • 13篇2013
  • 18篇2012
  • 13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2000年
陈茶黄彬俞纯山
关键词:肿瘤端粒端粒酶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Ⅰ类整合子检测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Ⅰ类整合子分布,分析Ⅰ类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标准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test)检测耐药性,PCR方法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经电泳后检测扩增产物。结果在分离出的408株细菌中,共有246株检出Ⅰ类整合子,总体检出率为60.3%(246/408),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2.4%(126/202),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6.8%(71/125),阴沟肠肝菌检出率为60.5%(49/81)。整合子阳性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株,亚胺培南对所有菌株敏感。结论Ⅰ类整合子对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临床细菌基因水平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传播。
周强柏彩英邓晨晖陈茶
关键词:整合子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
纤维蛋白原的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适用范围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纤维蛋白原的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的参考范围,观察其在检测不同人群纤维蛋白原(FIB)时与Clauss法的差异及相关性,建立适合该实验室的FIB检测程序。方法采用CA1500凝血分析仪及Dade配套试剂,PT-Der法检测216例健康者FIB含量。PT-Der法及Clauss法同时检测29例健康者、100例患者(肝肾功能障碍17例,冠心病13例,肿瘤29例,炎症23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18例)FIB含量。结果该实验室PT-Der法参考区间为1.58~3.82 g/L;健康者及各疾病组用PT-Der法检测FIB含量均高于Clauss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冠心病组外,各组用2种方法检测FIB的结果均有相关性(P<0.05),健康对照组相关系数接近1,其余各组相关系数均小于0.7。结论健康者群筛查时,可用PT-Der法检测FIB;对超出参考区间者,需用Clauss法再次检测。对已明确处于各种疾病状态人群,则直接用Clauss法检测FIB。
王丽娜陈中华王华成李松龙一飞曾建明陈茶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参考值
MALDI-TOF MS对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菌种鉴定效果的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内菌种的鉴定能力。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经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的菌株280株,用Vitek MALDI-TOF MS(V3.2)鉴定并用gyr B基因测序验证,比较复合群内不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结果 280株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经Vitek 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为鲍曼不动杆菌251株、医院不动杆菌15株和皮特不动杆菌14株。质谱鉴定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符合率为1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度耐药,耐药率多在60%以上,医院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高度敏感。除了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检测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医院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在各种检测药物耐药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itek MALDI-TOF MS3.2版本可实现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不同种的鉴定;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不同种的药敏结果存在差异性。
蔡壬辛蓝锴屈平华罗强陈茶张伟铮
关键词:菌种鉴定
3种常用细菌鉴定方法对人苍白杆菌鉴定能力比较
蓝锴屈平华陈月英周强张文陈茶
2008-2011年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CNSE)的耐药机制,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A、B、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和esbls基因,并用核酸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 2008-2011年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4154株,四年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并未显著升高(P>0.05)。对于CNSE而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别是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在90%以上。从338株CNSE中随机挑选出182株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esbls基因tem、ctx-M、shv和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的阳性率分别为36.8%、31.9%、19.8%、2.2%和3.3%。kpc和imp主要在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未检出其他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包括ndm-1基因。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高度敏感。CNSE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ndm-1不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原因。
蔡壬辛黄彬陈树林陈茶林冬玲何秋莹袁慧张妮房承才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NDM-1
实时PCR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04年
以荧光能量传递技术为基础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自从1995年建立以来,无论从技术上和应用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就荧光定量PCR的各种探针技术及其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陈茶尹一兵康格非
关键词:实时PCR肿瘤荧光定量PCR技术
“广州弗朗西斯菌”的鉴定、命名和获得国际认可的经验介绍
本文以'广州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guangzhouensis)'为实例,对细菌新种的鉴定和国际认可方法进行阐述,从而为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发现和命名新的病原菌提供指导.
屈平华陈茶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病原菌细菌鉴定
文献传递
广州市某医疗机构体检儿童血铅水平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0~14岁儿童1517名血铅资料,按照年龄划分为3组:<3岁、3~7岁及>7岁儿童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结果]0~14岁儿童血铅均值为57.05μg/L;血铅≥100μg/L者39例,占调查人数的2.57%。不同年龄组间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岁年龄段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5)。[结论]本次调查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较低。但铅对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应加强儿童铅中毒防治健康教育。
鄂顺梅陈茶曾建明胡国成
关键词:血铅儿童铅中毒
不同检测系统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偏倚评价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是否存在偏倚。方法分别选用拜尔、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应用4个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强生VITROSECI、德普Immulite-100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TSH,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的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可靠性分析信度系数α均接近1;以CEN-AUR作目标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ACS180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但另2个检测系统临床均部分接受。结论4个检测系统测定TSH结果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但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部分存在不可比性。
陈茶黄彬丁海明梁伟雄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仪器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