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花粉变应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家族
  • 1篇动物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致敏大鼠
  • 1篇质控
  • 1篇质控品
  • 1篇上呼吸道
  • 1篇上呼吸道病毒...
  • 1篇实验动物
  • 1篇室内质控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体
  • 1篇特异性抗体检...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陈臻
  • 6篇陈小东
  • 2篇张尚权
  • 2篇张静
  • 1篇吴芝莉
  • 1篇夏敬文
  • 1篇严缘昌
  • 1篇张斯为
  • 1篇周仲文
  • 1篇张有志
  • 1篇李逸平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体内TNF-α和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将20只清洁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两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VEGF的含量,并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VEGF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TNF-α和VEGF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且在COPD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夏敬文陈小东张斯为陈臻周仲文张尚权严缘昌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构树花粉变应原的纯化和鉴定
目的:构树花粉是春季致敏性花粉的重要成员之一,易引发或加重哮喘、鼻炎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在特应症(atopy)患者体内常可检测出构树花粉特异性IgE抗体的存在。本文的目的是纯化构树花粉的主要变应原,并进行相关的免疫学鉴定...
陈臻张静陈小东
Pur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latanus acerifolia Pollen Allergens
Background: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urify the major allergens Pla a 1 and Pla a 2 from the crude extract ...
陈臻陈小东吴芝莉张蕴斌
文献传递
花粉变应原的分类和相关的进化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各种花粉变应原所属的蛋白家族,统计各类蛋白作为变应原出现的次数和在各科植物间的分布情况,结合进化树分析,以了解花粉变应原在自然界分布的一般规律。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目前已知的所有变应原。用批处理(Batch Entrez)获得全部的氨基酸序列。将每个序列与Pfam数据库比对,以确定各种花粉变应原所属的蛋白家族。对成员众多的Profilin、Expansin家族,应用BLAST搜索变应原的同源序列,获取序列号,Batch Entrez获得全部的氨基酸序列,最后用MEGA4.0软件生成进化树。结果目前已知的168个花粉变应原,分属于26个蛋白家族。其中,Profilin、pollen_allerg_1和EFhand是3种成员最多的变应原家族,分别有25、20、19种变应原,占总数的38%。10个排名靠前的蛋白家族,变应原数量占总数的79%。在花粉变应原家族中,既有Profilin般分布广泛的,几乎涉及所有的科;也有局限于某科植物的如Ribonuclease、FAD_binding protein、Amb_V、Thaumatin等。通过进化分析可知,各种Profilin变应原高度同源,变应原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禾本科花粉的β-Expansin与无变应原性的Expansin分开进化。结论通过对花粉变应原的蛋白家族分类,可为变态反应学的基础研究、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快速发现新的致敏物种和新的变应原。Profilin的高度保守性可能是交叉反应(cross reactivity)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臻陈小东
关键词:花粉变应原蛋白家族进化分析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临床缓解期哮喘患者并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简称上感)后哮喘发作的比例及特点.提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窗'的新概念.方法哮喘患者并发上感后1天内即来我院诊治,于2003年8月~2004年8月对上述来诊患者110例进行临床观察.当天均行血常规,胸片,肺功能及取鼻咽分泌物以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检测病毒抗原等检查.每例观察7天,记录上感及哮喘症状.结果 110例并发上感68例有哮喘发作,第1天哮喘发作4例,第2天为6例,第3天为27例,第4天为29例,第5天为2例,第6天和第7天均为0例.哮喘发作程度:轻度为24例,中度为36例,重度为8例.哮喘发作患者病毒检测阳性为59例,鼻病毒为23例,流感病毒A和B为18例.结论临床缓解期患者并发上感后哮喘发作的比例为61.8%,3天后发作比例约为85.3%.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窗初步设定在3天,在此窗内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可能避免大部分哮喘患者发作.
张有志陈小东张静陈臻
关键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哮喘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哮喘发作哮喘患者
血气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血气质控品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改变质控品的放置温度、振摇程度、放置时间等参数,并对比改变参数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温度对氧分压(PO2)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质控品温度从室温降到4℃后,P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振摇程度对检测结果无明显的影响。质控品打开后,随时间的推移,PO2逐渐增高。PO2和打开时间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在室内血气质控品检测时,需保证质控品的贮藏温度恒定,打开安瓿后应立即完成检测。
陈臻陈小东
关键词:室内质控血气分析质控品
梧桐花粉致敏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特异性抗体检测被引量:5
2004年
用梧桐花粉浸液作为过敏原,经皮下多点注射对实验动物进行免疫,用雾化的梧桐花粉浸液进行激发,建立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随后通过ELISA、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其血清中的梧桐抗原特异性IgG、IgE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特异性IgG、IgE抗体的存在。
陈小东陈臻张尚权吴芝莉王逸宏李逸平
关键词:实验动物变态反应IGGI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