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民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地震
  • 5篇前兆
  • 5篇减灾
  • 5篇防震
  • 5篇防震减灾
  • 2篇地下流体
  • 2篇地震前
  • 2篇地震前兆
  • 2篇震前
  • 2篇政治
  • 2篇流体
  • 2篇监测系统
  • 2篇减灾事业
  • 2篇防震减灾法
  • 2篇防震减灾工作
  • 2篇防震减灾事业
  • 2篇
  • 1篇党员
  • 1篇党员活动
  • 1篇党组

机构

  • 1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14篇陈建民
  • 1篇陈棋福
  • 1篇马丽
  • 1篇杨林章
  • 1篇石荣会
  • 1篇鄂秀满
  • 1篇张昭栋
  • 1篇张继红
  • 1篇郑熙铭
  • 1篇孙天林
  • 1篇王铁城
  • 1篇李志雄

传媒

  • 4篇紫光阁
  • 3篇地震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防灾博览
  • 1篇中国领导科学
  • 1篇第二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分形处理方法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从自仿射分形的角度探讨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分形处理方法。在对自仿射分形的分维量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处理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较为适用的分形方法和满足计算需要的样本点数。从对部分水氡和地电阻率资料进行的处理分析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可用分形方法处理分析,分维值(或H值)可反映观测资料的结构变化特征,其作为一个无量纲量为综合对比分析各类前兆现象,探讨地震前兆场的复杂性特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陈棋福马丽陈建民李志雄
关键词:地震前兆观测数据
地下水位固体潮响应的地震异常被引量:17
1994年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承压井水位与含水层固体潮体应变的关系以及在非线性失稳状态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重点讨论了其响应率与响应比的变化。对水位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响应率有一些变化,响应比有一个背景值1,与理论是一致的,而且震前也存在一些变化,说明水位固体潮响应可以反映含水层岩石参数的变化。
陈建民杨林章张昭栋石荣会张继红
关键词:地震前兆固体潮地下水位
推进防震减灾行业治理现代化
2016年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总要求,地震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健全国家防震减灾制度体系。
陈建民
关键词:国家公共安全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法社会监督
京津唐水化台网中水氡前兆的地震监测能力
1993年
通过1969年以来,华北地区15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例总结,探讨了京津唐水化台网中水氡前兆观测手段的地震监测能力,为今后的日常震情监视预报提供了依据。
郑熙铭陈建民
关键词:台网水氡地震
固本强基,让党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几点思考
2015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成为全党的重要课题。一、对党的执政基础的认识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执政地位赖以维持和巩固的基本条件,即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的问题。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来源于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意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陈建民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政治纪律网络载体政治认同
二、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九五”调整建设规划──建设中国第三代地震地下流体综合监测网的设想
1994年
二、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九五”调整建设规划──建设中国第三代地震地下流体综合监测网的设想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第二代水位水化观测网已相继建成,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地温观测网在我国某些地震重点监测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陈建民
关键词: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
中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9
1994年
本文对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观测台网、观测项目、观测仪器、观测效能等的现状作了较详尽的论述,明确指出地下流体所观测的前兆信息十分丰富,映震灵敏,预报效能好,在地震预报和为国民经济服务中有很大潜力,同时也探讨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中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地下流体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流体综合观测,强化地下流体观测网的科学性,优化观测项目,逐步实现观测技术现代化,特别强调要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国际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报的研究水平。
王铁城鄂秀满陈建民孙天林
关键词:地下流体前兆信息地震预报监测系统
大同—阳高M_s6.1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特征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0
1990年
本文汇总了1989年10月19日大同—阳高M_s6.1地震前所出现的主要水化异常。在描述介绍15台项异常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此次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的主要特征: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并着重提出在华北地区一次中强地震前水化学观测项目,以显示短临异常更为突出。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此次地震前后反映较为灵敏的测项—水中汞的变化机理。
陈建民
关键词: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促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
2015年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防震减灾工作肩负光荣使命。地震部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关键要深化防震减灾改革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陈建民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
融入思想 融入工作 融入人生——地震系统抓好“四个结合”确保创先争优取得实效
2011年
我们党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地震系统的创先争优活动要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四个“紧密结合”。
陈建民
关键词:地震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活动基层党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