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守先 作品数:129 被引量:1,170 H指数:18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嗜酸性胃肠炎21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1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4例X线拍片示典型肠梗阻征象;76.2%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有嗜酸细胞分类增高;18例内镜检查病理证实胃肠道黏膜急性及慢性炎症。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变部位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 徐海峰 胡麦 孙钢 毛一雷 桑新亭 卢欣 杨志英 钟守先 黄洁夫关键词:嗜酸性胃肠炎 肠梗阻 误诊 乌司他丁对肝脏手术后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手术后炎症介质释放及氧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机理。方法通过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我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肝切除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手术当天和术后3 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全部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抽外周静脉血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CD8)、急性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应用乌司他丁后,治疗组患者术后12 h TNF-α和iNO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0.053±0.02和0.12±0.04 vs.0.084±0.01和0.21±0.02,P<0.05);IL-1的释放高峰被推后;但对CD4、CD8和CRP的变化却无明显作用。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特异性抑制或调节某些促炎因子的水平来保护肝脏术后的肝功能;这种保护作用还可能同抗氧化作用有关。 卢欣 毛一雷 桑新亭 杨志英 钟守先 黄洁夫关键词:肝切除术 细胞因子类 乌司他丁 肝脏功能 炎症介质 胰腺囊性肿瘤20例分析 被引量:19 1992年 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良性有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恶性的为胰腺囊腺癌。有的学者将囊腺癌归类于胰原发性恶性肿瘤中,约占胰恶性肿瘤的1%~5%。Remine SG于1987年根据国外文献共报道了500余例胰腺囊性肿瘤。 钟守先 李冬晶 薛常青关键词:胰腺肿瘤 病理 肝血管肉瘤一例 被引量:2 2005年 吴文铭 桑新亭 毛一雷 杨志英 卢欣 钟守先 黄洁夫关键词:肝血管肉瘤 肝占位性病变 血清抗核抗体 抗SSA抗体 体温波动 病毒学指标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92年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后者常指那些无临床症状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这类胰岛细胞瘤不像胰岛素瘤,胃泌素瘤及肠血管活性肽(VIP)瘤那样,可以引起低血糖发作。 蔡力行 赵玉沛 朱预 钟守先 刘彤华关键词:胰岛细胞瘤 临床应用ras基因突变检测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癌 被引量:2 1995年 用PCR-RFLP技术对36例胰腺及其邻近器官细针穿刺标本进行c-ki-ras第12密码子突变检测,应用于胰腺癌的临床诊断。结果19例胰腺癌中18例有c-ki-ras第12密码子突变,阳性率选94.7%,而17例慢性胰腺炎、壶腹癌、胆管癌、肝癌及胃淋巴瘤等均无c-ki-ras第12密码子突变。本研究结果证实胰腺c-ki-ras第12密码子突变检测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赵玉沛 蔡力行 钟守先 朱预 王志永 刘彤华 常欣关键词:RAS基因突变 胰腺癌 肿瘤 急性阑尾炎—结肠癌的一种临床征候(附53例报告) 被引量:50 1989年 起因于近端结肠癌和回盲部癌的急性阑尾炎,因多有较典型的阑尾炎病史,故术前诊断较困难,绝大部分病人被施行单纯阑尾切除术,而遗漏结肠癌,致使延误结肠癌的诊断和手术时间。因而本文特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的12例,北京军区总医院的8例和九江医专及九江市第二医院的33例,共53例,综合报道,以引起外科同道的注意,尽量减少乃至避免结肠癌的漏诊。 邱辉忠 钟守先 李世拥 梁振家 杜重实 汤治平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结肠癌 临床症候 病理 病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家2例报告 2000年 邵式颖 钟守先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胰管栓塞对大白鼠重症胰腺炎存活率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张强 钟守先关键词:胰管 实验动物病 存活率 治疗性栓塞成形术 近交系大鼠 胰腺癌流行病调查及高危评分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调查中国胰腺癌病死率、危险因素,建立胰腺癌高危评分模型。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点监测人群胰腺癌病死率及分布特征;采用病例对照,通过面对面问卷方式对胰腺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建立高危评分模型。结果胰腺癌10年间(1991~2000年)病死率由1991年的1.83%增加到2000年的2.26%,其在肿瘤中的位次一直在第7、8位之间波动;男性高于女性;胰腺癌主要危及中老年,60岁以上占69.62%;不同地区胰腺癌病死率差别明显,东北和华东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报告病死率为农村的2.42~4.68倍。胰腺癌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高剂量吸烟人群;饮食中高热量、高胆固醇,如肉食可增加胰腺癌风险;糖尿病也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中厌食、上腹痛、腹胀、黄疸及体重下降为高危因素,每个危险因素以与胰腺癌相关的重要性给予评分,如总分高于33分,则属于高危人群,其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7.6%。结论中国胰腺癌病死率仍有逐渐上升趋势,吸烟、生活方式、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胰腺癌高危评分模型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7.6%。 陆星华 王丽 杨爱明 钱家鸣 李辉 麦灿荣 钟守先 邓瑞雪 周璐 杨晓鸥 蒋卫君关键词:胰腺癌 流行病调查 病例对照 吸烟人群 高胆固醇 体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