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豪
- 作品数:52 被引量:34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实践培训基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2024年
- 目的为科学、合理、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和持续改进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效果,为提升实践培训基地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构建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本研究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阶段,三个主体,多个维度”的原则,通过确定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效果评价的目标、内容以及各指标占比,构建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效果短期及长期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实施与反馈方式。结果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估学员能力提升为主体,短期评价以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标准;长期评价以上报数据质量提升,培训成果可视化作为评价标准及相应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合理、客观、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度。通过对13家CARSS实践培训基地的评估实践,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成效以及特色创新方面,各基地都彰显出优质的教学成果。该体系能较客观反映基地教学质量,可作为前瞻性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支撑。结论该评价体系能科学、合理、全面、客观地评价反馈各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搭建优质的CARSS实践培训教学平台提供依据。
- 陈怡丽刘平娟郭鹏豪邓间开彭雅琴伍众文刘敏陈培松廖康
-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鲜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85例,根据输注悬浮红细胞的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输注的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的比例分为高比例组(≥1∶1)、中比例组(1∶1~1∶2)、低比例组(≤1∶2)。采集静脉血,比较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以及凝血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凝血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输血后,所有患者的HGB和HCT均有显著升高,PT、TT和APTT均有显著延长,观察组患者的PLT和FIB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比例组和低比例组的PLT和FIB均有显著下降,PT、TT和APTT均有显著延长,且低比例组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可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提高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可减轻凝血功能障碍。
- 郭鹏豪杨小立
- 关键词:大量输血悬浮红细胞凝血功能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效应研究,指导临床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8—2021年期间从广东地区8家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172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NG-Test■CARBA5检测菌株的5种常见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分别检测CAZ-AVI、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172株CRKP对CAZ-AVI耐药率为13.4%,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1.7%,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2%。PCR检测172株CRKP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166株(96.5%)。以PCR检测产碳青霉烯酶基因为参考方法,NG-Test■CARBA5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KPC、NDM、VIM、IMP和OXA-48-like,显示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99.4%。结论CAZ-AVI、多黏菌素B以及替加环素对本地区CRKP菌株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采用NG-Test■CARBA5试验检测CRKP产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型,有利于早期指导临床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 陈怡丽刘平娟余广超伍众文郭鹏豪彭雅琴李雨芯刘敏廖康
- 关键词: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
- 某院2008~2012年儿科血培养病原菌变迁及耐药谱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儿童血流性感染的病原体构成变化和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从儿童血液标本中培养出的病原体资料,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体的构成情况及其药敏情况。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312株,革兰阳性菌122株;革兰阴性菌19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大(25.96%)。所有血培养阳性标本主要来自儿科血液病区患者,占51.60%。革兰阳性菌主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常用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存在广泛的耐药。结论该院儿科血流性感染的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致病细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存在较高耐药性,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减少耐药的出现。
- 陈怡丽郭鹏豪黄汉廖康刘丹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药敏分析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被引量:10
- 2021年
- 近年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逐渐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且病情易被基础病掩盖,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精准的实验室诊断是实现精准临床诊疗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对目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标本直接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的诊断性能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与评价,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及实验室人员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认识。
- 郭鹏豪廖康伍众文何宇婷陈怡丽刘敏
- 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实验室
- 临床微生物检验新技术的应用
- 临床微生物检验学主要任务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通过药物敏感实验为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详细分析了质谱、分子生物学、血清学、荧光染色几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学新技术。
- 郭鹏豪
-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谱技术分子生物学血清学荧光染色
- 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的应用,为发展血站采供血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团体无偿献血和固定采血点无偿献血量呈上升趋势,街头流动采血车采血量呈下降趋势,血液检测的总不合格率分别为2.81%、2.09%、2.06%,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街头流动采血车、固定采血点、团体无偿献血,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采血点工作时间趋于平稳。结论以政府发挥主导,合理规划献血网点,采取以团体献血模式为主,街头流动采血车和固定点招募为辅的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王振兴贝孟辉郭鹏豪黄志森何子毅陈庆恺李丽颜
- 关键词:无偿献血招募
- 五种艰难梭菌检测方法性能评估
- 2019年
- 目的评估五种常用艰难梭菌检测方法检验性能,探索本实验室艰难梭菌检测最佳方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怀疑艰难梭菌感染的患者标本78例,以实时荧光PCR法为参考,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谷氨酸脱氢酶检测(GDH)、免疫荧光法毒素免疫检测(CDAB)、免疫层析法GDH、免疫层析法CDAB,显色培养法5种方法进行检测,对以上5种方法及2种GDH联合CDAB方法(荧光法和层析法)进行评价。结果上述五种方法灵敏度分别为94.74%、31.58%、89.47%、10.53%和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6,P<0.01);特异度分别为89.83%、100.00%、94.92%、100.00%和9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48,P>0.05)。两种GDH联合CDAB方法(荧光法与层析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1.58%与10.53%、89.83%与94.92%、100.00%与100.00%和98.15%与96.55%。结论GDH结合实时荧光PCR法为实验室艰难梭菌检测最佳方案。
- 伍众文郭鹏豪陈怡丽魏斯琪廖康
- 关键词:艰难梭菌灵敏度特异度
- MADLI-TOF MS自建库在马尔尼菲篮状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DLI-TOF MS)自建库对临床分离马尔尼菲篮状菌快速鉴定的能力。方法收集广州、玉林、防城港3个地区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篮状菌,通过ITS区扩增测序进行菌种准确鉴定。菌株通过微型玻璃珠研磨结合甲酸/乙腈提取法预处理。通过采集建库菌株不同时间点、不同平板上菌丝相和酵母相菌落的质谱数据,建立包含马尔尼菲篮状菌超级图谱的自建库;并用非建库的马尔尼菲篮状菌及临床常见的真菌评估建立的自建库。结果建立了包含具有39个特征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超级图谱的自建库;用于评估的菌株均被鉴定到种,准确率为100%。结论MADLI-TOF MS建立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自建库能够对于临床马尔尼菲篮状菌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 郭鹏豪伍众文邱丹萍谢梅英刘敏廖康
- 2012年度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目前我国侵袭性酵母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CHIF-NET)2012年流行病学数据。方法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的22家三级医院,共收集到1619株念珠菌。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ITS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结果本研究标本类型中来自于外周血液标本的菌株626株,占38.67%,来自其他部位(包括腹水、脓肿、静脉导管、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胆汁、胸水、组织、关节积液和胃液)标本993株,占61.33%,其中分离自腹水的菌株354株占21.87%,分离自脓肿的菌株159株占9.82%,分离自其余标本类型的菌株数量较少(<8%)。1619株念珠菌分离自除血液以外其他部位的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491株占49.4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64株占16.52%),其余种数量较少(<11%)。检出侵袭性酵母菌患者中男性1006株占62.1%,女性612株占37.8%,年龄范围0~94岁,其中≥65岁患者498株占30.76%。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绝大部分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耐药率(R)<1%],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R<6%)及热带念珠菌(R<7%)。另外,不同念珠菌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有分布差异。结论中国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部位、地域、年龄等,故仍需持续监测。
- 段思蒙肖盟黄晶晶王贺张戈张戈康巍王瞳肖玉玲王瞳高岚美肖玉玲倪芳高岚美叶丽艳郭鹏豪万喆陈中举杨青岳娜胡庆丰李虹玲岳娜崔兰英李刚范会苏丹虹刘丽文田素飞赵声远
-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氟康唑伏立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