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鑫

作品数:25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历史地理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气候
  • 7篇遗址
  • 6篇新石器
  • 6篇石器
  • 5篇气候变化
  • 5篇青铜
  • 5篇青铜时代
  • 4篇农业
  • 4篇全新世
  • 4篇聚落
  • 3篇聚落形态
  • 3篇浮选
  • 3篇冰期
  • 2篇淀粉
  • 2篇淀粉粒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畜牧
  • 2篇畜牧业
  • 2篇植物
  • 2篇石器时代

机构

  • 16篇兰州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4篇赤峰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作者

  • 25篇贾鑫
  • 6篇董广辉
  • 5篇马敏敏
  • 4篇孙永刚
  • 3篇安成邦
  • 3篇杨晓燕
  • 2篇李明启
  • 2篇王强
  • 2篇王琳
  • 2篇鹿化煜
  • 1篇张东菊
  • 1篇饶志国
  • 1篇马志坤
  • 1篇董惟妙
  • 1篇杨金刚
  • 1篇赵志军
  • 1篇孙雪峰
  • 1篇章典
  • 1篇葛全胜
  • 1篇弋双文

传媒

  • 5篇第四纪研究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农业考古
  • 1篇文物春秋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理学核心问...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区域性剖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相对黄土高原东部地区而言,处于六盘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其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研究,不仅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剖面数量相对较少,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那样一致。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区的张家川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地层进行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得到的结果表明该剖面全新世古土壤的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相对末次冰期马兰黄土更为偏正,这一结果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数个剖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该区域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一步将张家川剖面的研究结果与陇西黄土高原其他几个研究剖面进行了对比,发现陇西黄土高原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情况要比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更加复杂,很可能在该区域内部还存在一些地区之间的差异,该区域东部和南部地区全新世相对于末次冰期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该区域西北部地区则很可能末次冰期至全新世都以C_3植物占绝对优势。由于大量现代C_3植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响应于降水量的变化,因此,来源于C_3植物为绝对优势植被的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古降水量的指示器,陇西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研究还值得进一步加强。
张晓贾鑫饶志国董广辉张东菊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C3C4植物
河湟谷地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生产方式差异被引量:5
2019年
青藏高原的人群因其对低温、缺氧环境独特的适应性,获得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忽视了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文章通过地理环境信息提取和方差分析,统计了河湟谷地197个乡镇的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族群的生存环境差异,并探究其与各民族生产方式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河湟谷地藏族族群生存环境的年均温相对较高.河湟谷地相对温暖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的藏族族群能够从事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牛羊等的生活方式,这与青海省其他高海拔地区藏族族群的生产方式明显不同.同时,由于河湟谷地藏族族群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其他半农半牧族群(回族族群和撒拉族族群)类似,致使其从事类似的生产方式.河湟谷地的农业族群(汉族、土族)选择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而生活在河湟谷地内相对温暖、干旱地理环境的半农半牧族群(藏族、回族和撒拉族)必须从事一定程度的牧业活动,以补充农业活动不足带来的食物匮乏.在安多藏区内,各民族族群的生产方式大致与他们的生存环境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各民族族群相互交流、融合、影响,繁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在区域尺度下,生存环境差异与生产方式差异有着直接的对应,细化了我们对藏族的人地关系的认识,并进一步开拓以定量方法分析族群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方向.
贾鑫李峯崔梦淳崔梦淳赵阳赵阳余柏康鹿化煜
关键词:青藏高原民族安多藏区
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在内部建立并实施的各种控制措施、手续、程序、方法等所形成的控制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力制衡关系,二者关系密切。2005...
贾鑫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环境
文献传递
中世纪暖期与欧亚草原东段契丹辽文化的繁荣
贾鑫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分析
本文依据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所获得的新石器-青铜时代(5290-2600 cal.aBP)的遗址数据(遗址位置和面积),利用聚落等级和等级规模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结果发现:(1)马家...
马敏敏贾鑫张占仓
关键词:遗址聚落形态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灾害与内乱关系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众多的大数据定量研究证明了在历史时期,极端气候变化能造成中国社会不稳定.但是,已有的研究将温度和降水量作为主要解析变量,欠缺了旱涝灾害对社会动荡影响的大数据定量分析.同时,相关研究也没有分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时间尺度进行对比和深入探讨.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对中国三个农业生态区(水稻种植区、小麦种植区和牧业区)开展定量分析,探究公元1470~1911年间中国旱涝灾害与内乱的对应关系.鉴于旱涝与内乱的对应可能是"非线性"和"非固定性"的,我们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和小波一致性分析检测两者关系.结果表明,旱涝灾害诱发了中国历史时期的内乱,但区域差异显著.在水稻种植区,洪涝在年际和数十年际的时间尺度引发内乱;在小麦种植区,洪涝和干旱均在年际和数十年际的时间尺度引发内乱;牧业区的内乱只在数十年际尺度与洪涝相关.此外,在数十年际时间尺度,三个农业生态区的旱涝事件只在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或处于相对区域承载力较高的水平时段内和内乱显著相关.本研究指出气候-战争的对应关系明显受地区因素如自然环境及人口压力影响,有鉴于此,在研究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时,应先把不同地区的数据分割,再以每个地区为单位进行独立分析,这要点有望被广泛应用于后续研究.
李峯章典裴卿贾鑫贾鑫
关键词:旱涝灾害内乱战争社会稳定明清时期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先民对小冰期气候的适应性研究--以马堂湾遗址为例
本文利用浮选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马堂湾遗址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14C年代测定并结合历史文献,认为该遗址年代范围应在1743AD后的乾隆前期.通过对浮选出土的植物种子等其他动植物遗存进行鉴定分析,共...
贾鑫
关键词:浮选农业畜牧业
青海省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依据青海省化隆县考古调查获得的新石器-青铜时代(5.3~2.6kaB.P.)的遗址位置和面积,尝试利用聚落等级和等级规模的方法分析该县新石器-青铜时代的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并结合研究区周边地区的全新世气候记录和考古研究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马家窑文化时期(5.4~4.0kaB.P.),化隆县出现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整合的聚落系统,可能与适宜气候背景下,农业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有关;齐家文化时期(4.2~3.8kaB.P.),化隆县人口规模未发生显著变化,没有出现聚落等级,聚落系统结构简单,各聚落之间为平等竞争关系,可能与区域聚落分布特征改变有关;3.6~2.5kaB.P.,化隆县人口规模增加,三级等级聚落系统明显整合,可能是卡约文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计方式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因此,气候变化、生计模式和人口流动是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演变和社会组织结构发展的主要原因。
马敏敏董广辉贾鑫张占仓
关键词:聚落形态气候变化
碳同位素在史前栗黍鉴定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以甘肃省秦安县和礼县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粟和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碳同位素的测定,并开展了碳同位素和形态学鉴定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粟和黍的碳同位素值是不同的,即使是炭化的考古样品,粟和黍的碳同位素值仍然是有差别的,粟较黍的碳同位素值总体偏正。这一方法可以比较简便地检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是否正确。如果能够建立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粟和黍的碳同位素值数据库,将会为粟和黍的鉴别提供依据。
安成邦吉笃学董广辉王辉董惟妙贾鑫马敏敏
关键词:史前碳同位素
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浮选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笔者自2012年开始,以西辽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在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剖面采样法,在20个夏家店文化遗址系统采集浮选样品55份,其中,在9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下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24份;12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上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31份,共计出土炭化植物种子26073粒。通过区域性的浮选工作,初步厘清了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的农业状况。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以发达的农业活动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农业活动有所收缩。不同区域先民的生产方式可能发生了分异。南部地区依然延续了前期的农业活动方式,但农业水平有所下降;西部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能转变为以牧业活动为主。农业活动的收缩可能导致了遗址分布的离散化。而牧业活动的发展促使人类在更寒冷的区域定居。
贾鑫孙永刚杨金刚赵志军
关键词:浮选法旱作农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