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维娜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藏
  • 2篇油藏数值
  • 2篇油藏数值模拟
  • 2篇油田
  • 2篇剩余油
  • 2篇水平井
  • 2篇盆地
  • 2篇平井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陆梁油田
  • 2篇井网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油藏数值模拟...
  • 1篇油藏注采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部...

作者

  • 7篇许维娜
  • 4篇石军
  • 3篇范赛华
  • 1篇赵睿
  • 1篇李彬文
  • 1篇孔垂显
  • 1篇颜江
  • 1篇单朝晖
  • 1篇欧阳可悦
  • 1篇邢坤
  • 1篇何长坡
  • 1篇彭永灿
  • 1篇党思思
  • 1篇孟凡宾
  • 1篇安燕
  • 1篇薛鹏
  • 1篇易任之

传媒

  • 1篇石化技术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外能源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新疆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发育一类特殊的薄层底水型油藏,其特点是油层厚度薄,构造幅度低,底水能量大,利用水平井开采,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含水率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水平井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压力损失的水平井井筒模型,明确了摩擦压力损失对水平井的压力分布以及水平段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水平井底水锥进的水脊特征,判断了水平井出水位置,提出了封堵出水井段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水平井合理产液量,从而达到抑制底水快速锥进,减小压力损失,降低含水率上升速度的目的。
许维娜石军颜江范赛华何长坡
关键词:陆梁油田底水油藏数值模拟水平井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注采井网调整先导试验被引量:8
2011年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受构造、沉积微相、流体分布、注采井网和注采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局部区域生产恶化。开展注采结构调整研究表明,对于油藏储量丰度低的区域调整为排式注采井网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从39.2%提高至42.9%;而油藏丰度高的区域则采用加密调整的方式可取得较好开发效果,采收率从37.2%提高至43.6%.
霍进桑林翔范赛华单朝晖许维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注采井网井网调整
剩余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探析被引量:2
2024年
我国的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了中、高含水期,这导致了新增储量日益困难。同时,探明了新出现的石油后,其中低渗透和稠油储量在发现的石油中的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储存的石油和一些新出现的石油量都比较少,都无法按照计划使用,而且储存的石油品质也逐年变差。“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在我国的注水开发油田中问题较大。这包括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并且无法大规模的进行油田开采,开采的石油数量达不到要求,所以为了提高开采石油数量,就要推动研究剩余油技术的深入开展。
李彬文仲晓宁薛鹏许维娜石军
石南21井区低渗透油藏水淹层测井解释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低渗透油藏自2004年采油300×425 m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投入开发,采出程度为30.6%,含水69.4%,目前油藏开发形势变差,为了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在油藏中部区域开展加密调整,从加密井测井资料显示,水淹层电阻率下降,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影响,部分岩性较细的层段,仅利用电阻率这一指标判断水淹情况难度较大,因此开展水淹层测井解释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在利用取芯井资料重新开展四性关系研究,细分岩性,制定不同岩性水淹层判别标准,结合砂体细分及注采对应情况综合判断水淹层,通过多方法相结合开展水淹层识别提高了解释精度,试油结论与水淹层测井解释结果符合率达到100%。
范赛华石军孟凡宾王俊哲许维娜
关键词:水淹层测井解释四性关系加密调整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钙质夹层成因及勘探意义
2025年
关于钙质夹层的研究对于油田开发中后期至关重要。基于岩心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测井、CT、XRD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利用层次结构分析法、多维互动储层构型表征方法、三维嵌入式夹层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钙质夹层发育特征、成因、分布模式及三维模型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钙质夹层主要分布在致密中细砂岩中,是典型的物性夹层,具有特低孔、低渗、较明显的“三低两高”的测井响应等特征。②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丰富的沉积物供给以及在三角洲前缘生物碎屑矿化过程溶解的Ca^(2+)和CO_(3)^(2-)离子转化为固态碳酸钙,为钙质夹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钙质夹层主要形成于成岩期,按照成因可划分为2类,一类发育于近泥岩地层的薄砂层中,为成岩演化胶结型;另一类发育于物性较好、连通性较好的河道砂体中—底部及河道叠置处,为次生孔隙充填胶结型。③研究区钙质夹层厚度为0.25~2.00 m,长为200~1300 m,宽为100~900 m,平面分布较连续,在垂直物源方向变化较大,呈薄层透镜状。④钙质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控制明显,易形成透镜状、条带状等形态的剩余油富集区,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分布于J_(2)x_(4)^(1-3)和J_(2)x_(4)^(2-1)小层。
何岩许维娜党思思牟蕾林少玲雷章树
关键词:储层构型储层建模油藏数值模拟西山窑组准噶尔盆地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陆梁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迄今为止定量描述非均质地层中多项流体流动的唯一方法,此项技术在陆梁油田开发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陆梁油田陆9井区油藏具有构造幅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油层厚度薄,边、底水能量充足特点。开发初期,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对各区块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对油藏开发方式、射开程度、临界产量进行评价和论证。经过近10年的全面开发,随着动(静)态资料数量、类型的增加,对油藏的认识不断深化,建立了数值模拟跟踪系统,通过修正地质模型,不断优化开发方式。通过油藏模拟研究,加深了对油水运动规律的认识,摸清了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同时,对单井组注采比进行优化研究,为油藏精细注水提供依据,并开展了油水井措施优化研究,确保措施有效实施。此外,针对水平井,进行了可行性和开发方式的研究,为水平井开采边、底水油藏提供了依据。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油田的动态调水、老区剩余油挖潜以及水平井设计等工作中,有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减缓了油藏综合递减率,确保了油藏持续高效开发。
许维娜安燕颜江赵睿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陆梁油田剩余油精细注水
水平井压力分布对产能和井网部署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常规的概念认为水平井水平段的压力分布是个椭圆,水平井产能与水平段呈线性增加关系。通过考虑水平段井筒压力损失,重新认识水平段压力分布、产能计算和水平井网的优化部署,可更好地把握水平井的实施应用,达到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
彭永灿欧阳可悦易任之石军邢坤许维娜孔垂显
关键词:水平井产能井网部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