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贺军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油田
  • 3篇喇萨杏油田
  • 2篇油田开发
  • 2篇特高含水
  • 2篇特高含水期
  • 2篇驱油
  • 2篇含水
  • 2篇含水期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期
  • 2篇层系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因素
  • 1篇油层
  • 1篇原油
  • 1篇原油采收率
  • 1篇萨尔图油田
  • 1篇套损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驱油效率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王贺军
  • 2篇左松林
  • 2篇姜雪岩
  • 1篇王治国
  • 1篇戢红霞
  • 1篇张岚辉
  • 1篇吴家文
  • 1篇张淑娟
  • 1篇赵秀娟
  • 1篇范景明
  • 1篇齐春艳
  • 1篇刘海龙
  • 1篇杨文武
  • 1篇赵春宇
  • 1篇孟妍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2011改善...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现状及调整对策被引量:24
2010年
喇萨杏油田具有储层多,砂体形态复杂,平面、纵向差异较大及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这决定了储层不可能在开发初期一次认识清楚,需要在水驱开发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储层的认识,并不断调整、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调整、二次加密调整、三次加密调整和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基于喇萨杏油田萨中及以南地区多套水驱层系井网交叉的认识,提出对喇萨杏油田不同地区的油层实行“分类研究、分类挖潜”,即对不同类型油层分别采用聚合物驱开采、注采系统调整与三次加密相结合等新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油田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调整途径。
齐春艳王贺军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
大庆萨尔图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后井网重构
以萨尔图油田北部某区块作为典型解剖区,通过精细地质研究,搞清主力油层剩余油特点及分布规律,明确聚合物驱后的剩余油潜力,在此基础上研究分层系开采可行性,提出重新组合开发层系,重新构建井网系统,利用水平井和直井相结合的调整方...
左松林王贺军
关键词:油田开发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
文献传递
喇萨哈油田层系井网重组方式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喇萨杏油田在层系井网重组过程中,应用多学科油藏研究和层系井网优化技术,确定了分类油层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形成“层系细分、井网独立、井距优化、匹配调整”的层系井网重组方式。2008年以来在多个区块开展不同形式的层系井网重组试验,实施后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水驱采收率得到提高,为特高含水期砂岩油田的层系井网重组提供了借鉴。
王贺军
关键词: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
大庆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重组提高采收率的实践与认识
喇萨杏油田在层系井网重组过程中,应用多学科油藏研究和层系井网优化技术,确定了分类油层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考虑与三次采油井网合理衔接,形成'层系细分、井网独立、井距优化、匹配调整'的层系井网重组方式.2008年以来...
姜雪岩王贺军范景明张岚辉
关键词:油田开发原油采收率
文献传递
基于确定性系数的地质因素套损风险评价方法被引量:15
2016年
套损一直是困扰老油田开发的难题。大庆长垣油田局部区块出现集中套损,严重影响油田生产。地质因素是导致套管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长垣油田开发区块众多,区块间地质特征差异明显,套损形式区别较大,油田南部套损更为严重。在套损地质因素分析基础上,优选出地层倾角、断层发育、砂泥界面、化石层等4项地质因素单指标,并采用确定性系数将其进行同区间量化和叠加,确定出各单指标权重,得到地质因素套损风险度。将长垣油田98个细化区块的地质因素套损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长垣油田西侧地层倾角较大,南部化石层较为发育,套损风险度高,是套损防护的重点区块。
姜雪岩张淑娟王治国刘海龙赵春宇王贺军
关键词:地质因素套损风险度
大庆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7
2022年
为了明确大庆油田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以调整后5~10 a内的取心井资料为依据,分析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水洗厚度比例及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使有效厚度大于2.0 m的油层得到有效动用,见水厚度比例达75.8%;一次加密井网调整使有效厚度为2.0 m及以下的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厚度为0.5~2.0 m的油层见水厚度比例增幅为195.0%~264.4%,表外油层也得到了有效动用;二次加密井网调整使有效厚度为0~1.0 m的油层见水厚度比例进一步提高近50.0%;三次加密井网调整并未明显提高油层见水厚度比例,薄差油层的见水厚度比例增幅小于2.3%,井网加密调整效果逐渐变差。层间非均质性强、生产井段跨度大和层间含水率差异变小是薄差油层见水厚度比例低和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变差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缩短生产井段与缩小井距并重的井网加密调整模式。
赵秀娟吴家文左松林杨文武戢红霞孟妍王贺军
关键词:井网加密驱油效率大庆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