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3篇尿白蛋白
  • 3篇老年
  • 3篇白蛋白
  • 2篇代谢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尿白蛋白排泄
  • 2篇尿白蛋白排泄...
  • 2篇排泄率
  • 2篇维生素D
  • 2篇老年2型糖尿...
  • 2篇白蛋白排泄率
  • 2篇25-羟维生...
  • 2篇25羟维生素...

机构

  • 8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8篇王芳
  • 7篇张立娟
  • 7篇田冬梅
  • 6篇童平
  • 6篇杨昕
  • 3篇谭姣容
  • 1篇陈焕珍
  • 1篇刘燕卿
  • 1篇谭娇容
  • 1篇傅文超

传媒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南药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前馈控制在降低小儿留置针引发的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分析前馈控制在降低小儿留置针引发的不良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留置针治疗患儿80例,随机分为普通干预组(40例)和前馈干预组(40例),普通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馈干预组给予前馈控制。两组患儿均完成留置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面部痛苦表情评分,留置针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其中,护理前两组患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之后,前馈干预组面部痛苦表情评分显著低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干预组留置针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前馈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预防留置针过程中效果确切,可减少留置针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减轻患儿痛苦。
王芳
关键词:前馈控制小儿留置针并发症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9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0.5克/次,3次/天)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0.5克/次,3次/天)和沙格列汀(5毫克/次,1次/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H/FSH、睾酮(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HOMA-IR、TG、T下降更为明显。结论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
王芳田冬梅童平张立娟杨昕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沙格列汀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动脉硬化情况及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者共1000人。所有对象完成常规的体检、生化检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检查。结果:(1)2型糖尿病人群的平均PWV值为1668 cm/秒。(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PWV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是有收缩压、年龄、舒张压、糖尿病病程、尿蛋白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LDL及TC,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360、0.317、0.225、0.163、0.159、0.157、0.110、0.092、0.085(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PWV的因素有收缩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β系数分别为:0.334、0.276、0.103、0.067(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群中平均脉搏波传播速度高于基准值。血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均为糖尿病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谭姣容田冬梅童平张立娟杨昕王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动脉硬化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代谢、蛋白尿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代谢、尿蛋白及Hs 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8例,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5 nmol/L]和维生素D不足组[25(OH)D 25~74 nmol/L]。测定其25-羟维生素D、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尿白蛋白肌酐比及hsCRP,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比较25-羟维生素D与其他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 CRP的相关性。并对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的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 CRP行t检验。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与FPG、Hb A1c、hs CRP、ACR呈负相关,与Fins、Ca呈正相关。与Bun,Cr,P,PTH,TC,TG,LDL,HDL无关。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Hb A1c、hs CRP、ACR明显高于25-羟维生素D不足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Fins、Ca明显低于25-羟维生素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血脂、肾功能、FBG、PTH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低下,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糖代谢,并可能通过炎症因子hs CRP影响蛋白尿产生。
张立娟田冬梅童平王芳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尿白蛋白肌酐比
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7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比较3组间的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 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差异。以25-羟维生素D[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水平不足或缺乏比例者达73.6%,而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47.9%。25(OH)D缺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 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25(OH)D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 AER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相关(OR=1.238,P=0.004)。结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是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谭姣容田冬梅杨昕张立娟王芳童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评估老年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141例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测定血清25(OH)D,并比较缺乏组(<25nmol/L)和不足组(25~74nmol/L)BMI、WC、FPG、HbA1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血脂及C-RP。另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别以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25(OH)D缺乏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4%的老年T2DM患者存在25(OH)D水平下降。缺乏组BMI、HbA1c、HOMA-IR、C-RP高于不足组,HDL-C低于不足组(P<0.05)。肥胖组血清25(OH)D与FPG、HbA1c、HOMA-IR、C-RP呈负相关,与HOMA-β、HDL-C呈正相关;而非肥胖组25(OH)D仅与HbA1c、C-RP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25(OH)D缺乏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HbA1c和C-RP(P<0.05)。结论 25(OH)D水平下降在老年T2DM患者中十分普遍,25(OH)D下降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补充25(OH)D可能使患者获益。
王芳田冬梅童平张立娟杨昕傅文超谭娇容陈焕珍刘燕卿
关键词:糖尿病25羟维生素D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OC)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及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9名,测定其OC、糖脂代谢指标及hsCRP,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采用Person偏相关分析,比较OC与其他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并与不同水平Hb A1c组的糖脂代谢、OC等指标行t检验。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OC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s-CRP呈负相关(P<0.05),与空腹胰岛素、HOMA-β呈正相关;与HOMA-IR、TG、TC、LDL、HDL无相关性。低Hb A1c组的HOMA-β和OC水平显著高于高Hb A1c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hs-CRP和HOMA-IR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OC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张立娟田冬梅童平王芳杨昕
关键词:骨钙素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HS-CRP
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的关系研究:前瞻性3年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3年随访观察,研究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aibetes nephropathy,D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30例,入组时所有患者均需测定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25(OH)D、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根据基线25(OH)D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组、VitD不足组和VitD正常组,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结束时再次留取24 h尿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以确诊有无DN,并分析其DN发病率。结果:3年后,VitD缺乏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VitD正常组[25.9(3.1~379.6)mg/24 h比18.8(2.5~103.7)mg/24 h,P<0.01],VitD缺乏组较VitD正常组、VitD不足组的DN发生率更高(26.2%比5.3%,26.2%比12.7%,P<0.05)。行回归分析发现,VitD缺乏显著增加了DN发病风险(RR=1.58,95%CI为1.13~2.79),且在控制多重危险因素后这种作用仍然存在(RR=1.23,1.05~2.12)。结论:通过3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VitD缺乏使DN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VitD缺乏可能是DN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原因。
谭姣容田冬梅杨昕张立娟王芳苏玉霞
关键词:维生素D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