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表达
  • 1篇动脉弹性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药物外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价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主动脉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4篇王芳
  • 4篇李运田
  • 3篇杜大勇
  • 3篇柳杨
  • 2篇李沫言
  • 1篇张艳琴
  • 1篇张艳红
  • 1篇江枫
  • 1篇李艳
  • 1篇李巍

传媒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对介入预后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对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以及对其中接受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符合高血压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院患者20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评价主动脉弹性、冠脉造影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CFPWV水平分为两组:Ⅰ组(C-FPWV0-13.0m/s,n=117)和Ⅱ组(C-FPWV>13.0m/s,n=9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对其中接受PCI患者182例随访(18.9±3.7)个月,并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糖尿病和心肌梗死史多,C型病变和三支病变常见(P<0.05)。与Ⅰ组间比较,Ⅱ组围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远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CFPWV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为2.03(95%CI1.061-3.881);多因素logistic分析CFPWV与接受介入患者在住院期、远期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OR为2.303(95%CI1.179-4.499)。结论主动脉弹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PCI远期MACE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强有力预测因子。
杜大勇柳杨李运田王芳李沫言
关键词:主动脉弹性冠脉病变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血管事件冠脉介入
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白藜芦醇组20只。采用液氮冻伤术建立动脉硬化模型,造模2个月后采用液氮冻伤术激发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模后2个月及激发试验后48h后分别对三组动物测定MMP-1、9的浓度。结果模型组造模后2个月MMP-1、9的浓度分别为(50.74±5.49)ng/ml和(337.69±8.98)ng/ml,同期白藜芦醇组MMP-1、9的浓度分别为(41.33±9.58)ng/ml和(309.83±10.59)ng/ml(P<0.01),激发试验48h后模型组MMP-1、9的浓度分别为(100.35±6.58)ng/ml和(869.56±12.37)ng/ml,同期白藜芦醇组MMP-1、9的浓度分别为(61.68±11.69)ng/ml和(411.24±15.74)ng/ml(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够降低MMP-1、9的浓度,从而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李运田柳杨杜大勇王芳
关键词:动脉硬化白藜芦醇基质金属蛋白酶
比伐芦定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中抗凝血作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解放军第305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3例,术中应用比伐芦定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23例,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注射液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活化凝血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给药5 min、术毕即刻两者ACT、APTT监测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0 min、2 h比伐芦定组ACT、APTT值迅速下降,与普通肝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轻度出血3例,严重出血1例,总出血率为17.39%(4/23)。观察组患者总出血率为4.35%(1/23),均为轻度牙龈出血,无严重出血,观察组总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中抗凝血效果显著,半衰期短,且不良反应较少。
李巍杜大勇王芳柳杨薛毅江枫李沫言李运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安全性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被引量:5
2004年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轻者可引起红肿、疼痛,重者可损伤神经肌腱,甚至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对癌症患者化疗的护理将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据文献报道,由外周静脉给化疗药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经验作一介绍.
李东爽王芳张艳红张艳琴李艳李运田
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给药组织坏死外周静脉红肿发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