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凡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飞行员在明暗环境下眼波前像差的分析
- 2009年
- 目的 研究视力正常飞行员在明暗环境下波前像差变化及在暗环境下对飞行员视觉评估的意义.方法 现役飞行员22例(44眼),平均年龄31.7±6.4岁,视力均在4.9以上,采用wfa-1000型主觉像差仪分别在明暗环境下检测受试者的波前像差,得到各阶像差成分的均方根值(rms).并测量眼压(10p)、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cct)等常规参数.结果 飞行员的iop、角膜曲率、cct均在正常范围.波前像差在暗环境下仅5阶像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p<0.05),5阶以下及总像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暗环境条件下飞行员的视觉质量在高阶波前像差方面有所下降,但总体无影响.波前像差对飞行员视觉功能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 孙群林樊凡彭琦何雨霞赵长霖徐清谢晔
- 关键词:体格检查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图
- 开放性眼球损伤109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对开放性眼球损伤的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探讨。方法选取1990/2000间我院住院眼外伤患者1087例(1233眼),其中开放性眼球损伤109例(109眼),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原因、时间与就诊时间、视力、眼球被伤部位、大小、有无虹膜嵌顿、有无白内障、前房积血、玻璃体脱出及治疗情况。结果开放性眼球损伤发生率8.92%,16~45岁年龄层占59.62%,0~7岁年龄组发生率也占13.76%,男女比例为8.08∶1,受伤职业上工人(包括建筑工地的临时工,乡镇企业工人)明显多于其他行业。治疗后视力恢复与受伤原因、部位、就诊时间、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关系密切。结论近年来,开放性眼外伤有增加趋势,应加强防护。要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掌握现场抢救知识,如医疗条件不够,迅速转院,努力降低开放性眼球损伤的发生率,有效减少受伤后的致盲率。
- 孙群林樊凡彭琦赵长霖
- 关键词:开放性眼球损伤流行病学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