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成

作品数:22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乳腺
  • 11篇乳腺癌
  • 11篇腺癌
  • 8篇细胞
  • 5篇乳腺癌细胞
  • 5篇腺癌细胞
  • 5篇癌细胞
  • 4篇阴性
  • 4篇阴性乳腺癌
  • 4篇乳腺癌细胞系
  • 4篇三阴
  • 4篇三阴性乳腺癌
  • 4篇细胞系
  • 4篇癌细胞系
  • 3篇增殖
  • 3篇诊治
  • 3篇乳腺癌细胞系...
  • 3篇周期
  • 3篇细胞周期
  • 3篇疗效

机构

  • 22篇辽宁医学院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22篇李锦成
  • 8篇朱德淼
  • 7篇陶维
  • 6篇李世正
  • 4篇张俊华
  • 3篇赵夷
  • 3篇薛万里
  • 2篇董哲
  • 2篇单吉贤
  • 2篇李雅勋
  • 2篇李昆
  • 2篇骆振华
  • 2篇胡婷嫣
  • 1篇张秀梅
  • 1篇顾立学
  • 1篇张韶光
  • 1篇孙晓
  • 1篇张佳怡
  • 1篇马晓欢
  • 1篇冯卓

传媒

  • 5篇医学与哲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江苏医药
  • 2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SIAH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人SIAH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MDA-MB-231细胞中扩增SIAH2基因全长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hisB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isB-SIAH2,转染MDA-MB-231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SIAH2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IAH2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isB-SIAH2经双酶切(EcoRⅠ/XhoⅠ)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细胞中SIAH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在细胞核内表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48、72和96 h,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SIAH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了SIAH2蛋白;SIAH2蛋白能明显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提示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药物开发的新靶点。
陶维李锦成张佳怡柏建印孙晓
关键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细胞增殖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在结肠癌术后的主动免疫治疗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应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NDV—ATV)对结肠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第3周接种NDV-ATV(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接种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索(IL)-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并以40例术后未接种NDV—ATV的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第6周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术后第2周和对照组术后第6周(P均〈0.05);治疗组术后第6周IL-2、IL-12、TNF—α较术后第2周和对照组术后第6周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NDV—ATV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剂,能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张银旭张俊华刘晓梅李锦成董哲
关键词:新城鸡瘟病毒自体肿瘤疫苗结肠癌免疫治疗
靶向DENN-SV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该研究根据DENN-SV序列及shRNA设计原则,设计四个靶点序列,退火后用DNA重组技术与pRNAi-U6.1/Neo空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E.coli中。扩增菌株,抽提质粒,进行酶切、DNA测序鉴定。将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并使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抑制DENN-SV mRNA表达的效率,以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相同,并已成功转染进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可见GFP(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且都具有抑制作用(P<0.01),DS-1组的抑制效果最好;MTT法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实验组经该载体转染后细胞增殖程度显著减少(P<0.05)。该研究应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小干扰RNA重组体,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骆振华李锦成张秀梅冯卓
关键词:短发夹RNARNA干扰
魟鱼骨素联合环王巴明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魟鱼骨素和环王巴明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二者是否存在最佳配伍比例,以及解释该现象可能存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分别将魟鱼骨素与环王巴明配制成10μmol/L浓度,按体积比1︰4、2︰3、1︰1、3︰2、4︰1进行配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各配伍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P2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提示1︰1配伍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药物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CM法提示1︰1配伍组作用细胞24 h与单个用药作用48 h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ting提示1︰1配伍组作用细胞24 h与单个用药作用48 h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与P21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魟鱼骨素和环王巴明存在协同作用及最佳药物配伍比例(两药浓度分别为10μmol/L,两药按体积比1︰1配伍),24 h可达到最佳作用效果,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与cyclin D1失表达、P21过表达有关。
李锦成薛万里朱德淼陶维
关键词: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蛋白
乳腺恶性肌上皮瘤1例报道及诊治分析
2015年
探讨原发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和相关文献复习,将1例乳腺恶性肌上皮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镜下示肿物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有异形性,未见到腺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较多。免疫酶标(LSAB法)示瘤细胞ER(-),PR(-),P63(+),CK(+),CK(H)(+),Vimentin(+),SMA(局部+),C-erB-2(-),Ki67(+)<20%,CD117(-),P53(+)。因此肿瘤为来源于乳腺末端基底膜与腺泡上皮间的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复习相关文献,该肿瘤生长迅速,常可复发,预后差。如ER、PR阳性者,可采用内分泌治疗。
朱德淼李锦成
关键词:乳腺恶性肌上皮瘤免疫组化
槲皮素在人乳腺癌细胞中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分别以12.5、25、50、100及200μmol/L终浓度的槲皮素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运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与药物的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槲皮素能改变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分布,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S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G2/M期细胞比例先增加后减少;槲皮素能够激活乳腺癌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及上调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
李世正李昆张俊华李锦成单吉贤
关键词:槲皮素乳腺癌增殖凋亡细胞周期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合理方法。方法将6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进行结果比较。结果采用经腹小切口手术患者,在手术、住院、疼痛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组(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简单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朱德淼李锦成
靶向抑制基因DENN-SV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与NF-κB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DENN-SV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抗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前期试验筛选出的含最佳靶点序列的菌株扩增并抽提质粒,将实验分为空白组、空白载体转染组及最佳靶点组。将实验分为两组,每组分为空白组、空白载体转染组及最佳靶点组,一组转染后48h给予TRAIL 25 ng/ml处理4 h,另一组不予TRAIL处理。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NF-κB含量,采用EMSA法检测核蛋白样品中NF-κB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诱导凋亡效果增强,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NF-κB结果示实验组的NF-κB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A检测NF-κB结果示实验组的NF-κB活性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DENN-SV基因的表达后,给予TRAIL处理可引起MCF-7细胞的凋亡率增高。这种现象的机制可能与NF-κB活性有关,且该现象与NF-κB的关系与TRAIL的作用没有直接联系。
李锦成骆振华
关键词:短发夹RNA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例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体尾加脾脏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疗效满意。结论本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本病治疗的最佳方法,预后良好。
李锦成陈玉琴李世正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理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为女性,大部分有哺乳史,以乳腺肿块就诊,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与乳腺癌难以鉴别,均行组织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行手术治疗、激素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特征及影像学上有相似之处,粗针穿刺组织学病理检查是有效的确诊方法,手术及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雅勋顾立学陶维李锦成
关键词:乳腺疾病肉芽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