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玮

作品数:7 被引量:15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2篇生态
  • 2篇土壤团聚体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团聚体
  • 2篇退耕
  • 2篇
  • 2篇
  • 1篇氮磷
  • 1篇低山丘陵
  • 1篇低山丘陵区
  • 1篇电子天平
  • 1篇新型职业农民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有机碳库
  • 1篇职业农民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机构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李玮
  • 4篇李廷轩
  • 4篇郑子成
  • 1篇刘朗
  • 1篇王永东
  • 1篇倪学勤
  • 1篇曾东
  • 1篇刘磊
  • 1篇刘敏英
  • 1篇周毅
  • 1篇潘康成
  • 1篇张勋
  • 1篇洪月
  • 1篇朱仁欢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茶园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矿化特征研究
土壤有机碳库可表征土壤的固碳容量。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库的一部分,虽然其含量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对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响应更为敏感,且影响着土壤中养分元素的供应及转化。研究川西低山丘陵典型退耕植茶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
李玮
关键词: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文献传递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67
2014年
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团聚体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均有重要影响。试验选取了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生态茶园区12—15a、20—22a、30—33a和>50a的茶园,研究其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总量、储量和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探究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以>2 mm粒级团聚体为主,约为70%—80%,且在0—20 cm土层植茶20—22a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2)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加,最大值出现在<0.25 mm粒级团聚体,且在植茶>50a时达最高值,0—20 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壤团聚体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植茶30—33a时含量最高,且小粒级团聚体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较高而微生物量碳较低;(3)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约有70%来自>2 mm粒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储量随植茶年限延长呈增加的趋势,不同植茶年限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且以<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最高。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可为改善区域土壤质量及实施退耕还茶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李玮郑子成李廷轩刘敏英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储量
退耕植茶对川西低山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土壤有机碳库能够有效地表征土壤的固碳容量,研究川西低山丘陵典型退耕植茶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对认识退耕植茶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不同退耕年限的茶园(2—3年、9—10年、16—17年)为研究对象,选取邻近耕地为对照,分析退耕植茶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的影响,并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指数与退耕年限的关系。【结果】退耕植茶地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16年后,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5.67%、5.67%和0.78%,土壤总有机碳密度亦在该年限显著增加。退耕植茶地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平均增幅是总有机碳的23倍,土壤活性有机碳密度在0—40 cm土层的增幅表现为退耕植茶16—17年(平均182.26%)>9—10年(平均177.74%)>2—3年(平均132.74%)。0—10 cm和0—2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密度分别占0—40 cm剖面的30%和50%以上。退耕植茶地土壤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较为一致。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2—3年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最高,且表现出一定的表聚现象,但差异不显著,表明活性有机碳的有效率对土层的变化不敏感。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先下降后上升,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在退耕植茶16—17年达到最大值。0—1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大,说明表层和深层碳库均具有一定的固碳效应,且退耕植茶对表层碳库的影响尤为明显。【结论】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均有所增加。退耕植茶16年后,土壤0—40 cm剖面上总
李玮郑子成李廷轩王永东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70
2015年
试验选取了四川雅安12-15年、20-22年、30-33年和〉50年的茶园,研究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含量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阐明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5%、16.3%、9.4%和24.0%、21.0%、9.2%;全磷的空间变异性低于有机碳和全氮,但三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机碳与全氮含量集中分布于小粒径团聚体中,且均在植茶50年后达到最大值,土壤全磷在各粒径团聚体中分布则较为均匀,在种植年限上的变化也不大;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C/N、C/P和N/P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4%、14.0%、14.8%和7.4%、24.9%、21.8%;土壤C/N的变异性较低,土壤C/P和N/P均在小粒径中较高,且在植茶50年后达到最大值.土壤C/N、C/P和N/P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李玮郑子成李廷轩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玻璃微珠定量进样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微珠定量进样笔,涉及分子生物学中DNA提取技术领域,它包括笔盖、螺纹、笔身、弹簧槽、进样阀、放样阀、储样仓、引流漏斗、进样内管、出样内管、透明定量仓、进样阀按钮、放样阀按钮和透明塑料窗口,其特征在...
刘磊邓楚璇曾丽红赖婧韦思伊周毅熊律晨林奕岑李光文刘朗李玮张勋倪学勤曾东潘康成
文献传递
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研究不同退耕植茶年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质量分数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期为退耕植茶地土壤持续利用和茶园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退耕植茶2-3 a(RT_2-3),9-10 a(RT9-10)和16-17 a(RT_16-17)的各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耕地作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按0-10,10-20和20-40 cm土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质量分数,并计算了碳、氮、磷之间的计量比。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表现为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全磷质量分数变化较为稳定。0-10 cm土层,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比(C/N)显著高于对照地,退耕植茶地土壤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显著低于对照地;10-20 cm土层,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对照地,碳磷比在各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氮磷比则表现为对照地土壤显著高于退耕植茶地;20-40 cm土层,碳氮比表现为RT_2-3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碳磷比和氮磷比在各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退耕植茶后,土壤碳氮比显著增加,有机质分解速率降低。退耕植茶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积累;虽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但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磷素对退耕植茶地限制性逐渐增强。
朱仁欢李玮郑子成李廷轩洪月何秋佳田宗渠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
崇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指引。而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是关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要求,...
李玮
共1页<1>
聚类工具0